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和董厥互相对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点了点头。
然后徐庶问道:“主公,是不是跟旅对应的曲的军侯一定要改为旅帅,每部的校尉、司马也要改为师帅、副师帅吗?”
魏延点点头:“没错,曲的军侯听起来跟军级指挥官军帅相冲突,取消;部的校尉、司马也取消,因为朝廷设立诸多都尉、校尉之职,甚为繁杂,中下层将士往往分不清楚。而且我准备在我军内部实行军衔制度,从此以后,在我军内部,都尉、校尉都不再是军职,而是军衔。”
到了这里,魏延预感到会有某些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对军衔制度说三道四。
他心里冷笑道,你们以为我魏延要设置的军衔制度要原样照抄二十一世纪和谐年间的吗?那未免太小瞧我魏延了吧。我魏延要设置的军衔制度绝对是脱胎于东汉,立足于东汉。
徐庶、董厥两人用疑惑的眼神望着魏延:“军衔?什么是军衔?”
当时魏延站在义阳新城城墙上,望着正在休整的数万士卒。
从那些士卒们崇敬的眼神里,魏延突然觉得,自己未来制霸三国的最大依靠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也不是什么寒门庶族,自己最大的依靠便是这些苦哈哈的大头兵,就是要靠着他们的枪杆子,自己才能平定天下。
那些世家大族或寒门庶族地主们的支持,纯粹是锦上添花,并不能起到根本作用,自己真正要拉拢、要团结、要取悦、哪怕牺牲掉其他利益也要保证他们的利益的集团便是军人集团,自己的发家不同于袁绍、曹操、刘备、孙权中的任何一个人,自己就是一个草头王军阀,不靠军队还靠什么!
想到这里,魏延心底涌出无比的豪气:“战乱频频,原来那种以出身门第世袭军职的旧传统注定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按照军功战绩来获取军官职位的新制度。
但是,那些被选拔上来的贫贱平民出身的军官,没有爵位可供标志个人的身份,自己的荣誉、地位和待遇得不到认可,所以他们在世家大族面前抬不起头,就像以前的我一样,在袁绍面前自觉低他们几等,我不再容许这种事情的发生!
自今日起,对于那些平民出身的军官们,我要设立一种与其军职相对应的阶位称号,来肯定他们的地位是平等于甚至高于那些世袭的贵族老爷们的爵位!
我让普天下的人们明白,军人的衔级是一种荣誉,是一种权利,大大优于家庭出身,受人尊敬的是军功是战绩,而不再是什么狗屁的祖宗门第!”
董厥脸色发白,强行劝道:“主公说那些军官没有爵位可供标志个人的身份,此言非实,我们大汉不是设有爵位的吗?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列侯。”
魏延望着洛阳的方向,愤慨道:“除了董卓、孙坚等寥寥数位因军功被封侯,其余的军官还有那位被封爵的?灵帝卖官鬻爵,卖的爵位都给了谁呢,全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世家大族,到了这步田地,基本是爵位等同于祖宗门第,那些为大汉抛头颅洒热血的平民武将们几乎全部被忘记了!”
说到这里,魏延摇摇头,自惭道:“我魏延乃一介武夫,毫无名望,无法左右朝政,亦无法左右天下那毫无道理的歪风邪气,对这爵位滥觞却很少顾及军功之事,毫无办法,亦不能为麾下将领私设爵位,为今之计便是设置这个军衔,一来可以用军衔公正地评价军功战绩,彰显军人的名誉地位,并激励军人的士气,二来可以明确军中指挥关系,一旦多个互不相属的军队要相互协作,便由军衔最高者指挥;三来可以增强军人的责任心,有了军衔的军人要对得起自己肩上的军衔,自然会比没有军衔的军人更用心。
而且设立军衔制度,也有古籍可做参考,《周礼-夏官司马》里曾言,‘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里面的上士、中士看上去似是爵位,实际发挥的作用便是军衔。”
魏延的话清晰地传到在场数百位将领的耳朵里,这些将领多是平民出身,闻听魏延如此说法都欢声雷动,对魏延如此处心积虑的为他们考虑,他们感恩戴德,对魏延更加忠诚。
魏延便宣布了军衔制度:“设有战兵、武士、都尉、校尉、将军五阶军衔,
兵阶分为准战兵、列战兵、中战兵、上战兵、大战兵,衣服上没肩章,只绣准、列、中、上、大字样;
士阶分为准武士、列武士、中武士、上武士、大武士,衣服绣马肩缀铁剑星;
尉阶分为准都尉、列都尉、中都尉、上都尉、大都尉,衣服绣豹肩缀铜剑星;
校阶分为准校尉、列校尉、中校尉、上校尉、大校尉,衣服绣狮肩缀银剑星;
将阶分为准将军、列将军、中将军、上将军、大将军,衣服绣虎肩缀金剑星。”
当时,陈到马上提出一个问题:“朝廷原本任命的都尉、校尉、中郎将、将军等职位是不是都要取消掉?”
魏延摇摇头:“原本任命的不会取消,现在以及以后由朝廷任命的也都不会受这个军衔的影响,因为那是朝廷给予的军职,我们讨论的是军衔,是在咱们军中内部使用的,两者没有互相对应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