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长沙城的皇帝现在心如死灰,高顺不仅不救援朝廷,反而大杀世家大族,朝廷更失去了根基。
伏完一家忠于朝廷,他非常不甘心现在的状况,于是返回不其县,动员妻子阳安大长公主刘华出面协助。
现在高顺势力不再对长沙郡进行封锁了,人们可以自由往来,只是要在各关卡备案便可,也有少量的小商人,冒着危险前往长沙城做生意了;大商户怕引起官府的不满,皆未安排长沙郡的生意,否则,得不偿失。
刘华恼怒伏完纳妾,且常年不在家,并借她的名义送庶女进宫,现在被封为皇后,以至于与高顺关系不睦,封地被取消,家庭陷入困境,由她苦苦支撑,否则的话,她也会与刘坚和刘脩两位大长公主一样保住封地。
于是刘华毫不客气的说道:“我不懂天下大事,也不关心天下大事。”
伏完怒道:“我这可是为了汉家天下啊!”皇权衰落,伏完对汉室也没有了多少尊重,他只是想利用朝廷,成就个人利益,现在大长公主不配合,他自然恼火。
两人毕竟是夫妻,且养育了五个儿子,吵架过后,还是要以大事为重,伏完希望刘华陪他拜访房良、周飞和冯勇三家,获得他们的支持,而刘华也希望借机让他们出面,帮助她恢复封地,所以,两人达成共识。
首选拜访离不其县最近的房良一家。
对于伏完和刘华的到来,房良和大长公主刘脩热情接待。
刘脩支持房良给高顺写信,希望恢复刘华的封地,她们毕竟姊妹一场,这点忙还是要帮的;至于伏完提出的其它建议,被房良和刘脩无视了,现在天下已定,伏完的努力纯属徒劳无功。
能答应帮助恢复封地,已令刘脩非常感激了,否则一大家子人,生活极其困苦,很难看到希望。
随后,伏完和刘华又前往洛阳,拜访冯勇和万年长公主。
冯勇的态度与房良类似。
万年长公主的态度却与刘脩极为不同,听完伏完的介绍,当场恸哭流涕,悲伤不已;汉献帝的孩子很少,现在只剩下万年长公主和皇帝刘协两人了,他们的关系更加亲近,以前只是听说皇帝处境艰难,现在亲耳听伏完介绍,内心非常难受,抑制不住的哭泣起来。
万年长公主的表现令伏完非常开心,感觉必须利用好这个机会,若是由万年长公主出面,则有利于团结房良和周飞,为朝廷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截至目前,了解完房良和冯勇的态度,他已放弃了联合周飞和房良等人起兵反对高顺的心思了。
万年长公主心情非常矛盾,一边是她的弟弟,一边是她的夫婿;即便对高顺,也曾救她于危难,让她不知如何抉择。
安置好伏完夫妻,晚上,万年长公主咨询冯勇该如何应对。
冯勇感慨道:“天下大势已定,朝廷已名存实亡,谁都挽救不了朝廷的命运。”
万年长公主沉思几日,决定给高顺写信一封,哀求高顺,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刘协的性命,保住他家的香火不断。
她能做的,也仅仅如此了。
最终,伏完失望的离开了,他们夫妻要去长安,做最后的努力。
在长安城,伏完受到相似的礼遇,可是谈到救援朝廷之事,周飞却不配合;单独与刘坚会面,也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现在刘坚更珍惜她的小家庭,且她本身与刘协的关系并不密切,她更不关心天下大事了;她知道,她绝对左右不了夫婿的意见。
伏完非常失望,连皇族都如此态度,那朝廷真的无药可救了,于是把妻子刘华留在了长安城,他自己从武关南下长沙。
刘华对伏完彻底伤透了心,大哭不止。
刘华家中还有孩子,坚持回家;刘坚派人将刘华护送回青州,并赠送了不菲的金钱。
刘坚又哀求周飞向高顺求情,恢复刘华长公主的封地。
周飞对刘华的遭遇非常同情,对伏完的无情非常恼怒,便接受了妻子的建议,给高顺写信,述说伏完的无情和刘华的遭遇,希望恢复其封地。
高顺分别接到房良、万年长公主和周飞的来信。
房良和周飞建议恢复大长公主刘华的封地,他感觉刘华对他的统治没有威胁,即便他称帝了,继续保持刘华的封地,也不会有不利的影响,甚至还会带来正面的评价,于是爽快的同意了两人的建议,恢复刘华的封地。
对于万年长公主的信,让他沉思良久;说实在的,他对万年长公主还是念念不忘,对其心有愧疚,不过理智告诉他,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于是,给万年长公主回信一封,向其承诺,他从未有伤害陛下之心,永远也不会伤害陛下,同时告诉她,已恢复刘华大长公主的封地。
当刘华回到不其县的家中不久,高顺恢复她封地的命令随后也到了,与命令一起来的,还有这几年封地的产出,一起补偿给她了。
刘华喜极而泣,夫婿抛弃了她和家人,高顺却又补偿了她的封地,不用为此后的生活所担心了。不过她内心对伏完的怒火更盛,所得钱粮,绝不给伏完在不其县的族人花一文钱,以报复他的心狠。
伏完的族人,在了解完伏完的所作所为之后,皆对伏完痛恨不已,为了朝廷,为了庶女皇后,连家族都不要了,真是该死。他们对刘华却恨不起来,她是大长公主,即便朝廷衰落了,依然其她长公主和大长公主为其撑腰,不是他们能得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