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别的邀请
资金,铁路对于清朝的影响是巨大的,有铁路的地方,经济发展相当的快,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推动也非常的大。

叶清臣选择完毕了,就准备离开,可是没想到,他不知道是为什么,跟赵信认识这么久了,相对也比较熟悉了,叶清臣在大节上面,丝毫不让,哪怕是仁宗出面,他都未必会让,可是在小节上面,却不怎么在乎。

赵信也正是熟悉了叶清臣的习惯,只要在具体的事物上面,不违叶清臣的原则,在小事上面,就不必那么遵守了。

赵信很快的,就把自己拦住叶清臣的目的给说出来了,马上就是过年了的,经过了大半个月的酝酿,丁海军玻璃坊,奇珍坊,还有其他的几个坊准备开业,正好没事,赵信要跟叶清臣一起去看看。

本身,赵信并没有想过弄这么大,可是叶清臣正好撞上来了,再加上他比较对他的脾胃,当然发出了邀请。

如果此时,韩琦也回到汴粱述职的话,他一样也会邀请,反倒是曾经见过,历史上名气很大的欧阳修,他脾气什么的,并不怎么合赵信的胃口,就算他此时此刻就在汴粱,他也不会邀请。

在赵信说出了目的之后,叶清臣微微有些放松。

虽然说,赵信进入到了汴粱之后,一直都没有过于出格的事情,这个出格当然不是高调,而是没有跟仁宗联络,更没有跟朝中大臣串通,这个是一个重点。

钱在北宋,有着比其他朝代更加大的作用,在唐朝,甚至更远的时代的,一个有钱人,并不能够有很高的存在感,无论是支持汉武帝商人,还是在三国时期的大商人,他们的存在感都非常的低。

可是在北宋,商人的地位比提高了一些,北宋能够以统一王朝之中,比较小的领土,却创造辉煌经济成绩,这跟商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哪怕赵信再怎么的低调,可是他是仁宗的儿子这一点,是永远抹杀不了的,朝中知道的人也不少,难免有一些会稍冷灶的。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个难易,主要是针对普通人的。

北宋善待士大夫数十年,在不遗余力的努力之下,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到了仁宗中期,一直持续到神宗后期,五六十年的时间,一直都是北宋闪耀星辰的时代。

一个个,在另外的时代,可以压制一个时代的文人,一个个的横空出世,吕夷简,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这几个就算是在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上面,也是卓越之辈,集中的在不足百年的时间,在北宋出现,更别说次一级的那些宰辅。

就算是仁宗朝,担任过的宰辅,基本上每一个都是一时之选,就这样的人,仁宗朝最少还了二十几位宰相,至于枢密使和三司使更不知道有多少,由此可见北宋名人众多。

叶清臣身处其中,或许不知道,是怎么的群星璀璨,可是对于同僚的了解,肯定有人想要炒冷饭。

相对于那些纨绔,赵信的能力可是一流的,最起码,他有钱。

钱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可是却能够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哪怕是在丁海军的时候,就有人来联络,可是赵信根本不看重这点,有没有奥援对于他而言,影响真的不是很大,毫不客气的说,哪怕是没有任何的内应,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的阻挡都是螳臂当车。

在来到汴粱之后,想要走这个捷径就更多了,可是赵信一概不理,这也是叶清臣满意的根本。

听说是这么的一件事情,叶清臣愣了一下的,玻璃镜,他见过,那绝对称得上是美轮美奂的工艺品,玻璃制品则没有。

作为跟玻璃镜同时出现的东西,玻璃制品当然有,甚至在某些精美程度上面,比起玻璃镜更胜一筹,可是它需要在光线之下来展示,最多的就是在室内的灯光之下,甚至独特的角度和方位,才可以看到美轮美奂的景色。

这一点是当时贵妃展示的时候,没办法展示出来的,贵妃展示的是玻璃镜,玻璃镜特别的引人注目,所以也成为重点,任何一个女人,特别是爱美的女人,他们都无法拒绝玻璃镜的诱惑。

这种情况下,甚至连叶清臣,都被派出来,找赵信要了一次镜子,说实在的,在看到这些镜子,特别是三尺长的穿衣镜之后,他算是明白,为什么后妃们,会这么的疯狂。

没有一个女人,会拒绝这个诱惑,除非是那种人老珠黄的女人,只要还珠圆玉润的,都不会放过,更别说,皇宫里面,那是什么地方。

是依靠着皇帝的恩宠和美丽生活的地方,一个可以提升美丽的镜子,必然会成为的争夺恩宠的无上利器。

说说实在的,叶清臣对于赵信非常的好奇,为什么,赵信能够,在短短的这么长的时间之中,这么大的一个家业,铁是重点,可是丁海军,源源不断的新产品,才是发展的关键。

左右现在没有事情,哪怕是定下了汴粱到应天府的铁路,需要准备的东西千头万绪,可是这些事情,大部分,都需要赵信的工程队和测量队来做,叶清臣所要做的,只是准备好资金,并且调动和协调征地工作就好了。

赵信赶到水晶坊的时候,还没有开业,不过周围已经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人,还有不少的权贵。

权贵们,在汴粱的权利不小,可是赵信的是什么人,赵信的身后又站着什么人,把整个丁海军收入的1成,作为给仁宗的零花钱,就这一点,就没有人,用非常规的手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别的邀请--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