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长生林>第二卷 第十一章 故人应作如是观

过了六月十五的那次比试后,天气渐渐的更加热了,林长生每日晨跑之后全身便如同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三师姐从仓库里找了几件叶英前几年穿的断罗细锦衣让他换洗。穿惯了粗布衣的林长生见这全是上好天蚕丝精心制成的细锦衣哪里舍得穿啊。他便索性每日光着膀子去晨练,最近这些时日三师姐叶芷清的手艺似乎也跟上来了,虽然谈不上有多好吃,不过至少也可以安然下肚了。

少年经过小半个月的锻炼看着似乎精壮了些,原本发白的皮肤,在阳光下也有了些古铜色的味道。长生在黑石旁练刀的这段时间中叶芷清也过来看过两次。少年的砍柴宝剑每一次挥下去已经开始带了些他自己的味道了,不过力量上依旧还有好大一截路需要走。

叶芷清其实自己也不谈不上多会用刀,不过醉心剑道的她始终认为这二者在修炼的过程中最后应该是殊途同归的。于是叶姑娘这两日除了学习烹饪外也翻了不少书院里留下的刀谱,她在琢磨怎么能帮师弟在刀上再加几分力。

这说出去倒是有趣了,一个厉害的剑客在学刀,一边学还一边在教徒弟。这种事情除了书院怕是放在天下任何地方都只能沦为笑柄吧。

握刀不像握剑这样讲求手腕的蹁跹灵活,握刀之人首先要求的就是手上的一个稳字,手上的刀稳了才能再讨论如何去修炼属于自己的刀势。所以叶师姐每日给林长生的训练中又加上了一项,那就是单手握刀,手要抬平,身子不能乱晃,就这么直挺挺的站在那儿每次至少得坚持握上一个时辰。叶师姐把林长生原来劈柴用的宝剑也给收走了,这一次她给了林长生一把柴刀,真正的柴刀,不过这柴刀应该是做了特殊处理的,三尺三的黑色弧形柴刀握在手里怕是有二三十斤。叶芷清觉得师弟坚持起来应该很困难,不过林长生在握刀试炼中的表现却远远超越了她的预期。少年只要还握得住刀便会坚持。开始少年最多只能握上半个时辰就得停下。不是他不努力,是因为过了半个时辰后他举二三十斤柴刀的右手会因为长时间充血失去知觉而五指无法再合拢握住刀柄了。可哪怕这样他依然在坚持,对于练刀这件事情少年似乎有一种远超常人的执拗。

天下刀客练刀或者为名,或者为利,再高尚一点的是为了达成心中的意。坦诚来说林长生心里也有这些东西,不过他从来不会被束缚住,只要握住刀柄他整个都会进入一种奇异的专注状态,仿若自己本来和这刀应该就是一体的,自己和这刀就应该劈开眼前阻挡自己的任何黑雾。这几日师姐让他练习握刀后,这种感觉似乎更深了,于是每日他的那把柴刀,不管吃饭睡觉都再不会离开他身侧一尺了。

随着少年每日的不断试炼与挑战,他能够握刀的时间也在一点一点的增加,虽然少,不过毕竟不是离着那个举刀一个时辰的目标更近了些吗?

书院最近倒也还算平静,林长生和叶芷清应该说都在学刀,斐清萝这几日也没在书院里了,听说是去东洲找一味名贵的草药去了,叶英则似乎在和四先生比试后似乎有所感悟,一直呆在小屋里练剑。

书院的日子就这么轻巧的往前滑着一直来到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的夜里。每年的这个时候书院众人不管天南海北都会通通放下手里的事,聚回到二十四楼来。

这会儿他们每人都点上了一只白烛站在了二十四楼最顶上向着寇海上的夜空轻轻拜了三拜。

大先生李道策没有在这里,他站在寇海中央。他的脚下是一朵翻滚奔腾的海浪,他的手上用线系着一朵新鲜还沾着露水的红药花。他记得当年的她也是喜欢这么陪着自己在寇海上随波荡漾的。他今天依然要带她看看,于是今夜大先生拉着一朵红药花在寇海的正中央踏浪而行,喧嚣的风儿吹的红药花在他身后翩翩起舞,不过花儿被他用线系在了无名指上,所以便飞不走了吧。

很多年前,李道策爱上一个叫红药的年轻姑娘,身后的二十四楼和二十四桥都是李道策为了纪念她一砖一瓦修建起来的。寇海边的二十四桥明月夜依然美丽,可惜伊人早已不再,今已八十四载。

夫子先生把手里的酒壶扔进了身前的寇海,大抵,是嫌今日这酒太烈了。

。。。。。。。。。。。。。。。。。。。。。。。。。。。。。。。。。。

让我们再把视线从寇海拉向从西峰突围出来的李勋一行人。自从那日二先生君璃心把他们从风寒笑的义子莲手中救下来后,这只还剩三百百姓和几十边军的队伍便开始向北地雄城太原撤离,他们每日大概能行二十余日地。那夜之后西北大乱,二十四个主要城镇几乎有一多半都被卷入了混乱和杀戮之中,十八路调查军团除了李勋这一队幸存外其余已确认全军覆没。风寒笑的人马明里暗里趁机将整个西北的各个县城也都纳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中。有意思的是,自从那夜袭击人类之后那些“蛇人”似乎并没有继续展开杀戮,反而聚集在一起进驻到了几座靠近渭河的县城里。

据西北当地人传说这几日有人在那些怪物中之中看到了混杂在蛇人中间完全不一样的凶物。这说得也是一种怪物,它们脑袋和平里见的猛虎类似,身体则依然和人类相同。相比蛇人来说,这些“虎人”的身材要更加矮小和匀称一些。不过虎人显然拥有更高的智慧,虎人的身上没有鳞甲,他们更喜欢的是直接


状态提示:第二卷 第十一章 故人应作如是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