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课程内容虽然有些超前,但仍在此时学员的接受范围之内。而杨帆原本打算编制的政治学内容,则与自己的初衷有很大的出入。
杨帆记得后世黄埔军校成立之时,十分重视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孙中山还在学校门口亲笔题了一副对联曰:“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正是由于注重这样的政治教育,黄埔军校才培养了一支能打能拼、勇于牺牲的北伐队伍。
不过此时人们的觉悟可没有后世那么高。他们之所以从军,除了能有口饭吃之外,最终的目标便是升官发财。所谓“万里觅封侯”、”,在这点上,就是一些知名的文人也不能免俗。
所以,杨帆编写的政治教育大纲,也只能是培养学员“忠君爱国”的思想,然后附以“升官发财”的诱惑,以期达到让学员即能公忠体国,又可实现自己梦想的目的。
杨帆在梁山之上呆了半个月的时间,待一切走上了正规,才下山离去。
不过他并未就此回京,而是前去东平府和硅谷视察自己所置产业的发展情况——这才是自己的王国,将来,如果将来朝庭到了不可倚仗的时候,杨帆希望这个王国能为自己支持的势力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所以,目前赚钱对于杨帆来说,是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