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扶秦>第165章 杂乱

(好吧,不投票的你们赢了。待会儿还有一更。)

“都是学宫附近的村庄里的孩子,我见他们时常在学宫周围晃悠,就让他们也来了学宫,我都说好了,过了暑假,他们都来学宫上学。”

“年初招生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来?”扶苏没想到周围就有这么多适合上学的孩子。

“这些孩子都十三四岁了,家里都有田地,在家里正是干活的年纪,谁愿意上什么学啊。”杨建满不在乎道。

“没有跟他们说管吃住吗?”

“当然说了,连奖学金都说了,但这种好事他们父母是不愿意相信的,情愿孩子在家里种地,这样才踏实,如果不是有县衙的人跟着,我们都被人当成骗子了。”杨建说起年初的招生,似乎还有不好的记忆。

扶苏默然无语,看来要搞教育不仅是嬴政的观念有问题,就连普通的平民百姓也都不相信,这还是在咸阳周边,如果是更远的地区呢,想招个学生恐怕更加困难,像郦食其这样主动送弟弟来学宫的倒显得很是另类。

看来自己想通过学宫来培养自己有用的人才的计划暂时是不可行了,这是个水磨工夫,只能慢慢坚持,等到学宫名气传了出去,或者自己将来能使用行政权力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你继续玩吧,我去学委那里看看。”扶苏与杨建告别。

按张苍所说,来学宫的人,自从学宫四分之后,有减少的趋势,他们发现即使不在学宫,照样能把自己的文章送来学宫审核,他们何必就待在学宫写文章呢,如果不能在学宫白吃白喝,倒不如去嬴政的招贤馆或者公卿的府上去做门客。

学术委员会在学宫里边,紧靠着一个小山,由几座依山而建的小楼合起来组成,扶苏进到最中间的那座小楼,门卫小伙看到是扶苏,倒也没有阻止。扶苏进门就看到了一排排摆放整齐小册子,扶苏走过去,拿起一本,纸质不错,白色的封面,黑色的“学报”二字,是《学报》第一期。

扶苏翻了一遍,并没有什么文章,只有发刊词和学宫、学术委员会和《学报》的介绍,然后刊登了《弟子规》和《千字文》就结束了。

扶苏放下《学报》,在小册子里翻找一番,看到了第二期,没有找到第三期,不过这也让扶苏欣喜不已,直接翻到目录页,很是满意。

第二期的《学报》终于开始干正事,里边有几篇文章,让扶苏眼前一亮。

第一篇文章是法学教习程捷写的《论《道德经》与韩非思想的渊源》;第二篇文章是一个叫齐山的作者所写,题目是《孟轲与荀况对儒学思想的异同》;第三篇文章是胡非所写的《许行的治国理想及其实践》;第四篇文章倒是没什么出奇,是董迁一人所著的《百家姓》。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宫的消息,姜焕接替廖智成为语文教习,卫林、孙立接替张苍、司马毋恽成为术学教习,公输明、公输天接替成瞿和公输连成为劳动学科教习;某某接受学宫聘请,为学宫编撰社会学科的教材;学宫放暑假及开学日期等。

扶苏将手中的书放下,抬步往二楼廖智的办公室走去,结果廖智和其他人的房间,都是紧紧关闭,根本无人应答,成瞿忙着墨家的事也就算了,怎么其他人也都不在。

“廖智他们人呢?”扶苏问门卫道。

“都在隔壁楼里大会议室呢。”

扶苏这才放下心来,快走几步,到隔壁的小楼。

扶苏推开会议室的们,见众人都把头埋进了厚厚的纸堆中,不时的有人抿一口茶水,“哗哗”的纸张翻动的声音响个不停。

“各位先生好忙啊。”扶苏轻声的开口道。

众人听到扶苏的声音,都抬起头来,待看清是扶苏,都连忙起身行礼。

“这才三个月,竟然有这么多投稿?”

扶苏拿起一本简单装订的书,说书倒是有点过,不过是几张纸简单的钉在一起罢了。

众人纷纷苦笑,最后廖智道:“公子,这还只是一小部分,有些人为了留在学宫,无所不用其极,每天都送来一本书过来让我们审核,我们九个,不,八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啊。”

“印刷用的木活字也不够用,损坏极大,公子也要想一想办法。”公输连,也没有了往日的豪爽,只剩一脸疲惫。

“还有,这投稿,什么文章都有,我一个大夫根本就看不懂。”费成也止不住的抱怨。

“印刷馆的事情,我会想办法尽快解决。”扶苏苦笑着向公输连保证道,少了墨者,解决这件事情怕是不那么容易。

“各位先生似乎不用每篇文章都看一遍吧?”扶苏弱弱的问一句。

“是没有每篇文章都看啊,可是这么多文章分给八个人还是很多啊。”廖智在一旁道。

“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的意思是,第一遍审核的时候,你们不用亲自看吧,可以让自己信得过的学生,嗯,助手,来帮你们,只有过了他们这一关,文章才会交到你们手里,由你们审核。”

几人相互瞅瞅,最后廖智代众人道:“我们没有学生和助手啊,公子不会是说学宫里的学生吧,他们才十一二岁,能做什么事情。”

“当然不是,即使没有学生,几位先生不会连好友都没有吧,实在不行,也可以雇佣几个读书人啊。”扶苏苦笑道。

“当时我从学宫的预算中拨了一部分作为学术委员会的经费,你们不会以为那些全是你们的薪水吧?


状态提示:第165章 杂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