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武安镇,清军大营,中军大帐中陈祖辉一脸红晕,异常兴奋。
为了彻底剿灭乱贼,他可是下了血本,不仅在五省经略、定南大将军舒赫德面前立下军令状,更是在给乾隆的奏章里吹嘘湖广教匪主力已经被击溃,不出两月,湖广安矣!
方才接到消息,“白莲教总教师”刘之协、“混元小明王”樊学明、“白莲圣姑”韩冰儿三部贼寇已经被驱至襄阳城,与“白莲天师”李克青的光复军一道龟缩在城中,意图做最后的挣扎。
虽然贼寇合起来也有五万多人,可陈祖辉却有十分把握剿灭乱贼。俗话说不怕贼寇人数众多,就怕贼寇四处流窜,四处为祸。
此番,贼寇主动进入襄阳城,正好中计,将五万贼匪聚而歼之的机会,终于到了!如此一来,他陈祖辉即将立不世之功,登堂拜相,入朝入阁指日可待!
目下宜昌镇总兵冯哲、郧阳镇总兵熊元勋率领的一万多绿营兵已经和自己原本的两万多人汇合,加上绰和诺手里的旗兵,目前兵力已超四万五千多人。
定南大将军舒赫德统帅的河南清军已经京营八旗共计一万五千多人已经在枣阳与湖南镇筸镇总兵杨克信、永州镇总兵扎拉芬两万多人回师,合计兵力不下四万。
再加上岳阳镇水师、汉阳镇水师、荆州八旗水师,号称大小战船四百多艘,水勇八千余人已经抵达安陆府江面,准备与陆师一道,水陆并进一举荡平乱匪。
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定南大将军舒赫德攻樊城,湖广总督陈祖辉、荆州将军绰和诺、湖北提督马铭勋部攻襄阳,水师自南向北进攻,三路大军合计近十万兵马会攻襄阳府,布下天罗地网,将贼寇彻底困在襄阳城中,不让一只苍蝇飞出去。
当然,清军虽然兵力已经达到了近十万。不过,对外却宣称二十万大军。陈祖辉为自壮声势,一路上也号称十万大军,现在只需等武昌府和荆州府的民夫押送粮饷一到,即可誓师拔营。
清军的一切动静自然也落在了李克青的眼中,有关清军的情报像雪花般传入将军府,光复军各级机构此刻全部高效运转起来,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清军。
清军大举进攻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刘之协和樊学明的耳中,二人得知消息后,大为惶恐,连忙跑到将军府求见李克青,商量如何退敌。
虽然李克青已经打定主意离开湖北,不过鉴于目前的形势,李克青决定还是要将各路义军的首领召集到一块儿,一起商讨该如何应对。
将军府大堂,各路义军的首领、光复军要员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御敌之策。
此刻,军事会议上的气氛非常凝重,临战前的紧张气息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
虽然已是初秋,天气转凉,可是在刘之协和樊学明的额头上,还是布满了细细一层汗珠,各种焦躁、不安等情绪在场内蔓延。
而圣姑和宋之清等人虽然对于清军大举来攻心有余悸,但是情绪上相对来说要比刘、樊二人要镇定许多。
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来有光复军援助了不少军备,大大加强了其实力;二来就是光复军和圣姑说领导的义军关系“密切”,到时候正战起来,可互助相援,相互信任度远高于刘、樊二人。
李克青作为此间实力最大的反清队伍,以及襄阳城的主人,自然最有发言权。
于是最先开口发话道:“诸位义军弟兄,想必清妖定南将军舒赫德以及清妖湖广总督陈祖辉、满鞑子荆州将军绰和诺的十万大军即将大举进攻的消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吧!如今事态紧急,事关咱们义军的存亡,大伙儿有什么好的御敌良策不妨都说说看!”
“清军势大,兵力倍于我等义军,战力也不弱。若是咱们出城野战,估计十有八九落败,实为不智。襄阳城城高壕深,粮草充足。依我看,咱们不如就利用襄阳坚城暂时与清妖周旋,待清妖伤亡惨重、疲惫之后,再出城与其决战,这样最为稳妥!也能减小伤亡!”
刘之协盘算片刻,说出了他的看法。
樊学明本就是一粗汉,对于兵法、战阵之事向来都毫无章法,都是一顿猛冲猛打。自从二人被清军先后击败合流之后,便一向唯刘之协马首是瞻。
于是,想也没想,就跟着附和道:“我觉得刘兄说的很对,咱们之前也和清军正面野战过,咱们人数多的情况下,的确还有几分胜算。不过,眼下清军来势汹汹,兵力是咱们的一倍还多,如果贸然出城肯定会招致大败。我和刘兄的看法一致,咱们应该据城防守,等待机会才是正途!”
刘、樊二人的说法的确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就连光复军中也有不少人也对他们的说法表示认可,在会场上频频点头。
“荒谬!”
圣姑身旁的宋之清此时忽然站起来,瞟了一眼刘、樊二人,不屑道:“据城坚守,伺机而动,这馊主意也就你们想得出来。殊不知,你们此番乃正中清妖下怀!”
“哼!不知道宋师弟有何退敌高见啊!若是没有就不要在这里信口开河!”
刘之协和宋之清虽然出自同门,不过向来不合,此时更是针锋相对。
“退敌之策我没有,不过这凭城坚守,万万使不得。我义军之所以强,在于流动作战,若是龟缩入城,岂不正中清军聚而歼之的下怀!再者,襄阳城虽坚固,粮草也算丰富,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旦清军围城,后援不断,咱们还有机会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