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长河复生记>第227章 主动出击

爱新国避开青山嘴开辟第二战场,是联军指挥部最担心的,也是参谋部反复讨论过的。

从战术上来说,联军人数远远少于爱新国。一旦爱新国拉开战线,联军只能被迫处处设防,就会形成实际上等于处处不设防的局势。

从战略上来说,爱新国惯于使用“砍大树”战略。

“砍大树”是努尔哈赤起的名字,换成孙一熟悉的名字就是“烧光、抢光、杀光”。

由于爱新国凶猛的野战能力,爱新国的对手都尽量避免同他们在旷野决战。但是这么做的都有一个致命的漏洞,就是只能弃老百姓于不顾。

对于大明朝来说,这叫作“救兵不救民”:爱新国来袭,将兵力收缩在坚固的城寨里,城外的百姓只能听天由命。

对于游牧部落来说,这叫做“抽箭丁”:爱新国来袭,将能射箭的青壮集结成马队先避战再耐心寻找战机,老弱妇孺只能各自躲避。

爱新国的对策就是向这些百姓开刀。努尔哈赤的理论是粗壮的大树不可能一下子折断,必须耐心地斧砍刀削;势均力敌的大国不可能一举歼灭,必须耐心地剪除其外围部众仅留其主干。一旦没有了奴仆,主子自然就无法为生。

所以爱新国对于一时无法战胜的对手,必然是烧光对手没有防守的村舍、抢光对手留下的牲畜粮食,对手留下的百姓,则本着伤害最大化的原则灵活处理:掠走、杀光、或者杀掉青壮男女仅留下老弱。

为了应对爱新国放弃对手主力转而“三光”百姓的无底线战法,联军的对策就是在战略层次上主动提前转移老弱;在战术层次上……没办法。

联军人数上太少。一旦爱新国将注意力从主战场转移到另寻突破口深入去狼山川腹地烧杀抢掠,联军几乎无法阻拦。

换句话说,一旦出现这种局面,联军就只能启动大撤退的预案。这也正是留在树林子的杨六郎几次三番地请战,几次三番地被指挥部左三天右三天地拖延,并在树林子后方一直保留一部电台的原因。

再换句话说,联军方面唯一的机会,就是阻止这种局面的发生。

今天早上青山顶上的观察哨报告有一队爱新国的人马先向后撤退,离开黄河十里距离之后再折向北开进,联军的参谋部立刻陷入忙碌,三个营和水师立刻按预案调动。

联军的预定目标是努力寻找一个战机主动出击,打乱爱新国的部署;如果没有合适战机,立刻杀掉朵儿红,启动大撤退。

说实话当初参谋部制定这个预案的时候上下都没有信心,当时是仅仅是为了预案而预案。但是当联军在青山嘴大胜爱新国后,参谋部开始认可主动出击。

按照参谋长孙定辽的经验,爱新国八旗惯用的野战战术非常简单:前排为重甲步卒或盾车,第二排为短甲的步弓手。当凭借重甲重箭两军接近之后,集中在一点大量投入马甲或步甲凿开对手的阵型,人马一拥而上彻底击溃对手。

青山嘴一战的事实证明,八旗的战术依然如此。

八旗这种简单战术以往每每能取胜的最大原因,在于八旗士兵一旦开战个个奋勇。他们的这种勇气大半来自爱新国战无不胜的神话记录,如今爱新国新败,参谋二部又在装神弄鬼,参谋部估计应该已经有八旗子弟怀疑他们是否在同一支有神仙助阵的军队作战。

八旗这种简单战术以往每每能取胜的其次原因,在于八旗士兵大规模披甲、大规模装备满州弓,采取密集阵型不许独进独退,无论对战的是步兵还是骑兵都不好啃下这块硬骨头。

但是青山嘴的交战记录表明,八旗的老战法不灵了。

这次爱新国的密集阵形在联军的火炮霰子和三眼铳小队面前成了彻底的扎堆儿送死。

八旗士兵的大规模披甲实事求是地说对联军的三眼铳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但是披甲的代价是丧失了机动性,与联军轻巧的三眼铳对阵时只有挨打和中暑的份儿。

联军唯一忌惮的就只剩八旗的大弓。

联军如果一旦拼死丢入八旗阵形几颗烟雾弹让弓手失去瞄准,八旗的大弓也就没了威力。

孙定辽认定,爱新国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战术。八旗取胜的秘诀就是猛打猛冲,实战中指挥协调其实十分粗糙。八旗已经习惯了这种作战方式,上次他们的失利多半会被归咎于地形,甚至八旗可能并不会别的战术。

反观联军这边士气正旺。

这次将担任出击任务的第二营从副营长巴特尔到刚入营的和胜乡游牧人都嗷嗷直叫,别人打仗,他们每天除了训练就是巡逻,最多帮水师拖拖筏子。第三营的辽东老兵游子嘲笑他们是骑马的纤夫,第二营的人哪里受得了这话?

原来孙一认为杨六郎他们的骑术已经很精湛了,现在发现同新入营的和胜乡游牧人比,杨六郎他们的骑术就是刚入门。

这帮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人控马很少用到缰绳,骑马几乎全凭双腿和身体的重心,困了可以在马上打瞌睡,玩起边骑马边射箭的曼古歹战术如行云流水。

他们带来的都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坐骑,他们对待自己的马就像对待亲兄弟一样。

用他们的话说,马吃草,天生胆小,特别容易受到惊吓,受到惊吓就本能地要跑。好的坐骑除了要身体壮,除了要从小训练让马慢慢地胆子大起来,最重要的就是一点一点地培养马对骑手的信任。无论再好的马,突然换了骑手都


状态提示:第227章 主动出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