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天下豪商>第1021章 弓马无敌VS铁骑冲锋 五

燕地的季夏,本来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好的季节。

这个时代的气候没有后世那样炎热,燕地又属北国,夏末的气温就相当于后世的初秋。凉风徐徐,天高云淡,整个世界,似乎通透到了万分。

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以及河北平原交汇的易州一带,这个时代,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和山地之中,又多有野兽出没,是个游猎的好去处。而且这里不似燕山,没有恁多招惹不起的契丹国族会从山北南来,所以燕地的汉人豪强就是此间的土皇帝。因而燕地诸家的子弟,多在易州构筑堡坞,每到夏秋,便到此间游猎嬉戏。

终日游猎这事儿,若在南朝,那几乎就是不务正业不求上进的典型,几乎够得上一个罪过了。可是在北地辽朝,骑马游猎,本就是世家子弟学习军旅之事的手段。北地辽朝是重武轻文,投效军旅才是世家子弟的正途。如果连弓马骑射的本事都掌握不了,如何能从军旅中获得晋升的机会?

游猎之事,在燕地就和士大夫做文章是一样的!

所以进士出身,一直以来都是做文官的南京留守马人望在马背上的本事,可不比北院枢密使萧奉先差到哪儿去。

两人都穿着轻薄的丝绸官服,骑着高大强壮的界河马,有说有笑地前行。前后左右,都是两人的亲兵和宫分军的甲士,不过他们也没有披甲,都穿着夏日的单衣,队列也不严整,漫山遍野的散开了一大片,各自带着守铺兵和打草谷兵,缓缓行军。

跟在这些散漫的宫分军甲士后面的,则是成行成列的八营侍卫亲军,番号分别是南、北两衙兵、两羽林兵、控鹤兵、神武兵、雄捷兵、骁武兵,都是由原本的幽州镇军改编而来的汉军。也是燕云豪强可以在辽国安身立命的根本!

顺便一提,历史上的幽州镇被割让给契丹之后,依旧以藩镇的形式存在了一段时间。直到五代最大投降派镇州赵家(在辽国是燕四家之一,在宋朝则是开国将门之一)的赵延寿死后,才完全融入了大辽国。可是因为大投降派赵延寿的忽悠,辽国的汉军势力,也因此得以养成。

除了由幽州镇军队发展而来的侍卫亲军八营之外。在西京道还有四捷、归圣和云、应、蔚、朔、奉圣等五节度营兵,都是赵延寿说服耶律德光安置在朔州、云州地区的数万后晋降兵的底子。

另外,上京道、中京道还有归化、顺化两军,也是被拘到辽国的汉人降将降兵的底子。其中中京道顺化军就是医巫闾山马家的山头,马植现在就是顺化军祥稳(都监)。

这些辽国汉军还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唐季五代藩镇军的特点,都设有牙兵,称为“厅直”,都由各家的庶孽之子和核心家臣子弟充任,是为各军的核心。

在契丹国族的武力日益衰弱之时,这几万汉军对于辽国而言,就显得愈发重要了。

而这一次,由马人望这个南京道留守统率的八营侍卫亲军总共出动战兵18000余人,还动员了数量相当的南京道乡兵作为辅兵。再加上跟随北院枢密使萧奉先行动的9000契丹骑兵(包括3000正兵,3000守铺兵和3000打草谷兵),总共45000人的行军队伍,走在易州的官道上,也算是声势浩大了。

不过这45000人还不是萧奉先、马人望所统率的全部兵马。还有21000契丹骑兵(也包括正兵、守铺兵和打草谷兵),组成了前军,大约已经突入了宋国的定州路和高阳关路!

而这21000契丹轻骑,还会分成三部,轮流出动远拦子马。也就是以数十上百骑为单位的侦察分队,在大军的前方和左右,张开一张巨大的遮蔽、侦察网。一方面将自家的数万大军牢牢遮掩,不让敌方的侦骑硬探靠近;一方面也能确保在敌方的大军接近己方主力到几十里开外的距离时,就提前发现!

正是因为有21000余骑在前方和左右两翼遮护,萧奉先和马人望统率的45000大军,才能犹如郊游一般,轻松惬意的行军。

大辽的“弓马无敌”,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优势尽显!

哪怕是拥有6000铁骑的武好古,也舍不得拿自己辛辛苦苦攒起来的重骑拆散了当成远拦子去和契丹人的轻骑拼消耗。人家可是游牧民族,轻骑兵的水准永远是有保障的。

就算是武好古的假子亲军,作为轻骑兵使用的时候,也就是和契丹轻骑不相上下的水平。可武好古现在只有一千多能冲轻骑的假子军(有相当部分假子成为了军官和教官),怎么能和动辄数万的契丹轻骑拼消耗?

在历史上,大约也只有在白山黑水的老林子中锻炼出来的生女真“敢达”,才能依靠他们超强的单兵作战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去和克制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契丹轻骑兵。

所以武好古的军队,虽然可以在界河城外的“千步战场”上暴打契丹人的宫分军,但是开到了辽阔的燕云大地之上,也会和倒霉的定州军一样,变成瞎子聋子,因而处处被动。

当然,沿着桑干河——高粱河向析津府逼近,对武好古来说还是可以办到的。逼近契丹人的轻骑优势再大,也到不了水面上啊。

可惜在燕地西部,河道普遍比较狭窄,水流也不大丰沛,根本没有内河水军发挥的余地。

因而此间的战场和主动权,都在契丹人手中!

……

在萧奉先和马人望的马前马后,全是两人的心腹亲兵,不是出自萧家的头下军州,就是来自马家的医巫闾


状态提示:第1021章 弓马无敌VS铁骑冲锋 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