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

李志高的这支部队,虽然人数不少,武器也算先进,但编制方面却有不少问题。

早先,李志高的部队因为文盲率很高,加上数目比较少,因此采取的是简单的五,十制,也就是十个人一个班,五十个人一个排,五个排一个连这样。这样的编制,好坏先不说,起码会造成基层作战人员的编制数目过大,这样一来,基层干部的指挥灵活性就会降低,作战时候容易死板,更适合单一兵种,比如全步枪兵的编制,不太适合步炮协同等多兵器作战。

之前,李志高的第一次作战,也就是消灭巡防营的战斗中,已经出现了类似指挥不灵,基层干部控制力比较弱的问题,但此后李志高最急切的是巩固胜利果实,加上合格的基层军官数目太少,还不敢立刻就对部队进行整改,否则容易引起混乱。

然而事到如今,李志高建立了军校,已经培养了不少铁杆的基层军官,虽然数目依然比较少,但如果撒出去整改部队编制却是没问题,而这次阅兵式则更加让他放心,觉得整改不会有问题。

新的整编计划,主要是确定新的编制,具体而言,就是在军队中继续推行三三制。

三三制之所以能在以后的军队中长盛不衰,是有原因的,这个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将军汉密尔顿爵士,他依据军事组织的历史,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他认为管理幅度应在三至六人之间。

按照他的理论,手下管理三个人,将使一名军官相当忙碌,而直接管理六人,也许要一天工作十小时。他论述道:“我们越是接近整个组织的最高司令,就越是应当按三人一组进行工作,我们越是接近整个组织的基层(战列步兵),就越是应当按六人一组进行工作。”

此后,三三制开始流行,并成为此后军队的主流,日本二战时曾经搞了个四四制度,事实证明那个制度过于死板,只是因为对阵积弱的中国,才没有显露出太多漏洞。

总之,按照李志高新的规划,一个普通班分为十二个人,其中有八个装备中正式的步枪兵,两个狙击手,两个轻机枪兵,其中有一个班长以及一个副班长。

这样的步兵班,在作战的时候既可以整班联合突击,也可以细分为两个作战小组,其中每一个作战小组都有四个步枪兵,一个狙击手以及一个机枪兵,而班长或者副班长一般都属于步枪兵,也可以选择使用斯特林冲锋枪,另外作战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给配备五个手雷。

其中,所谓的机枪兵,实际上打算采用布伦式轻机枪,但是口径变为7.62毫米,使用跟akm以及中正式步枪弹一样的7.62*39毫米子弹,就威力而言,射程虽然不算太远,但在六百米之内可以组成火力旺,这已经足够了。

采用这种机枪,是因为这种机枪的零部件容易生产,而且威力也不错,虽然不用弹链,火力的持久力不行,甚至比ak都差,但就目前主要对付国内部队来说,绰绰有余了,火力再高,比如要是搞出42,那纯粹是浪费。

而狙击手,实际上使用的还是中正式步枪,但会加装自己生产的4倍光学瞄准镜,这东西此时列强也没有装备,有了这个光学瞄准镜头,精准射击可以延续到八百米之内。

手雷就是采用普通防御型甜瓜手雷,而不是用进攻性大手雷,这是为了减轻重量,另外每一名士兵都会额外给配备一把自产的9手枪还没出现,所以这款手枪以后就被称呼为9一模一样。

之所以使用这一款1911手枪设计,是因为这款手枪结构简单,使用9毫米弹药的后坐力更小,弹容量更大,有15发子弹,更适合国人,实际上在战场上,真到了用手枪的地步,往往都是十分紧急,口径太大也没必要,反而后坐力太大的话,急切间容易伤害到自己的手腕,相比而言,九毫米弹的近距离停止作用比较强,而且弹容量更大,也更适合紧急的近距离搏斗,所以才用m9。

可以这么说,有了m9手枪,短兵相接拼刺刀的历史基本就可以淘汰了,最适合自己的士兵了,这样以后对阵凶狠的日本人跟俄国人,也可以绰绰有余。

总之,李志高很注重步兵班的突击力量,毕竟一个班是基本作战单元,而这样的三个普通班加起来,就组成一个突击排,再加上排长副排长,一个排一共是38人,其中排长副排长一般都建议选择使用斯特林冲锋枪。为什么用斯特林,不言而喻,因为斯特林冲锋枪构造简单,准确性等方面也不错,使用通用的9毫米手枪弹,也能减轻后勤压力。

至于步兵连,在李志高的印象中,是基础的独立作战单元,因此会拥有三个普通突击排之外,再加一个火力排。

火力排有三个火力班,每个火力班15人,其中一个班装备两门70毫米92步兵炮,这样三个班,就装备6门92式步兵炮。

因为采用后世六十年代的军用合金钢管,加上使用新型轮胎代替钢轮,进行了一些轻量化设计,所以新式92步兵炮重量更轻,只有143公斤,但最大射程却达到了3025米,可以说比原版增加了二百多米,而且炮弹种类也更多,有穿甲弹,有榴弹,还有燃烧弹,装药量也更大,且装药也采用b炸药,威力自然就更大。

也就是说,一个火力排有三个火力班,加上排长跟两个副排长,一共48人,装备6门新式92步兵炮,在连级支援火力来说,完全足够,不过实际战斗中,这样一个连要单独作战的话,必须增加一个


状态提示:第八十二章 马鞍山改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