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之后的事儿,薛家人即使在忠靖侯府里也知道得很清楚。
因为全城都传遍了,一个上朝得排到几层门外头的小官秦老头儿黄汤灌多了上脑,竟想毒死四天后册典主祭的老母来给太子添堵——贻笑大方嘛!
主祭董相家也受了牵连,没长眼娶了个姓秦的祸祸回来啊!不得已大半夜地去跪宫门,求皇帝降罪。
还好董相家的另一个亲家给力,奉旨进京看册典的衍圣公舍不得女儿女婿受这牵累,也是赶早就跪在了皇宫前,要知道衍圣公乃是文人的祖宗,他一跪,后头可不得跟着一片儿?
群情就是民意,皇帝也不想因一老头儿黄汤上脑就大兴典刑坏了自家儿子的好事,便只判秦家一个诛三族,至于董家——骤遭大祸惊得董老夫人一口气没提上直接去了,看着也可怜,便不追究了,都回老家守孝去吧,顺便看看要不要迁个祖坟,要不是风水不好怎会摊上这霉催事儿?
后宫的动向却不是谁都知道的,还是穆梓安给传的消息:太子册典之后康嫔就要“薨”了,至于卓敏,皇帝把这二儿子送进了佛堂去陪伴太上皇,“以慰老父寂寞忧愁”。
史鼎回来补充了皇帝的脸色:“衍圣公亲自求情,皇上实在不能不给面子,心里怎么想的只有天知道了。说是不追究董家,只让他们回去丁忧,可丁忧完了,别说三年,就是三十年,皇上也不会再起用他们了。”
薛彬对这自作孽的一家子也只能叹气,皱了皱眉却又觉得奇怪:“董老夫人真的死了?”真死的真么巧?
“就是这么巧。”史鼎也叹气,“董家那两个的人品我还是清楚的,他们做不来为自保去弑母的事。那老夫人几天没吃饭了,又挨了这么一惊一乍,真就这么去了。”
薛彬长长舒了一口气:“那便不会再有人提婉儿了。”
史鼎也点头。虽然幸灾乐祸不太好,但董老夫人确实死的是时候——要说这场破事从根子上说就是这个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的老婆子引出来的,她换个点儿作不就没事了?所以说出身太低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儿,规矩可以练,贤良可以学,可眼界胸怀气度这些哪个不得从小养出来?
本朝防外戚防得太过,引得贵妇圈子里良莠不齐,反而降低了皇家官家儿孙的质量。
算了,这话也不是他这当外臣的该说的。该干嘛干嘛去,太子还是要册,百官还是要朝拜,乖乖干自家事吧。
一波三折的太子册典终于顺利进行,主祭的是七十多岁的华太傅,太子的老恩师,关键时候站出来顶了个梁柱。
华太傅老当益壮老狐狸成精,当然镇得住场子。皇帝终于表示很满意,百官也终于送了一口气,终于能回家歇着的穆梓安抹一把汗:累死我了!
监视半途被人发现已算办坏了一半差事,好在斡旋了一夜逮了个秦氏稍微挽救了一些。承景帝对此的处置是不罚也不赏,穆梓安很庆幸:还好没让我闭门思过。
要知道竹马变太子的下一步就是要名正言顺地镇南京,他若被禁足岂不是不能跟着去了?先来后到的道理谁都懂,去晚了恐怕连黄花菜都凉了,当然竹马看在十几年的情分上不可能真把他撂一边去,可他早已做好的一系列计划不都要打磕巴了么?
最重要的一道计划就是——估计竹马要在南京镇个至少十几年,他得在南京娶妻生子!
雪刺猬就是南京地头蛇的闺女,真得赶早定下来,否则到时候还不知道要冒出多少跟他抢的。
于是穆梓安一面努力与史鼎友好沟通以求能跟宝钗通个信——出过几回事故后史鼎就调兵把家围起来了,一面回家磨爹娘:赶紧给我在南京买屋子啊,不能小也不能难看,未来媳妇家里太有钱真怕被看扁!
拜本朝诡异的秀选良家子所赐,贵妇圈子里是什么样的都有,有班昭有刘娥有燕瘦环肥,有仙有妖也有九尾狐狸,门第差点真不算什么。关键是穆梓安自己喜欢,祁王妃也挺满意有个明道理敢当事能收拾得了她家欠揍兔崽子的儿媳妇,至于穆莳——胆小柔弱需保护的俊美王爷压根没发言权。
东平王和祁王妃本是想等宝钗出了孝再提亲事的,可往宫里一打听:好嘛,太子等不及了,说是入秋就去南京。
这下可赶了,得趁皇上还没定下陪太子去留都的储政院官员名单的当口定下来。正如儿子担心的,南京地头蛇的闺女不要太抢手。
宝钗身上戴孝不好提亲事,但薛彬没服丧,于是就接到了东平王府“亲切友好”的邀请:喝茶。
鬼都知道不可能是仅仅喝个茶,薛彬不由想到了昨天刚册封的太子殿下亲自送了封私信过来,满纸上除了明晃晃的“成人之美”,还有一层更隐晦的:跟王府结了亲,薛家腰板子就更硬了,在今后留都商场上就更能站直了说话不是?
半年前为了让南直隶恢复生息,林如海下令暂停了盐引。至今朝廷都没下旨恢复,薛彬不是高官但绝对是个敏锐的商人,哪还看不出他这不仅是赔出去一个闺女而是全家都被拽上贼船了——太子殿下,您到底想在南直隶折腾什么啊?
更有史鼎这个损友坏笑着“恭喜”,若不是身手差太大薛彬真想踹死他,一甩袖子,喝茶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都已经在坑底下了,还怕什么?
宝钗真不知道她已在别人的计划表上排了期——至于是谁的计划表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现下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