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中选者>第二百四十四章 深山遇险

小曲掏出带来的教科书,翻到宏福寺介绍的一页,上面明确记录的是清同治年,省抚道两台联名上奏朝廷,奏请敕建宏福寺。

小曲在石阶上慢慢坐下,心里仔细分析书上有限的几句介绍。其中疑点不少,先不说由省抚道两台联名上书奏请同一事件,在清朝已是极为罕见。

更不要说这时正是在刚刚平定中国南方的清朝初年,久经磨难的大明朝留下一个饱受战乱的烂摊子需要收拾。

这种情况下,两台大员竟然仅为在一个边远山区,鸟不拉屎的大山深处建议朝廷出钱,建一座寺庙。

小曲知道,翻过这道山梁,后面就是延绵数百里的亚热带原始森林。就是现代社会也由于地理条件太过复杂而没有开发,更别说五六百年前的明末清初了。在这样荒芜人烟的地方修寺庙有什么意义呢?

按照书上所说,宏福寺建寺历史记载是清朝开始。但是,这条山路捐石铭远远早于书上的记载。如果更早朝代没有寺庙,信徒们还原捐赠一条通向原始森林的路有何意义呢?

小曲抬头看着不远的山垭口,好奇心彻底被激起。站起身一鼓作气来到山垭口。站在山垭口,面向来路,远处的县城笼罩在一片淡淡的雾气中。回身望向大山方向,只见山峦起伏,群峰连绵。

山风徐徐,一扫暑热,小曲立刻觉得心胸开阔。心想要是自己是个男孩子就一定要大声喊叫。仔细看看周围,确定没有人在,于是面向群山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喂!”

刚喊一半自己就给自己吓了一大跳,赶紧收住,原来本想喊“喂!”结果不知怎的听上去竟然是“哇!妈啊!”效果如同尖声惨叫。

小曲赶紧四下打量,好在没人才放下心来。不管效果如何,毕竟心头舒畅了许多。小曲坐到哑口一株古松下,稍事休息便起身寻找下山的路。

有了上山的经验,小曲没费事就发现了通向山下的路。于是兴冲冲地沿路下山。

山这面看来是由于没有开发,基本处于半原始原生状态,因此山林茂盛了许多。好在山路蜿蜒在树林中并不难辨认。

小曲注意到,青石铺就的石级比起山前长了一尺多,宽了大约五寸,边缘磨损严重成圆弧形,不少石级中央向下凹陷,原本大约一尺的厚度,有的剩下六七寸。这一切都似乎在说明悠远的历史和当年行人如织的盛况。

下山的路坡度明显比前山小了很多,于是就有了更长的路和更多的弯。在弯道处不少地方山坡被扩出一个个平台。早已经没有建筑物,但是依稀还能分辨出可能是休息用的亭子或祭拜用的拜台。

小曲还注意到与前山不同的是这种空地尽管随着山势限制大小不同,但是两个平台之间间隔基本相同。显然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工开辟的建筑用地。接着,小曲还发现了至今仍然能够发挥作用的排水沟。

又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小曲突然发现在山坡上有一段灰白色的石梁,在深绿的杂草和灌木中非常醒目。小曲上前一看原来是根刻满了花草装饰的石柱。

小曲看见过刻有龙形纹的石柱,也从照片上看见过刻有图腾的图腾柱,但是满刻花草的石柱,小曲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重重叠叠,多层叠垒的立体高浮雕石刻。此刻第一联想到的就是玛雅文化的图形象形文字。

但是,这根石柱的雕刻风格不是变形图案,完全是写实的风格。枝叶花朵果实无一不是精雕细刻,看上去简直是栩栩如生。好像一阵风来就会随风摇曳飘香。小曲连连后悔走的匆忙,没有带相机来。

赞叹了一阵,小曲继续向前走去。大约一里山路,前面的路分成两条岔路,一条略微向上,一条略微向下。小曲知道,山路分岔一开始只有一点差别,但后来距离就大了,可能完全不同的方向。

山里树林中东南西北方向固然重要,但是山势走向影响更大。走路最怕的就是迷路,你认为正北是目的地,但是沿着山走走就转向。要不就是一道悬崖,根本无路可走。小曲四下看看,拿不定主意。

里拿出书来,看着示意地图应该在山下,临近白龙江边。仔细看看两条路,发现向下的路边倒着一段石柱。小曲上前仔细观察,发现不像前面看见的镂花石柱,这根没有精细雕刻,只有几个简单的篆字。

小曲看了一阵,一个字也不认识,只是心里嘀咕道,篆字应该使用到汉,到了晋唐逐渐使用与现在繁体字基本一样的字了。难道这里的历史还在唐朝前的汉晋时期。

小曲想先尽快下山,趁天黑前赶到弘福寺。不敢走略微向上的路,就着看石柱决定选择向下的路。

走了不远山路较大坡度地向下转弯,小曲想看看距离想象中的宏福寺还有多远,但是周围树林茂盛看不清楚远处。小曲向前走了几步看见前面十来米处有一块大石高高地向外突出。

小曲心想,爬到石头上应该可以看得见远处山路,强似闷着头沿着山路走心里多有点底。

于是赶走几大步来到路边,看准大石一步就迈出石阶向石头踏去。等自已发觉脚下一空,身子已经扑出路面。突然眼前景色一晃,脚下竟然是空的悬崖。这是方才看清楚,自己落脚的大石头远在丈外。但此时自己脚下踏空,身子不由自主坠落向大约四米深的山洼。

山洼中满布乱石,有的锋利如刀,有的尖锐如剑。小曲眼中只见大地飞速迎面扑来,惊恐万状双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四章 深山遇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