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明末求生记>第442章 知州离去

在见到贺文瑞与周承允之前,怎样推广红薯土豆,却又要保证涿鹿工会的利益,一直是萦绕志文心头,却又一时无法解决的大事之一,没想到知州大人亲自到访商社,在见到贺大人的那一刻,志文心里就有了主意。

那就是让州府作保,甚至让州府出面,在粮食丰收后催缴费用,这是一举三得之事,州府、乡民、商社三方皆能得利。

只是如此想法,却不能自己主动提出来,像贺文瑞这等人都是人精,甫一见面,志文就提出这等要求,难免使其疑虑,甚至心有芥蒂,反为不美。

是以志文一直在做局。

从涿鹿商社到涿鹿山,虽然没有时机,也为了避嫌,志文与周承允并未详谈,对贺大人此行目的并不明了,但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他自然明白这位贺知州看重涿鹿商社的原因,无非是想利用涿鹿商社的实力,帮他在保安州稳固权力,甚至更进一步,过州府而不上任,反而跟着周承允到涿鹿商社涿鹿山巡视,就很能说明问题。

志文再三提及红薯土豆的产量,耐旱易种、一年两收的特性,都是为了引起知州大人的兴趣,在连年的天灾之下,没有什么比粮食大丰收更能凸显政绩,稳固人心的了。

随着志文一步接一步的引诱,贺知州果然落入了觳中,现今更是如了志文的愿,主动提出了由州府作保,并在收粮后负责催缴费用,怎能不让志文在心中乐开花。

志文与贺文瑞的想法一样,万事开头难,州府其实只需第一次这般做便可,以后就全凭百姓自愿用粮购种了,不想种的,那也由得他们,不过志文相信不会有这种傻瓜的。

其实志文多少还是料错了,贺文瑞最终与他们达成共识,他的计谋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功劳,大半是贺大人自己心甘情愿踏进这个所谓的圈套的,大幅增产的粮食,以及能在青史留下的身后名声,才是真正的推手,这一点,就是志文所不能理解的了。

既然已达成共识,剩下的细节,自然就由双方的幕僚师爷等人详谈了。

当晚,在涿鹿山,以周承允志文为的涿鹿商社,设宴款待了贺知州一行人,其实这顿宴席本该在知州大人初临山中时就请的,只是那会儿事尚未济,贺大人也没有这等心思,故此拒绝了。

现下心事已了,贺文瑞再无牵挂,自是点头应了,涿鹿山诸人敬酒频频,贺大人虽未醉成酩酊,却也被灌得直到翌日日上三竿,方才爬起来。

又耽误了两天,双方大体敲定了合作的细节,其中第一步,就是尽快安排衙役到涿鹿集,并知会当地总甲,将州府作保,到涿鹿商社免费领取种子一事宣扬出去。

涿鹿商社除了如约放种子,自行登记在册外,为了保证粮食丰产,尚需派遣有经验之人出山,教导山外之人如何种植,争取在第一波就把名声打出去。

毕竟红薯土豆的栽种方法很有些不同,除了翻地施肥外,尚需分割育苗,缺乏经验的话是种不好的。

两天后,贺知州总算带着自己的人,满意离开,到州府上任去了。

随行的还有十几个蒙人骑兵,由巴根带队,他们将一路护送贺大人到良田屯堡,贺文瑞一开始并不同意,他为了以示清廉,随行者稀少,护卫也没有。

但志文与周承允等人坚不让步,贺文瑞半推半就地允了,这一路上不但难民众多,就是被涿鹿山打散的流匪也不少,好不容易有了个靠山加盟友,他们可不敢大意,真要出了什么事儿,不但之前的投资打了水漂,就是自身也难以脱责。

“散了散了,都干活去!”待贺文瑞一行转过山坳,消失不见后,志文面上若无其事地开始赶人,等众人散去后,他却一把抓住周承允的手臂。

如今志文身形与周承允已经差不了多少了,这一抓,抓的是周承允上臂内侧,正是皮肉最嫩也最疼的地方,痛得周承允龇牙咧嘴,“小志,轻点儿。”

“抱歉,周大哥,一不留神力使大了些。”志文放开手,歉意地说道,“快,快随我来,一别大半年,好多事儿都要向你请教呢。”

周承允咧咧嘴,“我也正有此意,你这趟塞外之行,收获可不少啊。”

他与志文从涿鹿集相见开始,一直因为贺文瑞的关系没法详谈,但增加的马匹和蒙人,这些变化他是看得见的,6续也从其他人口中听到一些零散讯息,涿鹿山能击溃流匪,靠的多是突然出现的志文及其带领的蒙人骑兵,等等等等,听得他心直痒痒。

现下贺文瑞一走,总算有了机会,周承允本就打算要好好审审这小子的。

“不对,”周承允活动着胳膊,乜着眼斜视志文,“你小子,向来沉稳得不像是个少年人,今日却是有些失态了啊,出事儿了?”最后这句话,却是声音低微,几不可闻,不虞其他人听见。

“一言难尽,走走走,你我找间静室详谈。”志文之前一直盼望的就是周承允,见了面却又不能深谈,这些天下来,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贺文瑞一走,再也憋不住,是以有些失态。

“好事儿坏事儿?”周承允问道。

“好事儿不少,坏事儿嘛,也有。”志文低声回答。

周承允闻言,回头对一直不远不近跟着他的司茶说道,“司茶,你就别跟着我了,自己找事儿做去。”

迄今为止,志文尚无贴身小厮和丫鬟,要和周承允静室详谈,自然是孤身一人,周承允自觉带


状态提示:第442章 知州离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