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金牌主持>512.第510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之后严禁携带、使用手机,若发现一律没收并公开销毁。”

“如果学生拒不交出,视情节给予处分直至勒令退学。这项规定付诸实施之后,每天早上、晚上,学校领导及班主任等老师,不定时巡查,一旦发现,手机立即没收。就连草莓、山星等价值几千元的手机,也照样没收。”

“这位男生说,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校工会主席拎着几个档案袋,把里面装的没收来的几十部手机拿出来当着学生的面用大锤砸烂,再呼啦啦地倒进水桶。此举一出,引起大家一阵阵骚动,纷纷蹦跳起来,想一看究竟。但是离得太远,没看清手机都啥模样。”

“这位学生还声称,几十部手机当众销毁之后,校领导怀疑两个班级的学生仍携带手机,他们被留下来,逐个进行像飞机安检一样的检查。”

“还有一位报料同学说,最近一段时间,学校禁止学生携带使用手机,与学生偷偷使用,形成了明暗相斗的胶着状态。昨天午间,他利用课间休息的间隙,通过手机抠扣向记者介绍称,在教室内外,校园多处安装监控设备,在学校禁机令出台后,大家都不敢贸然使用手机。”

“就连和记者沟通时,他都是悄悄溜达到楼梯间,用书本做掩盖,匆匆编发短信。这样做,既不敢大声宣扬,也不敢告知同学,担心他们告发,自己的一举一动,犹如电影里黑帮成员接头,甚为神秘。”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学生说,他们出生于本世纪零零年代,从小至今,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种电子产品就一直伴随左右,它们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学校搞一刀切禁机,听起来挺关心大家,但是这样做,其实无形中剥夺了大家的权益。”

“家长学生对此各有说法。”

“一位学生愤慨地说,没有哪一项法律规定,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公民不能正常使用通讯工具。受访的几位学生说,在他们看来,学校出台的禁机规定近乎变太。目前信息发达,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外界的东西。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人性化考虑。”

“比如说每天上课之前,先把手机交由老师保管,待下午放学的时候,再交还个人,留出二十分钟私人空间,让学生们自行处置。”

“校方的举措引起不少学生的不解和议论,但受访的几位家长几乎都赞同学校的做法。他们说,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储存知识的黄金季节,天天握着手机上网,自然就分散精力,学习成绩难以提高。”

“一位李姓家长旗帜鲜明地表示,非常欢迎生们下达禁机令。他说,上学求知识是个漫长的孤独历程。作为学生,要耐得住寂寞,通过老师的引导进行系统的硬阅读、条理化学习,才能掌握多方面的知识。通过手机获取知识或阅读,属于浅阅读,这些信息通过短期充电,人人都可以储备掌握;而专业知识,只有通过系统学习,才能融入脑海,创造出人有我优的成绩。”

“作为校园禁机事件主导者,学校工会主席受访时说:学校这样做,是迫于无奈。在资讯发达的当下,手机玩游戏、上网,不仅让不少成年人爱不释手,更是未成年孩子们的最爱。为了净化学习环境,营造出浓烈学习氛围,学校才硬起手腕消除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项校规的出台,得到了广大家长积极响应。”

“此举的目的,是想杀鸡儆猴,让那些继续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学生有所收敛,工会主席还声称在校园禁止学生们使用手机,他们并不是第一家,他知道的就有很多家学校这么做。”

“《正义之声》认为,没收手机并当众销毁,很难想象如此粗暴的场景竟然发生在教书育人的校园之中。学校的野蛮行为不但直接伤害着学生,也会给学生成长以某种不良的暗示。”

“学校方面说此举的目的是想杀鸡儆猴,让那些在学校使用手机的学生有所收敛。可学生是鸡是猴吗?教育是靠儆的吗?虽然只是个比喻,但却暴露出教育理念的偏差。”

“销毁学生手机并不是这一家学校的创举,此前在其他学校也曾出现过,而放眼校园,各种类似的荒唐规定更是屡见不鲜。”

“有学校禁止学生与非本班学生接触,有学校规定不得从校外购买饭菜零食,还有学校要求男女生距离不得小于多少厘米,不客气地说,这都是典型的教育暴力。制度的出台经过充分论证,尤其是听取学生意见了吗?制度的执行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了吗?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怎么办?”

“《真相》节目稍稍恐怖了一些,就有那么多人投诉说对学生造成了心理伤害,而学校当着全体师生的面砸手机,如此暴力行为、损毁他人财物的行为就不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了吗?”

“值得重视的是,对于荒唐规定,学校方面包括一些家长总会找到很多理由,最常见的说辞就是学校的初衷是好的。就比如销毁手机的这家学校,规定学生私带手机将被没收销毁,据说也是得到家长们同意的。”

“可良好的初衷等同于行为的正确吗?家长同意就可以违背法律吗?强制、公开销毁学生物品,不但行为野蛮,更已经涉嫌违法!于情于理都站不住脚。如果初衷良好,但因为过程中的意外导致错误,或可解释为好心办了错事,可像销毁手机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是主动做错事,何谈好心!”

“我们并没有必要美化学生带手机的行为,


状态提示:512.第510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