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历了失败,但是坚强的喀秋莎并没有就此妥协,反而更加激起了她的斗志。
逃难的人群中有人哼起来了悲伤的曲调,像远方的候鸟掠过荒凉的秋天发出悲凉的鸣叫,大地一片萧条,虽然现在还是夏天。
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回头一看,一阵尘土飞扬,一队骑兵滚滚而来,马上的骑士挥舞着马刀,闪着一片白闪闪的光亮。
正在行进的逃难的人流忽然出现一阵骚动,行人忽然混乱起来,汹涌着向前面跑去,马车在马路上冲撞,道路塞住,人们从路边绕着跑过去。
后面响起了枪声,人群更加混乱了,米基扬所坐的马车被塞在马路上,车主急得到处跺脚步,最后抱起马车的的一个小孩,然后卸下了马,丢下一车的杂物,骑马跑了。
人多,混乱,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什么比一群惊惶失措的群众更可怜的了。他们抢着向前面的道路,他们叫喊着,奔跑着,有许多人倒了下来。这些看起来很强壮的农民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他们自己推攘着,抢占前面的道路,把其他的人推到后面,不惜让他们死在追兵的马蹄下面,一切只为了自己。
有些吓昏了的人从马路睛跑到旁边的草里,跑了一阵,又跑到马路了,接着又嫌马路上太慢,又跑到草地里,又跑出来,不知所措地在混乱中乱窜。一家人在互相呼喊。
这是一场悲剧,追击的骑兵只是一群哥萨克骑兵,人数只有不到一百人。但是这些逃难的人。没有一个人想起反抗。马上的哥萨克骑兵发出放肆的嚎叫,哈哈大笑着,挥着马刀向逃得慢的平民克下去,用马蹄狠狠地踩,并放火烧掉逃难民众丢下的行李。
马路和旁边的草地上到处都是浓烟和纷乱。马车和人纠缠在一起,更加重了纷乱的程度。马儿也惊跳起来。人们互相践踏着,地下到处是呻吟声。这些人惊惶,那些人吓昏了。丈夫、母亲和孩子互相找寻着。
喀秋莎没有任何办法。首先她已经非常疲惫,而且她不能够丢下米基扬,而米基扬正在昏迷之中,根本没有没有办法行走,而她也没有力气背得动米基扬。
喀秋莎只好躺在马车底下,米基扬就像一个死人似的,倒在她的身旁。
哥萨克骑兵从旁边飞驰而过,惨叫声传入她的耳朵里,她只能够强忍着…
很久之后,哥萨克骑兵随着他们的嚎叫声渐渐远去。喀秋莎才从板车底下爬出来,看到前面远一点的地方。有一个女人靠着马车的轮子,抱着一个婴孩正在哺乳,在她脚底下,有一个男人倒在血泊里,他的条腿被砍断了,一直流血不止,
旁边有一只瘦小的驴子,被缰绳绊住了,它的主人不见踪迹,喀秋莎不客气地将它牵了过来,把米基扬艰难地弄到驴子背去。
在经过那个女人的跟前的时候,喀秋莎发现这个女人的怀里的婴孩已经死去了,她向她投去同情的目光,但是女人的目光阴沉而冷漠…无动于衷。
驴背上的颤簸让米基扬微微有了一点意识,一些陌生的和非常熟识的声音好象是在他身外的什么地方喧吵似的,但却不能进入他的意识。喀秋莎的两只疯狂、惊恐的眼睛像是在远处的什么地方闪烁着,他的老校长阿尔拉那大得出奇的胡子老在他面前摇晃、旋转着。
米基扬醒了过来,然后又休息了一夜,天亮的时候,他恢复了一点力气,他努力地捧着脑袋,把宽大的手巴掌贴在火热发紫的脸上。他觉得眼睛在往外渗血,觉得仿佛有一道无形的薄幕把他和整个渺无边际、飘忽不定的世界隔开了,这个飘忽不定的世界仿佛倒竖起来,要从他脚下挣脱。
一个粗汉把米基放到板车上去,但是米基扬抗拒着,“不用!等等!你是谁?……喀秋莎在哪儿?”米基扬梦呓着说道:“……我是赤卫军班长,给我一挺机枪……我就能够把这帮家伙消灭掉——同志们,按我的命令,用机枪扫射!正对着他们,瞄准射击!把中国人全部射杀,他们太过过分了,把我们的兄弟全部打死了………喀秋莎在哪?……”米基扬沙哑地嘟哝着,把自己的手从那人的手里抽出来。
“你是在找你媳妇吗?她在这里,为了把你送过来,她自己也病倒了……”一个男人的声音说道。
米基扬在旁边的一架马车上看到了喀秋莎,她静静地躺大板车上面。然后向前面走,米基扬又陷入了半迷糊的状态,有一段时间,他还能闻到一种混杂、难闻的气味,他感到恐怖,竭力想使自己保持清醒,控制住自己——可是后来,他便慢慢地沉没在一片膨胀的无声的漆黑之中了。只是在高处的什么地方,有一小块染成天蓝色的什么东西在燃烧,还有金黄色的闪电射出的曲折、波动交叉在一起的闪光。
等到米基扬清醒过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处在一个简陋的医院里,这里有很多伤员,但是基本都是一些老百姓,准确的来说只是一些妇孺。军人反而很少。
米基扬透过窗户向外面望过去,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姿,她穿着白色的护士服装,站在外面的刚刚收割过的麦田里,喀秋莎拿着一条木棍做立射瞄准,她没有枪,但是练习枪法和那种坚持还没有放松。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喀秋莎一边做护士,一边想办法练习枪法,她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条件,不停地锻炼腕力和肘力,用木棍趴在地上作跪射瞄准。甚至做饭的时候,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