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大宋主神王爷>第169章 和指导员的争论!

“能解释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主神系统给的玉米种子,怎么会这么差?”朱子龙的灵魂涌入体内的主神系统空间里,冲猫女指导员咬牙切齿的询问道。

“根据时空法则,系统给的玉米种子,是原生态宋朝时期热带美洲的原产地种子。”猫女指导员双手一摊开,解释道:“事实上,就算是给你21世纪原时空的玉米种子,多半结果也会是这样。”

“为什么?”朱子龙惊讶的跳起来,感觉难以置信。

“原因很简单,系统功能可以一分钟内催熟玉米,但是这只是节约时间。过程当中必须的肥料和其它因素,却不包括在内。”猫女指导员继续解释道:

“系统扫描地球历史,可得知没化肥,玉米不但不高产,而且反而还伤地。一直到人类近代,中国北方也是高粱种植面积比玉米大,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个。”

猫女越说越快:“另外因为共享部分记忆力的原因,请9527试炼者注意了。不要盲目的认为红薯土豆是大神器。它们的营养成分有缺陷,不能当主食,又不耐储。一时让人食用还行,若是成年累月的让人类吃这个,大宋的百姓,可能平均寿命比现在还要短!”

朱子龙:“……囧!”

仿佛是感觉打击朱子龙还不够似的,猫女系统指导员的说教还在继续。

“另外,9527试炼者注意了。尽管红薯土豆,以及玉米对土地要求低,但是没化肥产量优点也一样发挥不了。用你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有好地谁种这玩意啊?”

“即使旱地,这两种也不比其他旱地粮食品种好到哪里去,所以这两种作物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能压倒替代其他类似旱地粮食作物过……不要盲目崇拜它们的作用。”

“吃红薯很多人得了胃溃疡之类得胃病,时间一长,相信试炼者也是没法解决的,你的药品,自己用都嫌少!”

然而,面对系统指导员的嘲讽,朱子龙却是不服。

当场跳脚起来反驳道:“你说的我不服,它们怎么就不能当主食了?当年爱尔兰的大饥荒怎么来的?人家外国人天天吃土豆,也没事呀……”

“现代21世纪红薯现在亩产几千斤,土豆亩产大概一吨,小麦即使再改良也不过400公斤,怎么替代不了?就算没用化肥,也完爆它们。”

“还有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那时候家家都很穷。家家户户只有靠洋芋、红苕、玉米这‘三大坨’过活。那些同胞们一吃就是几年或者十年左右,现在不一样活到了**十岁?”

朱子龙愤愤不平的举着例子,那些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保留下来的,铁一样的证据。

“从我的祖父那一代开始,玉米等就十分风靡了,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我小时候也经常吃……”朱子龙挥舞着双手,大声的说着。

“红薯土豆的优点就是土地要求低,还有,红薯不好储存是什么梗?主神系统也上中国网络吗?请主神指导员不要忘记了地窖,只要成块的储存一个冬春问题不大,正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当食物吃。”

不过,面对朱子龙的吐槽,主神系统的猫女指导员,直接手一挥。

一组组3d全息烙印数据,立刻飘浮在半空中。

----------

1949年缺少化肥和科学种植方法的情况下,以下几个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产量分别如下:

怀远县,小麦:无1949年数据,但1962年亩产量88斤,且此数据“率高于建国初期”数据,水稻:亩产130斤。

红薯类:亩产200斤。

玉米:1958年开始种植,亩产量124斤左右。

-

明溪县:

小麦:亩产50斤。

水稻:亩产120-150斤。

红薯类:民国29年,民国30年,民国31年,分别为3675公斤、230公斤和472公斤。

玉米:暂无数据!

-

好呀,这是用数据直接来打脸了,当场把朱子龙看的一愣一愣的没话说了。

不过,很快朱子龙就继续死鸭子嘴硬了:“我不服,就算是产量不是太夸张,但是也比一般作物要强。而且,主神系统你得明白另一个问题,在普遍饥饿的情况下有的吃已经不错了,至于吃的质量是其次……”

猫女:“……囧!”

仿佛是一场辨论会一样,也仿佛是为了给自己信心一样,朱子龙开始反击了。

“就算这些新作物,在没有化肥的情况下,产量只是比大宋的作物稍高一点。但是,这些玩意主要优点是土地利用率好,边坡旱涝盐碱阴地这些,不适合种稻麦的土地都可以利用上……而且,种植简单,不需要太多消耗人力畜力,是稻麦极有力的补充,意义还是很大的!”

“玉米就算了,但只少红薯不施肥的情况下产量还是很高的。除了当主食吃没小麦大米营养好之外,饥荒的时候真的是救命的。起码当年共产风的时候救了我老家很多人的命。这一点的作用是不容怀疑的!”

朱子龙越说越起劲,就宛如包黑子喷皇帝一样,唾沫横飞起来。

“我老家以前种红薯和玉米等等,从来不用化肥的,也没看到有人用。这是纯天然产品呀,纯天然呀,放在后世的21世纪,那得比打了药水,用了化肥的价格涨上十倍不止。这是绿色有机食品,知道不?”

“尼玛真是笑死人了,吃都吃不饱,还考虑胃溃疡。我记的新中国六七十年代一锅土豆,或者番薯就是一


状态提示:第169章 和指导员的争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