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桓下令斩杀了凌统,他虽在心中敬重凌统的忠肝义胆,以及欣赏他的出色能力,但他心中明白,这个人无论如何是不会投降的,出此下策实属无奈。
如今敌强我弱,更不能就此释放了这样的军中上将回去。对于自己面前的这个强大的敌人,不能鲸吞,唯有一步步蚕食。彼方每一点力量的丧失,都将预示着己方的实力的上升,此消彼长的道理谁都能明白。
以后必然也会这么做,这并非芈桓的冷酷无情,他别无选择。
清理了战场,芈桓率部徐徐退入辰阳城,途中他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毫无疑问,接下来应该兵发武陵了。
从凌统临死前的言行表现来看,他必然已将此处的近况飞报了吴廷。再加之程普的败退,不出意外,孙权将会迅速行动起来。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面对坐拥荆、扬二州的整个江东集团,自己的实力实在是太弱小了,兵贵神速,必须出奇兵方能制胜。
思及此处,芈桓回到城中,急招众将商议即刻兵发武陵的具体事宜。情势紧急,容不得半分迟疑,芈桓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场众人也都对芈桓的提议心领神会,当下便没有人反对。
辰阳城现任县长周宏精神已然失常,县尉周卫战死,县丞王哲早已溜之大吉,不知所踪。于是芈桓便深夜召见县府主薄、典事以及三老等一班官僚,将一应事务简单吩咐已毕,便率了大军连夜启程,向着武陵郡进发了。
芈桓没有委任新任县长,一者周宏尚在,虽不能理事,但还有周薇、周航姐弟,算是给他们一个念想吧,自己所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二者自己兵力实在有限,不宜分散,宜当集中拧成一个巨大的拳头突然砸向对方,故而不能在这小小县城留守兵力,分化了自己的力量。
辰阳城打下来,又近乎被芈桓放弃了,这也是无奈之举。
芈桓率近万人深夜出发,乘夜急行军,并不敢有半分迟疑。辰阳城距离武陵郡所相距三百余里,芈桓率部于次日午时,便已赶至武陵城近郊,离城二十里下寨。
芈桓率军万人,声势浩大,一路所过诸县,无不望风而降。又因霸王再世的名声早已响遍荆襄大地,虽则行色匆匆,然沿途民众无不诚心归附,并全力接济。大军行至武陵郡地界,已聚两万余众。
芈桓大军安营暂歇不表,且说那武陵太守徐盛刚接到凌统的急报,又得知老将程普败退,得全琮率解烦水军接应顺江而下,现已到达武陵郡水域,徐盛忙出城接入。
徐盛将程普等一众人殷勤接入城中府邸,正欲商议兵发辰阳,剿贼平叛。却得探马来报,芈桓率部早已直逼武陵,已在城外二十里下寨。
“竟来得如此之快?”徐盛猛吃一惊,不敢相信的问道。
程普与全琮亦是吃惊不小,他们没有想到芈桓竟然来得如此的神速,这速度快到他们都没有思考的时间,更不用说组织起军力挥师讨伐了。
本来是要发兵讨贼的,可这贼军竟然直逼郡治,大有反客为主之意。这真是个莫大的讽刺。
芈桓能快速的出现在这里,那么凌统的那支两千人的军队很可能已经招致惨败,凌统本人也很可能遭遇不测。因为从接到他的急报,直至得到芈桓大军压境的消息,这中间并无凌统进一步的信息。
这个芈桓当真可怕,徐盛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上次的惨败,心中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该来的总会来,他必须再一次直面眼前这个宿命中的劲敌。
“贼军挟胜利之余威,席卷而来,今已聚两万余众,其势甚大大。两位可有妙计?”
徐盛与程普、全琮面面相觑有顷,最终问出了这句话。对于徐盛来说,芈桓绝非等闲,如今聚集两万余人,气势正盛,这武陵城他怕是志在必得。而自己目前城中兵不过五千,一时间恐难抵敌。
依照徐盛之意,宜当坚守待援。但他还是小心翼翼的问出了那句话。徐盛的言行显得有些底气不足,这都是因为他上次惨败于芈桓。按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足为奇,但他徐盛却做了俘虏,做了一群山贼流民的俘虏。这让他在江东朝野抬不起头来。
在那个时代,舍生取义似乎已经不太流行,但一个人的名节依然是安身立命之本,尤其作为独镇一方的高级将领,这便是他的履历。战场之上要是有了污点,那将伴随其一身。就比如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早年跟随曹操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荆襄与关羽一战,七军被淹,致使惨败,那一战他也屈辱的投降了关羽。自此他便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关羽看不起他,放其北归,最后曹魏也不待见他。一代名将最终郁郁而终,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徐盛的境遇要比于禁好很多,然而,他近段时间以来所受的冷嘲热讽也不在少数。
程普似乎看出了徐盛的心思,于是拍着他的肩膀激励道:“胜败乃兵家之常,大丈夫处世当不拘小节,今日当是我等剿灭贼寇,建功立业之时,我当与文向共勉之。”
“程公......”徐盛饱含泪光的看着眼前的这位七旬老将,眼神之中充满着无尽的感激与感动。
“然而彼军势大,不可小觑,可坚守此城,待机而动。另需遣使知会陆大都督,请其会师南下救援。”程普略一沉吟道。
“我亦是此意,坚守待援,待两军会合,便一举杀出,两路夹击,贼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