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娘子在一旁一直听着没说话,今天贾兰芝去了宫里,后来大姑母来了,算是她夫家的人,六娘子就退出去了,后面发生什么事她都不.网
到祖母被刘婆子搀扶回来,看那神情就知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等听了祖母和刘婆子的对话,六娘子也明白了,是大姑母在三婶娘那闹了事。
对这个嫁到宋家的大姑母,六娘子之前并不熟悉,这次定了宋家的婚事后,六娘子就私下里把宋家人都了解了下,别人没见着,大姑母来看太夫人,六娘子见了后,就心底有数了,是个脑子糊涂的,也就心里不喜,还想以后嫁过去后远离大姑母,将来也是大伯母。
对于嫁到宋家,六娘子明白,是她最好的出路,说不羡慕别人,那是假,但刘妈妈说过,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地位,要是和那好好命的去比,你只是会害了自己,你得和嫁入方家守着个废人去比,那样想,你就觉得你是个幸运的人。
刘妈妈说,脑子不清灵的人只会先害了自己,像你嫡母,脑子清楚的,只会越过越好,看看你三婶娘,如今谁不巴着她?就是你三叔都围着她转,刘妈妈说六娘子嫁到宋家也好,和娘家近,你以后就照着你三婶娘学,你三婶娘嫁进来这二十年咋做的,你也学着做。
六娘子没事就和夏青聊天,想打听三婶婶的从前,但夏青嘴紧的的很,话里话外的让她少打听三房的事,六娘子也发现三婶娘看着随意,可是三房就像个铁桶,任何缝都没,她又找刘婆子问问,刘婆子更是个人精,三婶娘的事啥也不说,尽扯其他的。
没法,六娘子又偷着见了刘妈妈问了,刘妈妈就笑了,说那是御下之道,一个主妇想在内宅如鱼得水,不仅仅是公婆妯娌隔房大伯叔婶的之间相处,最主要的是把你院子里的人管好,怎么管好,就得有各种方法了,你三婶娘首先就是赏,然后才是罚,要是出点事就全家轰走,为了银子,为了不连累家人,下人自然都听话。刘妈妈还让她多观察下太夫人院里的下人们,自己去悟。
看今天的情景,六娘子就知道糊涂人办了糊涂事,大姑母把娘家兄弟兄弟媳妇全得罪了,以后连亲戚都做不成,六娘子心想要用这个例子来提醒自己,将来自己娘家不仅是自己的亲兄弟姐妹,隔房的处的好了也是亲兄弟。
刘妈妈曾说过,二太太就是个傻的,如果她嫁进来,用自己的特长刺绣,又用不了多少银子,就是花点功夫,用这个把大房三房笼络好,相公靠不住,但有妯娌们相帮,这日子总比现在要好过,可是她自己弄的一团糟,相公也没笼络住,和婆家的人关系都不好,有啥事连个相帮的人都没,再看看三太太,不仅和娘家大嫂亲近,和侯夫人也一直和睦,就是做点点心也都是大房那送一份,其实算起来还都是大房贴补三房的银子多,可侯夫人给人就说这个妯娌时刻都记得大房。刘妈妈让六娘子时刻用二太太和三太太来做对比,千万别走了和她嫡母一样的老路。
六娘子的姨娘是个软弱的人,只会让她忍,说等嫁了人就好了,见六娘子受了委屈就会哭,啥也没教导过她,幸好后面有了个刘妈妈,因为以前在太夫人院里的一点情份上,就教导了她。
屋里刘婆子是边劝慰太夫人,边黑大姑奶奶,绕着绕着就绕到称呼上了,原本侯爷继承爵位后,姑奶奶的称呼就得改为姑太太了,小一辈的谢家女也有出嫁,就得是姑奶奶,可太夫人不知为啥,犯了牛脾气,说等她见了老侯爷再改吧。
苏氏回娘家都是六姑太太的,宋谢氏都近五十的人了,还姑奶奶的,害的侯夫人总是嘀咕,侯夫人的亲女嫁了人,原本回来是大姑奶奶,可这大姑奶奶还在,无法并排呀,下人们之间都是大姑奶奶、大房的大姑奶奶,这样来区分,反正很少都一起回娘家,于是称呼上侯府一向乱套。
刘婆子好八卦,对于太夫人为何不让改称呼,问了她,太夫人叹气说,姑奶奶是要娘家来照顾的,姑太太就要照顾娘家了,她是担心三姑奶奶,就让她多当几年姑奶奶吧。
苏氏当时听了刘婆子的传话时,真是无语望苍天呀,这照顾不照顾的和称呼有什么关系吗?她回娘家是六姑太太,不一样是娘家多照顾的?
苏氏心想太夫人的脑回路咱不懂,刘婆子也一脸的不解,她自己觉得她够吃透太夫人了,但对着个问题,她想不明白。
刘婆子就说有次在别人家教磕长头时,说咱府里这称呼乱套,让人看不起,像没规矩的人家,反正,刘婆子总能说中太夫人的心里,太夫人一拍椅子扶手,就让人叫侯爷过来,说今儿就把称呼改了。
侯爷和侯夫人来后,听了太夫人所说的,也都无语望苍天,都乱了这么多年了,这会抽啥风了要改称呼了。
还没等侯爷开口问,三老爷就急火火的冲进来了,太夫人看见三儿子就一哆嗦,不等儿子开口,自己就紧忙说道:“德儿,你别气,回头我就教训你大姐。”
三老爷眼睛珠子都是血丝,睁老大,牛眼更突兀了,别说太夫人,就是侯爷看了都吓一跳,三房今天的事他还不知道。
三老爷瞪着牛眼说道:“教训她就算完事?娘,那是我儿子,嫡亲的儿子,也是你嫡亲的孙子,你咋就不心疼心疼的?就看着大姐对个两岁的孩子下手?”
太夫人心虚的说道:“我不知孙子有这毛病,再说我也没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