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东汉好姐夫>第180章 考核选官(三)

那壮士拱手道:“在下拜见平东将军!听闻平东将军以考核选官,特来尝试一番!”

“嗯,你姓甚名谁?何方人士?”

“在下姓徐名晃,字公明,河东杨县人!”

“徐晃?你是徐晃?”姜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在下正是徐晃,难道平东将军听说过在下?”

“啊呀,当然听说过了,你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啊!”姜盛一时口快,又泄露天机了,不过历史改变了,这也不算天机。

“曹魏?五子良将?”徐晃摸不着头脑,这都是什么啊?

“咳咳——我说错了,我是说你可为良将之首啊,不用考了,你被录用了。”姜盛连忙掩饰。

还有不少考生眼巴巴地看着姜盛,姜盛道:“诸位想与徐晃切磋一番吗?”

众人都不做声了,连赵云都很难斗得过这徐晃,他们更是想都不敢想,所以对于姜盛免试录取徐晃的事都心服口服。

姜盛道:“武科考试不比文科,有本事的人不用考核就过关,但本事不是自封的,而是要让人信服。现在我宣布,武科考试现在开始。”

武科考试安排了两天,第一天上午是文化考试,看看识不识字,不识字的人也只能当个士兵;下午的武略考试,姜盛选择了几个古代成名战例,让考生分析评判。

在军营校场上,这些考生们握着笔杆子看着面前的试卷,都急得抓耳挠腮,看来报考武科的人识字的不多,大部分人都交了白卷,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姜盛连连摇头。

不过这也是现实,有文化的人都去当官了,只有这些空有蛮力不识字的人才会去当兵,看来要在军中搞扫盲才行。

姜盛见不少考生都垂头丧气,就道:“武科考试分为四科,最后选官是看总评成绩,一科不理想,其他的科就要努力了。”

众人一听是这样,精神为之一振,但下午的武略考试,还是个难题,他们不识字,看不懂试卷上写的什么。

姜盛道:“为了公平起见,不识字的人可以现场作答。”

下午开考的时候,赵云让识字的人书面答题,不识字的都排成长队等待现场考试。开始考试之前,赵云给了每个人一张试卷,并向他读了试卷中的战例,让他们事先准备。

开考之后,姜盛让一个一个地入帐答题,开头进去的二十多个人都被姜盛否了,根本不懂什么是打仗,有几个明明识字,却伪装成不识字,想当面向姜盛自荐,都被姜盛否了,打仗看的是真本领,玩手段的人不能用,但后来进来的一个,也是识字的,但姜盛把他留下了。

这名年轻人入帐后,姜盛指着案子上的纸笔,道:“写自己的名字!”

年轻人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了自己的名字,姜盛看他拿笔的姿势,肯定是会写字的,只怕又是一个骗子。

年轻人写好名字之后就交给姜盛,姜盛本欲否掉,然看到纸上的名字后就改变了主意,因为这个名字是田豫。

可能很多读者不知道田豫这个人,但田豫确确实实是横行北疆的名将,历史记载,田豫镇守北疆多年,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想到年纪轻轻的他会到姜盛这里报考武科。

“田豫!说说吧,为什么诈称不识字啊?”姜盛问道。

“请将军恕罪!我看得试卷上的战例并非上上之策,侥幸取巧的多,分析起来没什么意思,可否容许我自选战例点评?”

“可以!只要说的在理!”

“小子班门弄斧,就拿将军断水破城的战例说说吧。”

“哦?你小子研究我?”

“不敢!只是有些不解,希望跟将军交流一下。”

“好,你说吧。”

“滹沱河的水位高于下曲阳城地面,我认为将军完全可以不改道,直接掘开护城河,水淹下曲阳,一来节省人力、时间,二来可以彻底打垮守军的意志。”

“你说的这个,我不是没有考虑过,但你要知道,城中可不全是黄巾军啊,还有万千的百姓,水淹下曲阳虽然是绝杀,但对于百姓来说却是灾难。我们讨贼的目的不只是维护朝廷的统治,保百姓安居乐业也是我们的目的。”

年仅十八岁的田豫聚精会神地听着,过了半晌,才道:“将军仁善,在下真是汗颜啊!”

“对于塞北异族,你有没有想过?”姜盛突然问道。

“在下想过,对于将军三分而治乌桓的策略深表赞同,但各族都有自己的人才,若是任由各部自我发展,将来必为后患。在下想过方法,对于匈奴及靠近我边塞的异族,近年来依附我大汉,应当抚为主,厚加赏赐,可为大汉之屏障;而对于鲜卑,他们游牧而居,反复成性,若是抚,必会白费工夫,所以应当是剿为主。”

“嗯,你言之有理,我会给你高分数的,你且去吧。”

“将军,我无意为官,请将军准许我追随左右!”田豫不退反进。

“田豫,年轻人有闯劲,则明主以事之,乃是人之常情,但你现在只是一名考生,跟其他人要平等竞争,能者上!”

“在下明白了!谢将军指点!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好,我就看你的表现!”姜盛对于这种积极上进的青年人还是赞许的,只不过不能滋生他们的自负思想,而是要激发他们的斗志。

武略考试进行到黄昏时分才告结束,姜盛在营中待了一天,特别疲劳,当夜就睡在了营帐中,顺便审阅考生的答卷。<


状态提示:第180章 考核选官(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