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汉主>第五十一章 苦心劝说

听完张继对世家大族的描述之后,何进顿时有些难受了。

特别是听见张继说:多少权倾一时的宦官外戚倒下,这一句的时候。

何进嘴里更是一片苦涩,从去年何氏生下皇长子刘辩之后,他才做到了颍川太守的位置上,算是真正的外戚。

想到前面梁冀和窦武两个外戚,虽然权倾一时,可最后一朝遇害,就连宗族都被连根拔起的下场,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转念想到外戚都是与宦官争斗而斩杀,一时间看张继的眼神阴沉了下来。

张继看到何进的脸色,哪有不知道他现在想到了什么的,也不以为意,既然说了,今天就必须说个明白,于是问道:“大兄可是觉得,历来都是宦官与外戚争权,与世家大族无关是吗?”

何进没有回答张继的问题,反而问道:“续孙今日之言,是舅父让你转达的吗?”

“不是,这些都是我自己想说的,今日之言,出继之口,入兄之耳,信则信之,不信,就当继胡言乱语吧。”

张继叹了口气,接着问道:“大兄可知朝廷岁入几何?”

“去岁折合之后,入钱八十八万万之数,续孙因何发问?”

“不错,现在朝廷岁入八十八万万,大兄可曾粗略的计算过,整个大汉疆域之内,有多少郡县,有多少官员需要领取薪俸,边关之地又有多少将士需要钱粮和武备吗?”

何进脸色一惊,难以置信的问道:“续孙是说朝廷钱粮~?”

“不错,朝廷财政早已难续了,其实从东汉立国之初,朝廷就无一日不缺钱粮。”

“身衣大练,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宫房无私爱,左右无私恩。……勤约之风,行于上下。大兄可听过?”

何进笑了下,说道:“这些为兄自然是听过的,这是武帝立国之初颁布的旨意,以劝谏大家节约些。”

张继点了点头说道:“不错,那大兄可知道,武帝曾下令清查各州郡田亩人口?”

“这倒不曾听闻,想不到续孙还精通史事,说说,是怎么回事?”何进好奇的问道。

“建武十五年,天下平定,武帝皇位彻底稳当之后,因岁入不足用度,开始天下度田,结果天下烽烟再起,最后虽平定。

然,世家大族并未伤及元气,经过这近两百年来,势力更加猖獗,大兄治理颍川之地,是否遇到诸多不便之处?”

何进想了想,皱眉说道:“不错,为兄诸多政令,都需各大族放行,才得以通行于全郡之内,如若政令中有对各家不利之处,是万万行不通的。”

“这就是世家大族高明的地方了,与其着眼于朝堂之内,不如布局于江湖之外,反正朝廷每岁只有那么些钱粮布帛,看着不少,其实根本就不够开支的。

每每宦官外戚一方势力鼎盛,准备对付世家大族的时候,他们必定会暗中想办法扶持另外一方,再让两方相互厮杀拼斗。

可知两虎相争一死一伤,最后卞庄不但得以保全,还收获了虎皮,大兄以为继所说对否?”

何进想了一下之后,带着点顾虑的说道:“话虽然没错,可宦官派遣自己亲友四处收刮,在世间万民中的名声却是很差,而世家大族则反之。”

张继不但没有因为何进说出这样的话不高兴,反而还很开心,因为何进说出的是实话,这证明何进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而且还把自己放在了宦官一方考虑问题。

这证明张继说了这么多,所做出的努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于是张继继续说道:“宦官派人四处收刮,所获钱粮其实大多都填补进了皇上的府库里面,一部分用于皇上用度,可更多的确是用于各种国家开支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宦官的收刮,皇上的卖官鬻爵,大汉朝的财政早已崩溃,之后绝对是异族入侵,诸侯占据各州郡,大兄觉得宦官收刮的都是些什么人?”

张继没等何进回答,接着自己解说道:“宦官收刮之人,不过就是世家大族,地方豪强之辈罢了,普通的小门小户自己温饱尚且不够,家中又有几个钱粮。

名声是什么?名声只不过是世家大族之人,相互吹捧传唱而来,说宦官种种恶行,虽然宦官里面确实是有不少败类,可,难道世家大族之恶行还少吗?”

何进沉默了许久,才沙哑着声音,开口问道:“续孙对为兄说这些,所求者何也?”

“因为方才我进府之前,望见大兄府邸上方一片赤色,并且还在持续增强之中,料定大兄将在三年之后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再四年之后大兄就可位极人臣。

到时各世家大族必定会派出各家子弟,效力于大兄名下,名为效力,其实就是想挑拨大兄与阿父他们厮杀拼斗,各世家大族保全自身的同时,更好获虎皮之利。”

这时代说话,想让人信服,最好的办法就是加上鬼神之说,张继可谓是用心良苦了,所说的一切,只是希望何进日后,不要钻进牛角尖里面去了,以为除掉宦官就可以天下太平。

先在何进心里面打入世家大族想利用他和宦官相杀,而自身得利的念头,以后再有世家大族的人劝说何进诛除宦官,就由不得何进多想想了。

现在何进已经陷入了狂喜里面,任谁听人说自己会位极人臣,都会狂喜,张继今天表现出来说服力,已经让何进有了初步的信服。

最后说出来的话,虽然有点神怪,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状态提示:第五十一章 苦心劝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