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日之雄霸南洋>第五百二十二章 停止进攻

“包括战场第1师团在内的二十万精锐?日*本人这是要疯了吗?这可是要动真格的了。”秦寿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日军在南洋战场上,死在抗日救国军手中的部队,已经有非常的多了。前前后后加起来的话,恐怕有足足七十万了吧。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人不仅没有被吓到,反而还要派遣这么多的精锐部队来找抗日救国军的麻烦。这分明就是对抗日救国军恨之入骨了,想要将抗日救国军除之而后快啊!

抗日救国军的确是很强大,并且现在正发展的越来越强大。但是,和日*本整个国家相比,无疑就还要弱小得多了。如果不是日*本人被各条战线拖住了主力,使得他们对抗抗日救国军的部队,只有南方军这么一个总军的话,抗日救国军是绝对扛不住的。

毕竟,抗日救国军虽然很能打,但美国人的大力支持是少不了的。抗日救国军自己的工业化建设,特别是军工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失去了美国人的支持,抗日救国军根本就没有办法维持庞大的消耗。再者,抗日救国军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四个军,六十余万人了。但是,真正具备战斗力的部队,也就第1军和第2军而已。第3军和第4军,还在紧张的训练当中。不经过几个月的摸爬滚打的话,根本就无法成为一支合格的军队。至于第5军,还仅仅只是规划而已。等拿下了印度支那殖民地之后,才能够组建。

“秦,日*本人估计也是被你们给逼急了。所以,才不惜从本土抽调精锐部队来对付你们的。不过,估计这二十余万部队,已经是日*本人唯一能够抽调的部队了。如果你们能够抵挡住他们的进攻,甚至是打败他们的话。那日*本人就不可能对你们构成威胁了。”史蒂文上校说道。

“话是这么说。但是,日*本人的二十万精锐部队,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第2军,恐怕吃不下他们。”秦寿摇了摇头。当然,他是故意这么说的。以第2军的战斗力,就算不是日军的二十万精锐的对手,但防守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再说了,防守反击,不向来都是抗日救国军的拿手战术吗?这使得抗日救国军的武器优势,能够发挥出来。日军想要彻底打败第2军的话,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当然,抗日救国军第2军在和日军的精锐部队的决战当中,必然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的。

“秦,美国政府会全力为你们提供支持的。你们所需要的各种武器装备和弹药,美国政府都会尽力保证的。当然,因为南海还在日*本人的掌控之中。所以,所有的补给都需要从缅甸运到印度支那来。那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你们的进攻脚步,不能够太快了。最好就维持在湄公河一线。这样的话,部队的补给能够能够支撑的了。”史蒂文上校建议道。

秦寿点了点头,这个建议还是非常中肯的。抗日救国军第2军现在最大的任务,并非是追击日军缅甸方面军的残兵败将,而是准备应对日军的精锐部队的进攻。如果过度追击,将战线拉的太长的话,对于抗日救国军来说,绝对是没有半点好处的。抗日救国军的火力虽然非常强大,但对于后勤保障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一旦后勤支撑不了的话,就算抗日救国军装备了更加精良的武器,但也不过是烧火棍而已。完全没有半点用处,甚至会被日军给歼灭掉的。那样的话,抗日救国军的损失恐怕就大了。

“参谋长,发电报给第2军,让他们立刻停止进攻,就地布防。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撤退到湄公河一线,仅仅在湄公河东岸留下几个桥头堡,为后续的进攻做准备就是了。”秦寿立刻下达了命令。

“是,司令。”刘世全中将点了点头。

湄公河前线,抗日救国军第2军,正在庆祝胜利。六个步兵师,都已经渡过了湄公河了。不过,他们的重型装备却没有办法过河。工兵正在紧张的搭建浮桥,以便于装甲部队和各类重型装备能够尽快过河。

“军长,日*本人正在疯狂的撤退,就如果是丧家之犬一样。我们要不要命令前线的部队展开追击?”参谋长陈崎少将一脸的笑容。

“嗯,日*本人的主力已经被我们给消灭了,剩余的部队,都已经不足为虑了。接下来,只需要将他们都解决掉。印度支那殖民地就是我们的了。”徐飞鹏中将一脸的笑容。

这毕竟是抗日救国军第2军成军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在这一战当中,他们干净利落的完成了胜利,打败了敌人。这对于他以及整个第2军的全体将士们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肯定。

“让工兵加快速度建造浮桥,在今天日落之前,需要将所有的浮桥都搭建好。明天一早,开始追击日*本人。”徐飞鹏中将命令道。

“是,军长。”陈崎少将点了点头。

在日军缅甸方面军的主力都被吃掉之后,接下来的仗就要好打得多了。可以说,损失惨重的缅甸方面军,将无法再阻止抗日救国军的进攻了。接下来,他们将十分容易的攻城略地。至于那些殖民地军队,根本就没有被他们放在心上,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参谋军官走了进来。

“军长,参谋长,司令部的急电。”参谋军官报告道。

徐飞鹏中将接过电报一看,顿时脸色大变。

“司令命令我们停止进攻,收缩防线。日*本人的一支二十万人的精锐部队,马上就要抵达印度支那殖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二章 停止进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