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一战,文鑫就以微弱的差距战胜江洛炎,难道此刻他还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大言不惭!”章晓冷哼一声,“超命书生能写出八寸才气的文章已经是举世罕见,我就不信他的文章还能达到九寸!”
费惊霖连忙附和道:“不错,初试考得好可并不代表复试也能考好,那秦墨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田洪等人也纷纷发声,或质疑,或不屑,或愤怒。
此时的考场已是喧嚣无比,文鑫也不再顾忌,直接站起身来,执笔蘸墨,“我就让你们这群凡夫俗子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惊世之作!”
“《题西林壁》。”文鑫在纸上缓缓这下四个大字,落笔刚劲有力,声音洪亮无比。
下一秒,整个考场骤然间沸腾起来,因为文鑫的一个题目便引来了一寸才气,这是之前所有文章都无法做到的!
“仅凭四个字就引来一寸才气,我辛辛苦苦写一篇上百字的文章却只有三分。”
“此人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江洛炎和李亦菲想要获胜,难!”
“诸位太过武断,一个题目说明不了什么,还需看后面的内容。”
章晓等人也陷入了无限的震惊当中,一个题目引来一寸才气,此人多半已经不是超命书生境,而是绝命书生境,甚至更高。
文鑫傲然一笑,无视场上所有人的议论,继续提笔,边写边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看似朴实无华的两句诗,却又引来了三寸才气。人们不禁感叹,这首诗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无数文人在一旁啧啧称赞,甚至还有不少高手开始赏析。
“横看连绵起伏,侧看傲然耸立,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庐山的形态各不相同。”一个书生不住地回味着,“短短两句诗就将庐山的千姿百态概括出来,实在是妙!”
秦墨依旧端坐在座位上,对外界的声音充耳不闻,也不知道是在构思,还是真的睡着了?
而黑衣女子的脸上却挂满了震惊之色,“这不是苏轼大哥的诗么,竟然会出现在这里,看来本场的第一非他莫属!”
苏轼的诗作举世无双,看似写景,却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哲理。此诗一出,谁与争锋?
第一是绝对不可能了,黑衣女子只希望秦墨能混进前四十,也算是对赵海兰有一个交代。
文鑫的目光中充满喜色,手中湖笔挥动,宛如铁画银钩,瞬间谱出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才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其声势之浩大,竟发出阵阵嗡鸣。
“竟,竟然是九寸才气!”
“此人仅仅十八岁,便能写出如此文章,当真是一个鬼才。”
“只是可惜,如此优秀的人才却不是我墨香书院之人。”
围观众人议论起来,或惊讶,或叹惋。但不可质疑的是,文鑫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章晓等人脸色铁青,胸膛起伏,前一秒的幻想完全破灭,此刻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
对于文鑫这个年龄的人,八寸才气的文章已经是极限。可章晓万万没想到,对方的文章竟然能达到九寸才气,简直不给墨香书院一条活路。
毫无疑问,墨香书院这次彻底栽在了博渊书院手上。
江洛炎和李亦菲面面相觑,到手的第一被人夺走,他们几乎有些反应不过来。
刘斯的脸色瞬间惨白,江洛炎没有夺得第一,他也无法到墨香书院任教。以他现在的年龄,不知还能撑几个四年?即便撑得住,又如何能碰到像江洛炎这样优秀的学生?
赵海兰可能早料到有此结果,所以脸上并未表现出过多的震惊,反倒是细细品味起文鑫的这首《题西林壁》。
此诗语言简单,朴实无华,若仔细读来,却发现其中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哲理。
人之所以会看到庐山不同的形态,就是因为他身处于群山之中,只能看到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若想看到庐山的全貌,必须跳出这个局限。
观景如此,人生亦如此。只有全面地看待问题,才能摆脱主观上的片面。
“好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九寸才气乃是实至名归。”赵海兰暗自赞叹。尽管他的心中也有几分不甘,但这种结果的出现实属必然。
江洛炎和李亦菲之前没在书院学习过,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天赋来写诗。而文鑫不同,他从小接受博渊书院系统的训练,无论是境界还是经验,都比江洛炎二人要强出不少。
况且写诗讲究灵感,就算让墨香书院的第一弟子来写,也不见得能写出超越《题西林壁》的佳作。
还剩三分钟,考试便要结束。参加复试的共有一百一十一人,此时只有秦墨一人还未交卷,不过众人对他也不抱什么希望。
赵海兰环顾四周美景,又将文鑫等人的诗仔细品读一番,忽然发现一个共同点。
无论是《望庐山五老峰》和《庐山独夜》,还是《题西林壁》,亦或是有些蹩脚的《远眺龙首崖》,这些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山,写水的一个也没有!
庐山闻名于天下,不仅因为它的山雄伟挺拔,更因为它拥有三叠泉瀑布这样的盛景。
山之静不如水之动,群山环绕下,那一条飞瀑才是庐山真正的精妙所在。
倘若能将三叠泉瀑布这样的佳景完美地融于诗中,其成就绝对会超越《题西林壁》。
陡然间,赵海兰又想到了秦墨的《庐山瀑布》,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