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红星照我去战斗>第二十九章 紧急军情

返程路上,张城一路见到瑞金的军民情绪十分得低落,“可能他们已经知道红军即将要离开瑞金这个红色之都了吧。”张城心里想道。

其实这也难怪,在这个红色之都里,工农党早期的领导人和军事将领,大部分在这个时候得到了锤炼、成长,新中国的第一、二代领导人,共和国十位开国元帅中的九位,十位大将中的七位,以及1966年以前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中的35位上将、114位中将和440位少将,当年都在瑞金战斗、工作、生活过。

同时,瑞金人民以巨大的热情拥军支前、参加革命,为红军和苏维埃政权建设奉献了一切。当年仅24万人的瑞金,一共有11万人参军参战,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红军长征途中,瑞金有名有姓的烈士有17166名。为支持苏区建设和支援红军北上抗日战略转移,从1932年至1934年,瑞金人民认购了68万元的公债,借出25万担谷子,其中41.5万元公债和捐集的所有粮食无私奉献给了苏维埃政府,长征时存在苏维埃国家银行2600万银元的存款一并用于支持革命。

想到这里,张城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因为他知道历史上在红军长征之后,民党反动派对瑞金和其他苏区的老百姓举起了屠刀,各种琳琅满目的“还乡团”、“铲共团”、“暗杀团”、“义勇队”、“挨户团”、“靖卫团”、“保安队”、“搜山队”等反动组织,对苏区人民进行疯狂地报复,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在瑞金,民党反动派就残杀了18000老百姓。

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百姓制造的罪行罄竹难书,可以说和日本鬼子在南京实行的大屠杀不相上下,民党军每占领一处工农党领导人的家乡,就对工农党领导人的家属实行灭门政策,而且和工农党领导人同姓的百姓一个不留,就跟古代的株连九族一样。

南京大屠杀事件,日本鬼子以屠杀我国三十万百姓而举世闻名,可民党反动派在苏区杀了将近一百万人,他们亲手制造的“白色恐怖”却很少有人知道,也许是后世的人很难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中国人怎么可以对自己的同胞如此残忍,竟犯下如此的罪行。

“我必须阻止这一切,如果民党反动派还是如历史那样滥杀的话,那我只好以杀止杀了,‘还乡团’、‘暗杀团’“铲共团”这些反动组织必须在他们萌芽阶段就扼杀掉。能完成以杀止杀任务的只有特战大队。看来长征之后,特战大队的大部分队员只能继续呆在苏区打游击了,只有他们才有能力制造‘红色恐怖’,震慑住那些毫无人性的反动派们。”

张城心中有了主意后,心情迅速地平定了下来,

下午,回到师部,张城立即命令后勤处为长征前作好准备,加快制作军旗、军衣、军粮等一系列便于携带的辎重。

晚上,奔波劳碌一天的张城刚刚躺下,警卫员小李就跑到门外不停叫唤。

“师长,师长,中央来电了。”

张城一下子从床上爬了起来,走出卧室。心中却想道:“我刚从中央驻地回来,中央怎么又发报过来了?肯定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了。”

“重大消息通报:由于鄂赣军区司令员兼红十六军军长孔荷宠的突然叛变,导致中央红军大规模军事战略转移计划已被提前泄露。常凯申已经展开对瑞金苏区重要目标的猛烈轰炸,并令陈诚五个师增援蒋鼎文部,计划对你部石城防线进行围剿,望你部提前做好反围剿准备。中革军委:朱、周。”

“妈蛋,蒋鼎文有五个师,调两个师守备地方后,只剩下三个师的兵力,原本自己还想将他一口吃掉的,可如今有陈诚五个师的增援,就一共八个师来打我,常凯申好大的手笔啊!”张城暗叹道。

“小李,通知师部、旅长、团长,政委,直属部队团营长于明天早上八点到师部开会。还有,把侦察营的李大鹏给我叫来。”

十分钟后,侦察营营长李大鹏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报告师长,侦察营营长李大鹏前来报告。”李大鹏敬礼道。

“大鹏,现在侦察营情况怎么样?士气如何?”张城问道。

这一问李大鹏就知道侦察营有任务了,他有些兴奋地说道,“报告师长,侦察团全营战士士气高昂,时刻准备着。”

“很好,现在我命令,把侦察营向周边全部撒出去,尤其是石城周边地区,时刻注意敌军动向。另外,陈诚部一共五个师正向我军运动过来,我要求你们侦察营派出一个连前去联系当地的游击队,广泛开展冷枪冷炮运动,尽可能地骚扰、袭击陈诚部队,在他们行进的大路上埋设地雷,务必迟滞敌军行军速度。听清楚了没有?”

“清楚了,侦察营坚决完成任务。”李大鹏坚定答道。

看着远去的李大鹏,张城又回到了房间,躺在床上,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他干脆坐了起来,开始思考着以后如何作战。

翌日早上八点,张城召集师部、旅、团、营干部召开了军事会议,

看着会议室里近百位战将整整齐齐坐满整个会议室,张城极为自豪,自己将要率领这些班底南征北战,为解放全中国而奋斗,这一刻,张城雄姿英发,对即将到来的恶战充满了信心。

“会议开始之前,我们先报一下家底吧,好让大家心中有数。”张城抛砖引玉道。

“报告师长,一旅辖下有三个步兵团,旅直属部队有一个火力支援


状态提示:第二十九章 紧急军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