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兄,你这是话里有话啊,有什么话不妨直说!”萧逸直接问道。
“萧兄,那我就明言了,君上这次得知你千里西行入晋,‘还璧归赵’,心中大慰,另外君上私下对我有密旨相授,只是不知萧兄对西夷进犯,攻占我朝安城之事,作何感想?”王羲之试探着问道。
“王兄,别绕弯子了,你直接说明吧,如果我能做的绝不二话,如果我不能做,你便是说破天也是枉然!”萧逸苦笑道。
王羲之整理了一下思路,看了看萧逸一眼,接着说道:“我相信萧兄听过我的话之后,应该有些感触,更何况长公主对萧兄是一片爱慕之心。想萧兄在赵国计平三乱之事名传南荒、威震南武林,故而以萧兄的本事,若是愿意为我朝效力,也必然是国之栋梁,到时相信西夷之祸也不足道哉。”
萧逸闻言不禁笑了起来,他笑着对王羲之说道:“我虽是草野之人,亦非晋国之民,可总是炎黄子孙、诸夏后裔,也不愿看见同胞被番邦外族欺辱,但即便我想要尽点心意,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吧,好像只要我答应帮忙,西夷之祸就不攻自破似的。”
“萧兄切不可妄自菲薄,萧兄的本事可是有目共睹的,要知道皇宫大内之中,有很多贪生怕死之辈,他们力主长公主和亲,实是目光短浅,更有反战派的爪牙为虎作伥,如今长公主说不定便是被这帮人掳走了。”
王羲之见萧逸没有说话,便继续说道:“正如萧兄所说,如今同胞有难,长公主的命运也要靠你来挽救了,还希望萧兄能够出手相助,这也正是君上的意思,同时还有君上暗授的一封密旨,如果萧兄同意,从这一刻开始,萧兄便是我朝征西大将军。”
“不过这个消息暂时还不能对外公布,否则若是让反战派的那些人知道,萧兄你的行动就要大大受阻了,而君上此时便在王都等你入宫觐见,此事不仅关乎到长公主的安危,更关系到我朝的盛衰,所以我才会如此慎重,还望萧兄勿怪。”王羲之最后略带歉意地说道。
萧逸提高了声音道:“他司马炽当真有如此魄力,他不是要送玉儿到西夷和亲吗?”
王羲之平静地说道:“萧兄,切勿心急,我正要告诉你这个关键……君上之所以忍痛答应长公主和亲,主要是不信任自己的兵力,惧怕作战。而在来之前,我便在君上面前历举历史事,和亲绝非上策,只会加强敌人侵略的野心,只有放手一战,才能重振我朝天威。”
王羲之顿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关于此事,我早已说服了君上,不然也不会告诉你,最重要的是有萧兄你这个神来之笔,萧兄计平三乱太过及时了,君上也早已答应我,只要萧兄你安然抵达王都‘还璧归赵’之后,便答应我的提议,如今只要我们火速赶往王都,此事必然已成定局。”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玉儿咋办?我说玉儿不会是被你们的人抓起来了吧?”萧逸略带怀疑地道。
“不会,绝对不会,我以我的人格保证。”王羲之郑重其事地发誓道:“不过有一点你大可放心,虽然我不知道长公主现在在什么地方,但是有一个人知道。”
“谁?”萧逸顿时精神大振。
“小仙翁葛洪,我朝先天第一人。”王羲之笃定道。
“你是说长公主在小仙翁身边?”
王羲之摇摇头道:“应该是葛老在长公主身边,你放心,长公主如果真的有什么危险,葛老会及时出手相助的。”
“那为什么他不直接出手救人?”萧逸疑惑道。
“这其实也是君上的意思,君上是想要趁机看看在我朝之内究竟还有哪些居心叵测的势力。”
“那他就把玉儿的安危置之不顾?”萧逸气极反笑道。
“萧兄,不是跟你说过了么,有葛老看着,长公主性命无忧,而君上也想趁机肃清朝纲,正诸夏道统,还我朝一个朗朗乾坤。”
“他当真有如此魄力?那为何不一言决断呢?凭他的身份,谁人敢违背?”
“萧兄,这里面很多事情是错综复杂的,朝廷上分为战和两派,君上若是对西夷之祸没有绝对的把握,怎敢轻易决断?西夷是在用缓兵之计,殊不知君上也是如此,而长公主和亲之事也正是君上的缓兵之计,这也是经过长公主同意的。”
王羲之继续说道:“若是君上当真下定决心和亲的话,长公主岂能安然出宫?如今反战派正在大肆搜捕长公主,甚至有第三方势力参与其中,所以我们一路上也要特别小心。一旦等我们铲除西夷之祸,这些人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到时是生是死还不是全凭君上一句话?”
萧逸皱着一双剑眉,说道:“他们如此急着劫持长公主作甚?”
王羲之慢条斯理地说道:“萧兄,这还不明显吗?他们劫得长公主之后,要逼迫君上求和,置我朝国威于不顾,而求那短暂的和平,那么长公主的命运,就注定要和番了!所幸长公主有葛老看护,应当无恙,凉他们不至于奸计得逞。”
“既然如此,我们不更应该是先救出长公主再说么?”
“不,长公主有葛老看护就行,如今最重要的是解决西夷之祸,一旦解决了这件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长公主之事便不攻自破。”王羲之回道。
“那依王兄之意,我们是先赶到金龙王城,面见君上再言其它?”萧逸问道。
“不错,以萧兄在武林中的威望,只要萧兄振臂一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