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逆清>第九十二章 光复军

李府大厅已经被改造成了临时作战指挥所,反清起事的第一战即将打响,此刻大厅内战前会议的气氛却有些凝重。

会议的第一项议题就是军队名头的问题,也就是自家兵马的称呼,而且这名头得要听着威风、响亮,还要符合反清的宗旨,绝不能胡乱就起个名头,那样只会让天下人笑话,堕了自家兵马的威风。

心知军队名头的重要性,李克青严肃说道:“咱们现在已经不是满清鞑子的练勇营了,是得有个正经的名头,这样出师才能名正言顺,才能让人觉得是正义之师,不然老百姓还以为咱们是从山里钻出来的土匪!”

黄兴汉沉吟片刻,开口道:“咱们既然是在青龙山起兵反清,那干脆就叫青龙军吧!,这名字既威武又顺口,多好!”

“不行,什么青龙军,听起来就像是江湖帮派的名字,跟咱们一点儿都不搭,咱们可不是绿林好汉!”

刘信猛摇头,对黄兴汉起的名头很是不赞同。

李正杰想了想,一拍手激动道:“依我看,这名字不但要威风,更要显出咱们救民于水火的宗旨,不如就叫做‘救国军’吧!”

“救国军?”

李克青一听这名字,蓦然联想起后世内战片上经常出现的“某某救国军”的名号,差点笑晕了过去,这名字可不怎么吉利!

“我觉的叫‘混元军’也不错啊!”

混元教资深骨干朱兴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永安一听,蹦起来道:“不行不行,你那个‘混元军’的名字听起来神经兮兮的,那能做咱们的名号。”

“张兄弟是秀才出身,你说说这名字改怎么起?”

眼见众人争执不下,李克青看着一直闭口不言的张元松,突然问道。

张元松闭目沉思片刻,尔后忽然睁开眼,看来已经有了主意:“那就叫‘太平军’吧!”

“太平军?”

李克青一听,顿时楞在那里半晌没动,差点没岔过气儿!

“李兄认为这个名字不好吗?”

张元松见到李克青的反应,有些疑问道。

“不是,这个名字很好...。”

李克青强自将后世的太平军宝却脑后,然后对众人沉声道:“不如这样,咱们的名头就叫‘光复军’吧!取大汉光复之意,一扫满清之污秽,复汉官之威仪,可谓光明尽复!”

“光复军?”

众人细细品味这个名字,尔后一起叫好:“好!好!就用这个名字!”

军队的名头议定之后,自然就要商定对敌的计划,毕竟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造反,清廷近百年来的极权统治在大伙儿心目中的积威还很盛,因而当得知襄阳镇总兵官达色和襄阳知府顾駉统率3000多名清兵已经抵达谷城县城,并叫嚣着‘活捉李克青,踏平青龙山’口号的时候,与会的众人中还有小部分人仍然有些畏怯。

鉴于清兵此次来势汹汹,人马众多,气焰十分嚣张。李克青决定收缩兵力,采用诱敌深入的打法,将原本驻守南河钞关的兵力悉数撤回,集中兵力对付清军,同时也能给清军一个重要的“假象”,李克青等贼寇根本就是外强中干,畏惧朝廷“天威”,“天兵”一到根本不敢接战,就落荒而逃回了青龙山!

等到清军大意冒进,就可以组织在途中伏击或者正面迎击清军,给其迎头痛击,尔后趁胜夺取谷城县城,尔后再利用尚未暴露的水师沿江突入襄阳北码头,解救杨铁和老丈人沈德新一家,趁势夺取襄阳府城。

说干就干,李克青简要的将自己的大致计划告诉了众人,虽然这个计划实施起来难度不小,看起来有些异想天开,不过由于李克青这几年屡出神迹,大伙儿早就对李克青信任有加,李克青说出来的话不管有多么的不着边际,在其他人的眼里都认为是可行的。

拟定计划之后,接下来当然就是厉兵秣马,与清军决战。

在村内的军营校场内,李克青率领近全部士兵进行了誓师大会,反清的第一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乎所有人的性命和未来的出路。

想要百姓彻底跟李克青一条心,就一定要打败襄阳府的绿营,只有这样,青龙山周遭的百姓才会信服,愿意跟咱们走,四方豪杰才能闻风而动,聚在光复军的大旗下,而不是担心清军一到就树倒猢狲散,把百姓们留给清军祸害。

光复军的总兵力大约2300人,为了适应战斗需要,李克青将其重新进行了整编,亲兵营由亲兵马齐率领,兵力为200人,骑兵营由张修武、郑林全二人率领,兵力为200人,步军营分为三营,每营400人,分别由刘信、齐林、文启荣担任一二三营营长,而李正杰和薛亮统领的水师营虽然人数有近400人,不过由于不太擅长陆战,因而暂时被归为后备军使用,曾孝说率领的工兵营虽然人数也有200人,可大多擅长土工作业,也只能作为后备使用,剩下朱兴带着100多名混元教徒大多懂些武艺,暂时也只能充做肉搏兵使用,等到此战过后让其单独扩充成一个营。

虽然李克青手里的士兵人数多达2300多人,可真正能可堪用的只有不到1700人,与清兵3000多精锐绿营来说,可谓悬殊巨大,若是清兵得到谷城本地地主武装的支持,说不定人数会更多,不过李克青也不惧怕,因为这1700人全部都是新式刺刀燧发枪,而且训练有素,一旦打起来清军未必能占得了便宜。

军事编制拟定之后,剩下来的就是刘湾村周遭的


状态提示:第九十二章 光复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