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科幻未来>僭主们>第四十三章 原来世界可以乱到这个程度

从冬天打到春天,又从春天打到初夏。几个月过去了,艾瑞克千辛万苦的爬到了盐湖城。

头一个月有几次激战,然后曼苏尔以空间换时间。艾瑞克吃了亏,他本身就是个沉静性子,不再让自己的手下冒进。

世界各国撤回了大量记者,新闻热度一降再降。当初说好的美国内战变成了山区游击战,然后再变成“偏远地区的武装冲突”,当地疏散了少量人口,影响了畜牧业和旅游业,仅此而已。

后瘟疫时代,私人定制的武器在网络上泛滥已久,冲突成了家常便饭。全球已经有八十多个国家出现了反政府武装。小学生出去郊游的爬山杖都可能是一根空的弹夹枪。各国仅有的一点余钱变成了站街值勤的内卫,谁都在勉强支撑。这么热闹的背景下,美国的山区狙击手谈不上是多酷的造型。

倒是尼日利亚那边又一次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维亚维拉给西非联盟运去了两款轻度杀伤的神经毒气,把美国人支持的反政府武装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取消了番号。华盛顿考虑派出登陆部队直接干涉,又一支“联合国军”进入了组建状态。

这两款神经毒气,一个是形成痒感,不是皮肤痒,而是脊椎和关节深处痒,中招后五个小时之内不用想做任何有理智的动作,你就是各种弯腰、伸缩和抓挠。另一款作用于大脑多巴胺受体,让人极度抑郁,铁血汉子在战场上伤春悲秋,哭成了泪人。两个化学武器都是尼娜的手下做的,还得到了俄罗斯和中国的订单。

白宫里,拜恩.莫拉维总统推动出兵尼日利亚。

他这个三军总司令有个很难听的绰号叫“三军原地待命”,是国会取笑他在艾瑞克事件上的犹豫持重。当年维亚维拉靠钨酶针剂勒索了西方国家两千亿美元,美军认为应该一拳打掉俄国人的门牙,是拜恩努力克制,没有搞成世界大战。结果他在军队里的威信降到似有若无的地步。

拜恩就出兵尼日利亚与英国、日本和德国做了初步磋商,得到了一个相对肯定的回答——我们不能就这么丢失非洲。但是地中海国家没有一个乐意跟庄,他们在热泉瘟疫中损失太重,一点军费都拨不出来了。

维亚维拉用非常便宜的化学武器在西非取得优势,但维克多也知道,指望西方忽略自己不太现实。盐湖城方向的艾瑞克在全美人民的支援下,半天推进不到硅谷核心地带,也让维克多十分焦灼。原想让美国内乱而给自己发展空间,有点天真,世界上最聪明的政治家并没有放过他。

尼娜对维克多大力支援艾瑞克十分不满,两人一度和谐的感情出现了裂痕。因为郭锐的存在,尼娜一直认为硅谷才是自己人,维克多的地缘思维让尼娜心中升起了鄙夷。维克多内心受创,动作越来越谨慎,整个维亚维拉在2033年上半年缺乏建树。

艾瑞克沉住了气,慢慢推进。他在盐湖城一边作战一边整训,各路诸侯都被他洗刷一遍。几只队伍的总人数本来超过了十万人,清洗之后还有五万多,大量白领和伤兵被送回出发地,去做一些次要的工作;队伍的中坚力量由北方的产业工人和南方的红脖子组成。

艾瑞克让技术链打造了一款金属戒指给前线狙击手作为荣誉标识,基座上划了个十字空槽,灌入了佩戴者的一滴鲜血。扣上蓝宝石戒面后,这颗美丽的血红色小戒指就带上了狙击手本人的dna,无法伪造,鲜明而邪魅。它成了大批追随者争取的目标,鼓舞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到山区去跟曼苏尔邪教组织对抗。

穆斯林发现对手有了变化,他们戴着血十字戒指,打起来异常勇猛,阵亡时要请求上帝接纳,而且总有怪怪的办法对付硅谷的高科技装备。穆斯林们敬畏地称之为“血十字军”。他们总是死在向西进攻的路上,从不投降,其风格做派与中世纪十字军东征的圣殿骑士有些接近。

与此同时,艾瑞克也发现群山对面的敌人在变化。来自阿拉伯地区的穆斯林疲惫不堪,陆续退出了战场,来自硅谷和世界各地的极客成了骨干。这些人比阿拉伯人更能接受曼苏尔教派的信条——真主只有一个,最大的恩赐是天启,天启的感受就是个人的巅峰体验。背弃真主将与天启无缘。

极客们发现这个信条非常符合现实,几乎每一次巅峰体验都是不期而至的;而自己的每一次炫耀和自夸,都会让下一次巅峰体验来得更晚更弱。他们互相印证真主抛弃自己的痛苦——灵感丢失了,曾经在缓慢的沉溺中幸福无比的灵魂被迫苏醒,不得不面对污浊的世界。这些极客互相促动,很快形成了宗教狂热。

艾瑞克和曼苏尔同时遇到了新情况。首先就是双方的锋线队伍都很能打,动不动拼得两败俱伤,指挥官越来越不敢赌博。艾瑞克的兵曾经围着一棵树死了十几个,因为树上有一个来自堆云堡的狙击手,他在1公里射程上百发百中,无法理解。而曼苏尔的兵则在一条小河里倒下一大片,他们有个伙伴受伤掉在水里,而真主的启示就是不能放弃他,造成很多人硬冲弹夹枪阵。双方的指挥官都无法使用太过卑鄙的战术,因为他们手下最厉害的兵都有一颗该死的赤诚之心。

艾瑞克本身思虑清明,目标也简单纯粹,所以他的指挥相对流畅。曼苏尔出身电商,脑子里有一些杂念,跟他的手下不是特别合拍。这也是他落于下风的原因之一。

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军偶尔会找


状态提示:第四十三章 原来世界可以乱到这个程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