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挖出石人、真龙投奔两件事以后,帝辛在朝歌普通军士百姓心中的威望达到了顶点,直追历代先贤,甚至更有超出。
毕竟,轩辕黄帝当年也没有收服真龙啊。
从灵台回来,黄飞虎就上奏请帝辛自封‘圣君’,群臣也是赞同居多,实在这次帝辛搞出的神迹太大,群臣都信以为真。
而此时,神迹最大的功臣五鬼和敖丙,一个在高觉本体处修炼,一个窝在宫中教场,修习九转炼体诀。
对于‘圣君’这个称号,帝辛始终坚辞不受。
帝辛本来的目的也不是弄这一个称号,况且,接受这个称号又能带来什么好处?
没有好处的事为什么要干?动静搞的太大引来圣人注目就不妙了。
在帝辛坚定的推脱下,总算有朝臣开窍了,有人提议帝辛“入庙”,也就是在庙中设立帝辛塑像,接受百姓香火。
提议的人是飞廉,自从把费仲尤浑二人罢黜之后,帝辛就又开始着意‘培养’飞廉、恶来两人。
这次飞廉的提议,当然也是在帝辛的暗中授意之下才‘突然想起’的了。
这个提议一出,又引起朝臣的一番大讨论,入庙?该入哪个庙?
总不能在活着的时候就入太庙吧?
那就再单独建一个庙?帝辛又以‘靡费钱财、伤损民力’为由否决了。
最后,决定将帝辛塑像加入三圣庙。
三圣庙就是原来的五圣庙,由于伏羲、黄帝的圣像移出,五圣变成了三圣。
在将帝辛塑像加入三圣庙这件事确定之后,又有恶来以‘神农炎帝最初与黄帝为敌’的理由上奏,奏请将神农的圣像也移出三圣庙,这当然也是帝辛授意了。
最终,三圣庙中立起帝辛塑像,并且帝辛居中,有巢氏、燧人氏分列左右。
塑像建成,帝辛率领文武百官,来此‘朝拜自己’。
帝辛当然不会跪拜,等群臣施礼完毕后,帝辛就让群臣全部退下。
自己单独一人留在殿内,仔细观察有巢氏、燧人氏二位先贤的圣像。
自五圣庙建立到现在,已经将近二十年时间,如果真的能有什么变化,现在也该表现出一些端倪来了。
帝辛看看有巢氏,看看燧人氏,好半晌,也没看出和以前的塑像有什么不同。
只是给人的感觉更加生动逼真,这也不算什么变化吧?
正当帝辛准备离去之时,眼角余光看到有巢氏圣像的眼睛,好像~动了一下?
帝辛急转头,仔细向有巢氏圣像看去,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不同。
仔细盯着圣像眼睛看了半天,帝辛发现,好像比刚才是更加灵动?
默默的想了想,帝辛对着两位先贤圣像施了一礼,转身离开大殿。
当晚,帝辛突破元神。
原本帝辛不想这么快突破,一直都在压制修为,可今天实在是压制不住了。
自帝辛走后,三圣庙周围军士撤离,百姓可自由祭拜,当时帝辛就感觉到自己魂魄遭受冲击。
在第一个百姓向帝辛跪拜祈祷时,帝辛感觉就好像有人在自己耳边低语一样,鬼啾啾,凄凄述,直达魂魄深处,想不听都不行。
然后是两个,三个,人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那种冲击逐渐变得比郑伦法术的冲击还大。
就在帝辛快要无法忍受的时候,体内的真气液自行运转,直接引导魂魄相合。
刹那间,帝辛体内金光四射,有一股暖流从丹田流出,途径四肢百骸,再回归丹田之中。
再次内视,就发现金光灿灿一个元神坐在丹田之中。
元神形成之后,帝辛就感觉那些低语瞬间被压制下去,变的若有若无,帝辛若是想听,那声音就会再次想起,若不想听,那声音就会消失。
先将声音全部压制,帝辛快步回到宫中教场,迫不及待使出五行法术。
手一指,原地立起一道金墙,虽不如闻仲使金行法术立起的金墙厚重、宽广,但已可凝形,不像以前只能发出几道金刃而已。
再朝远处树木一指,就见树冠朝天上蠕动爬行,眨眼间,天上树冠连成一片,地上形成一片树墙。
再试土遁术,帝辛手指地面,掐动法诀,未见地面如何,地上已经没了帝辛身影。
而此时帝辛的感觉就像被土壤温柔包裹,不但没有窒息感觉,还能远看数里之地。
一迈步,周围泥土如水波般向后流动,只半刻钟,出得宫门,两刻钟,已经行走二十余里。
换算下来,帝辛现在的土遁速度已经达到日行一千二百里,超过了原文土行孙的速度了。
毕竟土行孙作为三代弟子,还没有成就元神。
不过土行孙的优势是土遁之法出神入化,无需掐诀念咒,身体挨着地面就能瞬间消失不见,并不是以速度见长的。
不过,就算这样,帝辛也已经十分满意。
水、火二法不宜在宫中试验,帝辛缓缓收功,体会着元神所带来的不同。
自己对天地元气的感觉更加清晰,以前是用身体感知天地元气,现在是用元神感知,对元气的敏锐度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人仙啊,帝辛心中暗自感叹。
炼气化神之后,修道者形成元神,就可被称为‘神仙’。
此时的元神带有阴气,称为‘阴神’,对应的神仙被称为‘地仙’。
之后还要不断锤炼元神,去除阴气,炼出一点阳气,才可称为‘阳神’,对应的神仙便被称为‘人仙’。
帝辛得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