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人还会继续力挺这部旧瓶装新酒的玩味之作,不过大多数人应该会腻味,《东邪西毒》终极版在这个不属于它的时代里出现,给予王家卫的不会是前呼后拥的赞叹,而会是口诛笔伐的摧毁。十五年后,《东邪西毒》在一次滑稽般的修补中复出,光环早已经尽失,王家卫的个人时代,似乎也应该结束了吧?
终极版,只是一次失败的修复那些嘟囔着新事物胜过旧事物的人是盲目乐观派,《东邪西毒终极版》能化腐朽为神奇终归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影片院线大卖又似乎是一个不着边际的幻想。试问,本片的内地票房且能高过三千万?王家卫纵然hua费巨资修复胶片,电影却没有换了新颜,尤其在光碟抢先面世之后,《东邪西毒终极版》已经和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一样,近乎失掉了它原本拥有的票房期待值。
之前看过dvd的观众里,也许大半已经放弃了支持票房的决心。《终极版》在三个方面都已经失败了。
首先是画面,修复效果增强了影片色调的饱和度,一扫原先的灰色迷离,代之以油墨重彩。视觉效果看似开阔了,画面却几近于失真走形。王家卫搭档法国著名特效制作公司buf和泰国的oiental po公司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画面需要有“大片气象”不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那种刺眼的光芒您会喜欢吗?《东邪西毒终极版》的画面变黄变亮,色调趋于温暖,和情感疏离的内心冰冷形成了间离与落差,对于这样一个题材的电影来说。它的画面便是严重夸张的,沙漠、水波少了昏暗朦胧的掩饰在镜头里变显得虚假。
画面走形,时间线也发生了变化,由惊蛰复归惊蛰,成为了一年之间的线性故事。王家卫以剪刀手闻名,这部心血之作也真敢剪,除掉了倒叙的成分,一个顺序发生的故事对于我们习惯的墨镜式玩味来说。便显得有些简单甚至出于幼稚了。看不懂原作的观众,这次也许有很大的概率可以一雪前耻了,因为它顺畅了很多。小范围切割造成的剧情生硬则不是问题。然而,对于那些墨镜粉来说,这样的编排能让他们满意吗?
最大的看点在于配乐,最大的败笔也正在于此,陈勋奇的配乐一直被认为是荡气回肠的绝世经典,王家卫却仍要“换换味道”。吴桐+马友友,虽然强大,却一定是绝佳组合吗?重新编排的音乐听起来很怪,多了低沉蔓延的元素,却少了那种天旋地转的轰鸣。拿掉了那首《天地孤影任我行》,影片便少了那种灵魂与气魄。王家卫不顾这些,硬拉来国际头号大提琴名家马友友,于是音乐与原版相比完全变了味。
旧事物,其实都是一盒过期的罐头2008年很多导演热炒冷饭,狠狠的赚了一把。最明显的就是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借着陈国富的《征婚启事》的底稿收获了3.2亿的票房。不过冯小刚是一个炒冷饭专家,每回添加冯氏笑料便会炒出不一样的冷饭,观众胃口也不错,证明了庸俗现实主义仍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不过对于一个沉迷在精神意淫里的王家卫来说,炒冷饭的hua样自然不落下风,然而他们此时的电影是否真的合口味呢?
《东邪西毒终极版》不能跟《非诚勿扰》相比的,因为它太文艺,与后者的三亿相比,三千万便是它的顶线。
王家卫在《重庆森林》里把爱情比做一盒永不过期的罐头,那个期限是一万年。如果按他这么设计,那么他电影里最受推崇的《东邪西毒》应该是一部永远不会过期的电影,那么它将不会被重改。可是王家卫按不住了,一万年,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格言,十五年不到便已然灰飞烟灭。我不知道王家卫想要什么,票房、口碑,抑或是持久的影响力?王家卫去年没有拍片,重剪总比重拍来的简单且容易。
之前上映的《家有喜事2009》据说在香港票房不错,不过片子却不怎么样,到了内地很多观众就反感起来。对影迷来说,在影院看到的电影,或多或少总能反映出一些当下的现实,哪怕是借古讽今也好,如若我们的观影过程仿佛坐了一次时光穿梭机回到八零九零年代,那样的味道便是奇怪的。《东邪西毒终极版》便是这样,不换汤也不换药,仅仅是色泽变化难以让人满意。
记得那一个多愁善感的中学时代,我们在屏幕前一遍一遍的看《东邪西毒》,我们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下了电影的全部台词,那个时间的我们是感性的,会跟风的去看村上春树的拼命的搜集摇滚乐cd,去发疯似的找寻王家卫的碟片,我们喜欢跟别人说自己是“小资”慢慢的自己就信了。多年之后。我们的年纪大了,开始看破一些东西,打碎了心里的神话,当我们对曾经扭曲的信仰进行推翻的一刻。王家卫那些充满着喃喃说教的电影还会是我们的心头肉吗?
王家卫,你的时代已经结束文隽怒斥周星驰的话语,似乎更应该用在王家卫的身上,王家卫的电影太多依靠于直觉,直觉错位了,电影本身的力量就会散尽。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