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弃子>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稳定成都

刘玉已经改变了借刀杀人的计策,采用截杀的手段先把刘备给干掉。  对于刘玉来说是换了一种方法,其实他很想光明正大地把刘备给干掉。  说起来刘玉也是不要脸的。从一开始在乱世中存活,刘玉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阴险狡诈的,特别是之前刘玉还想拿刘备的儿子来威胁刘备呢?都把人家的孩子拿出来作为要挟了,刘玉算是正人君子么?  世人总说曹操奸诈,奸雄曹操比起刘玉起来,算是一个正人君子了。  “暗部”探子们全部出动,誓要将刘备给击杀了,完成刘备的旨意。就看刘备的运气是不是那么逆天,能够躲过天下第一暗杀组织的追杀了。  再说成都这边,诸葛亮拿下成都后,就开始稳定民心,扩大影响,收割成都百姓对朝廷的信心。  成都城是益州最大的城池,这里人口众多,世家林立。由于攻打的时候太过顺利,除了诸葛亮之外,其余人都觉得成都没什么大不了的。等战后清理战场和恢复民生,他们才知道成都是多么的巨大和坚固。  诸葛亮相信若是给自己三万兵马和充足的粮草,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击破成都。  成都是益州人口最多的城池,这里是有着巨大的潜力在。  然而由于刘备之前的瞎搞,导致成都城有点民不聊生。百姓们家中都没有什么余粮了,要是战事持续下去,加上刘备再剥削的话,估计成都百姓都要吃不上饭了。  人口一多,那怕每天都是省吃俭用,用度都是极大的。  幸运的就是法正和张松他们之前藏起来的粮食,给足了诸葛亮运转的空间。  诸葛亮来了一手开仓放粮,城中百姓可以到官府这里领取自家的生活用度。百姓们一开始很是迟疑,因为他们早就知道成都缺粮了,官府没有什么粮食,而朝廷的大军刚到,粮草肯定不足,怎么可能会开仓放粮?  不单单是百姓,包括见识长的世家大族们都是这样想的。  相对于家中没有多少余粮的百姓,世家大族们就好的多。尽管被刘备搜刮了不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世家大族们家中还是有一定的粮草。  有些世家都琢磨着拿出一些钱粮出来帮助朝廷,聊表自己的孝心。他们不仅仅是心里想,而且实际行动也做了。这些绝对是聪明人,诸葛亮非常地欣赏,将他们的孝心一一记下来,等日后上报给刘玉。  也有一些世家认为这是他们可以捞好处的机会了。朝廷估计也没有什么粮草,那么就会过来和他们商议捐献问题。在战乱的时候,粮食可比金子还要金贵。要他们捐献粮食是没有问题的,可总得要有对等的回报啊。不是他们狼子野心,只是他们的钱粮也不是大风吹来的,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躲过刘备的剥削留下来的。这里面耗费了多少的心血啊。不给点回报是不行的。比方说拿个官职、爵位啥的,不就好了么?  若是想要空手套白狼,那这些世家大族就不好意思了。他们家大业大,每天那么多人要吃要喝,总不能让家人给饿死吧?他们也相信朝廷估计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相应的官职和爵位,来安抚他们,稳定益州。朝廷总不会不顾益州的稳定吧?  这些混账东西的算盘打得太精了。  但他们完全算错了。刘玉不是刘备,他的手段比起刘备来更要狠。刘玉从一开始就看着世家不顺眼。诸葛亮也不是徐庶,徐庶军略不错,但内政治理上面却远远不如诸葛亮。  诸葛亮对成都城的世家也不主动去接触,包括那些之前在攻打成都的时候做带路党表忠心的世家,他命令开仓放粮,成都城不执行宵禁,歌照唱,舞照跳。  一应的操作让整个成都上下都看不明白。  成都刚刚拿下,难道就不应该严禁一点的么?这种敞开大门的架势,可不是一直以来的规矩啊。  诸葛亮如此做法,当然有着他的深意在。  成都那么多的百姓,真的要戒严的话,那得需要多少人手,耗费多少物力?稍有不慎就会变成一团乱麻。既然会有如此的隐患,诸葛亮干脆就立刻让成都恢复以往的运转,各行各业恢复民生。  从刘备和刘玉在剑阁关对峙开始,成都城几乎就处于戒严状态,百姓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而诸葛亮迅速恢复民生,立刻就得到了百姓们的支持。  由于担心战乱和官府的戒严,百姓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家里面。时间一久,一个个都快憋出病来了。诸葛亮严令一切恢复正常,百姓们都高兴坏了,一个个都从家中出来。有点闲钱的百姓都出来购买生活用品。  成都城所有的商铺都打开了。曹毕的产业非常大,早就囤积了大量的货物,这一次全部敞开了供应,价格也没有多高。曹毕狠狠地赚到一笔巨款。  而家里揭不开锅的百姓则是试探地到官府那里领取粮食。  果真最后从官府那里领到了每日足够用的粮食。只是官府需要将领取粮食的百姓记录一下信息。  这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有非常多的百姓都过来领取粮食了。  法正藏起来的粮食非常的多,是足够这些百姓领取的。百姓们发现成都府库的粮食似乎怎么用都用不完的样子。  官府派发粮食,就会发生一些不怎么道德的事情。的确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些百姓明明已经领取过了,可没过多久就又来领取,而后就偷偷藏起来或者拿到粮铺去换钱。  负责发粮的官员很快就看破了这个套路。然而这些百姓存在侥幸心理,被识破了就什么乱七八糟的理由都有。什么家中有老父母病重


状态提示: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稳定成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