笔趣阁>青春校园>帝国雄心>第101章 内部竞争

1942年11月14日,星期六,晴。

德国备受瞩目的战后首次全民公选结果在这一天揭晓,正如此前诸多媒体预测的那样,由现任德国总统威廉.弗里克、战争功勋汉斯.罗根所领导的维宪党毫无争议地成为了大赢家,他们不仅捍卫了国民议会第一大党的位置,席位占有率增加到了42——虽然仍未能过半,但即便联合组阁,条件已较前一次公选宽松了许多。要知道国民议会占有率在8以上的党派和团体共有4个,除了以沙赫特为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德国民主党,德国最大的宗教政治团体“天主教中央党”、德国最古老的政党“社会民主党”以及民族运动发起者斯特尔特.卡恩于1941年建立且发展迅猛的“日耳曼尼亚联盟”,维宪党只要与这其中任意一个党派达成协议即可实现联合执政。

大选结果一出,对于德国战后首届新政府的猜测就如同秋天的风那般来也快、去也快。因受金融丑闻的干扰,前任总理沙赫特和德国民主党在这次选举可谓惨败,虽然仍是国民议会的第二大党派,但区区12.4的席位仅仅是上一次选举的半数,失去的席位被几乎社会民主党和日耳曼尼亚联盟瓜分,沙赫特重返总理之位的梦想至少在这一次选举中已经化作泡影。不过,基于维宪党与民主党有着非常相近的执政理念,而且沙赫特在经济金融方面的才华仍是无人能比,人们纷纷揣测两党可能再度联手,并留给沙赫特副总理或是经济工业部长的重要职位。此外,外界给予高度关注的还有新任总理的人选,前国社党成员、1941年加入维宪党的战时内阁总理保尔.普拉法依然是“热men人选”,维宪党二号人物、高调竞选政府总理的汉斯.罗根则在党内拥有极大的优势,何去何从的决定权就掌握在弗里克总统手中

柏林,威廉大街49号,维宪党总部大厦。

在能够容纳500多人的大会议室里,稀稀拉拉地坐着大约200人——人数虽然不多,可在一个已经发展到拥有200万正式党员、分支机构遍布德国各个地区的大党中,这群人却握有最主要的发言权。毫无疑问,全民公选的成绩是令人乐观的,但是这个会议室里的气氛却不那么的欢庆。主席台正中央坐着白发苍苍的德国总统、维宪党首脑威廉.弗里克,尽管受到了严重心脏病的折磨,这位老政客还是决定亲自主持会议。

“考虑到各党派所列条件的鲜明差别,我想联合组阁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具体事务会议结束后我会亲自联络处理,现在,我们该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表决了”弗里克平缓而沉稳地说着,虽然音量不高,但借助麦克风的帮助,足以让最角落里的人也清楚地听到自己所说的每一个字。

“下面,请我们的候选者各自表明立场汉斯?”

“好的,感谢尊敬的总统、党领袖”罗根站着向前鞠了一躬,然后稳稳坐下,双手合十置于桌面。对于这位刚刚年满29周岁的空军元帅、维宪党副领袖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重要的日子,他面前的不是敌人,而是手握表决权的同志,因而除了笔挺整洁的军服,他还特意佩戴上了自己用战功换来的一枚枚勋章——如若这是一场选美比赛,他肯定可以轻松压过了一身简便正装的普拉法。然而,这并不是选美,也不是演讲比赛,而是要决定由谁来为这个统治着大半个欧洲、拥有广袤占领区的超级强国领航,责任之大绝非游戏

“诸位同志,诸位同僚,能够坐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胜利的喜悦,我个人感到十分的荣幸。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有幸和在座的一些人并肩作战、出生入死,残酷的战争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能够一路走下来,我敢说,任何怯懦、犹豫、轻率、急躁的不良因子都已经消去。今天的我,拥有足够的自信和魄力来担当历史赋予的重任施政纲领方面,我想我无需多说——长期跟随弗里克总统,我们的理念已经融为一体当然,在这里,我要郑重地向我的前辈——尊敬的普拉法总理阁下致意,是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组织战时内阁并帮助德国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普拉法总理的许多方面都值得我去学习,而我的年龄、见识和阅历也一直是大家对我心存顾虑的主要问题。诸位,有些东西我们可以通过百倍的努力得到,有些东西可以通过不懈的拼搏获得,但有些东西却注定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如果大家最终因为这些缘故而放弃了我,我表示理解,并且绝不会心存憎恶,只会有无限的惋惜最后,我想说的是,我的偶像,法国皇帝拿破仑,在30岁的时候成为法兰西执政,后人对他虽然有诸多争议,但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再没有哪个法国人能够超越他谢谢大家”

末了,罗根再度起身鞠躬。和以往他完成讲演时的情形大为不同的是,这次台下并没有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在座几乎每一个人都聆听过他的讲演,但这一次,回应他的只有稀稀拉拉的掌声,更多的人保持着满脸严肃的姿态。

弗里克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而是对着麦克风说道:“下面,请现任内阁总理保尔.普拉法表明立场”

老迈、质朴、沉稳的普拉法起身鞠躬,若是他静静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人们十之**会觉得这是一个慈祥的老者。他极少动怒,不抽烟,几乎不喝酒,自xiao在条件殷实的家庭中长大,受过良好的正统教育,并且拥有幸福温馨的家庭。若是


状态提示:第101章 内部竞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