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宋时吴钩>第三十三章 始发百里路

第三十三章始发百里路

还不成。

再将木炭放进容器里,用蒸馏水过滤,清洗掉杂物。

由于青霉性是弱酸性物质,不会溶于酸性水,所以用醋制成酸性水,洗去碱性物质,再用苏打制成碱性水,青霉性就从炭中溶解到水中了,高纯度的青霉素溶液就制取出来。

多高纯度的青霉素能适合人体?由于没有测量青霉素纯度的手段,接下来就要不断地进行试验。

这就需要一些化脓物,放进小些的器皿中培养,用纸片蘸取青霉素液体,放进小器皿中观察,如果放小纸片的地方出现圆圈,就说明这个浓度的青霉素把细菌赶跑了,青霉素是有效的。

所以,纵观这个过程,制取青霉素的难度一是在于去除杂质,否则就会把治病的药制成了毒药,二就是找出青霉素溶液的合适浓度,这是一个细碎而繁琐的过程。

方琼一走,两人忙不迭地行动起来。洗锅切萝卜,升火煮,柴火不干,弄的院子里狼烟四起,孟之经顶着一鼻子灰干的舒畅无比,不时还冲着角落一通傻笑。

公输念槐忙着淘米,把米都淘哭了,还在淘呢,因为他看到孟之经冲角落笑,吓出了一身白毛汗。

两种水混合在一起晾在一边,两人搬过筐子,从桔子身上一个个地往下刮绿毛。直到两人也变成小绿人之后,才算把四筐半桔子处理完。

剩下的步骤就是往混合液里放绿霉,直到两人腰都直不起来的时候,后院已经变成了瓷器店。两人就坐在瓷器丛里,看着耗了半夜做出来的成绩,只剩下倒气了。

当张言提着食盒走进后院时,以为走错了地方,疑惑地瞅着满院子的瓷罐愣了半天,慢慢退了回去,在前院里打量了半天,确定没有走错后,又走进后院。在满地的瓷罐间寻隙落脚。

“张言?你来了!”

一个有气无力地声音从罐丛中传出来天,也被这传自罐丛中的声音吓了一大跳,头发根都竖了起来。

“谁?”张言低吼了一声,就见罐丛中两个黑乎乎的罐子长了出来。

张言的两条腿直打摆子,罐子成精了?

“张言,我在这里,拉我一把,嘿,”张言试探着往前走了两步,这才借着微弱的灯光看清了,两个人坐在地上,大张着双腿。一个人正试着站起来,依稀是孟之经。

“少将主?”

“是我们。”

“你们?这,”张言又重新打量了一下院子,这才迈步走向孟之经。

“怎么样,还不错吧,这是我与念槐一晚上的成绩,噢,腰直不起来了。带什么好吃的了?”孟之经一看,得,张言过来了,不用起来了。

“公子,你等等,”张言瞅见靠近正房处放了两张床,放下食盒,一手揽着一个,把两人架到床前,两人坐在床上。地上太潮了,坐在地上时间长了,会伤了身子。

张言先让两人喝了口水,又打来两盆水让两人清洗了下,这才打开食盒,把饭菜一样样地摆在床上。

公输念槐与孟之经也不看是什么饭菜,端起碗来,一阵狼吞虎咽。

吃饱喝足后,孟之经这才问张言,“怎么才送来,我与念槐都要饿死了,长这么大还没这么饿过,这滋味真不好受。”

“嘿嘿,小的早来了。不过方爷说了,你们不折腾完,小的不能进来,所以小的一直在院墙外听着。”

“嘿!方叔啊也太也较真了。算了,张言你也甭回去了,就在这里守着吧,我跟念槐躺会儿。”

张言点点头,“方爷也是这么说的,小的就在房上守着,外面也有人巡逻,两位公子安心歇息吧。”

饭困饭困,两人一阵倦意如海水涨潮,汹涌而至。张言收拾好碗碟后,两人一头栽在床上,片刻后鼾声响起。

一地星光落满院子。

公输念槐睡的很香。如此投入的做一件事情这种状态,只有在刚刚毕业的前三年里曾经出现过。

配制培养基,往培养基上涂抹绿霉,大部分工作量是由孟之经完成的。不仅孟之经的体力比他强,兴趣也比他大的多,真正是累并快乐着。

公输念槐主要记录数据,培养基中两种要素的比例、培养基的浓度、绿霉涂抹数量等等,都要一一记录在案。并把这些数据写在小纸条上,用胶粘贴在瓷罐上。

这些工作看似轻松,但主要动作却是蹲下站起来,时间一长,腰就像断了一样难受。

等到六天后,青霉菌的培养告一段落后,根据青霉菌的发育情况,就可以筛选出最佳的比例。

这种情况还要继续下去。绿霉如同韭菜,割了一茬还有另一茬,如同一个滚动的车轮,每天都要向前滚动一格。如此循环往复,以七天为一周期,不断向前。青霉素就在这种滚动中不断地制作出来。

只有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周期后,才能筛选出最佳方案来。想急也急不来。

而在这期间,还要制造注射器。像后世的片剂,公输念槐还做不出来,只能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

宋代肯定没有玻璃,也没有塑料,制造注射器针管就成了问题。针头可能不成问题。

公输念槐带着满脑子的问号、叹号、省略号进入了黑甜的睡乡。

报时鸡的呴呴喽,这次对公输念槐失效了,但方琼轻如夜猫子的脚步却惊醒了公输念槐。

“方叔早啊!”公输念槐一只胳膊撑着身子半卧着,一只手揉着眼睛,还长长地打了一个大哈欠。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 始发百里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