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顽主>第二百七十七章 贝州故城

“看来张副使自有妙计了!”李浈望着张翰,笑意愈浓。

张翰微微点头,轻声说道:“妙计是有,只是需要将军亲自前往冀州、沧州两地一趟!”

......

河北道,魏博镇,贝州。

故城县,位于贝州东北,冀州之南,德州之西,是由南自北必经之路,历来便是过往行商落脚歇息之地,又因此地临近冀、德二州,属成德军、横海军与魏博军交界之处。

既是三地交汇,又为行商聚集,自然少不得一些盗匪流寇横行其间,而三镇也因此每每推诿、挣利,虽是一块肥地,但终究难以得到有效治理,继而使得匪患愈发严重。

以至一些行商不得不结伙而行,倚仗人多之势以期盗匪知难而退,但此法终究非是长远之计,日久天长之后,盗匪们也学着行商的法子结伴劫掠,毕竟行商们集结起来的同时,也将各自的货物钱财一并聚集一处,倒是为盗匪们免了四处奔波之苦。

即便是一些大客商雇佣的江湖游侠、青壮大汉,在这些以杀人劫掠为职业的盗匪面前也终究是螳臂当车,难以对行商们的财货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甚至有些胆大的盗匪竟光天化日之下跑到故城县城向行商们公开索要财物。

而故城县蔚也对此无可奈何,每每出兵时,盗匪们却又各自作鸟兽散,人财无踪。

今日的故城县一如往常那般喧闹熙攘,操着各地不同口音的行商们大多会在此地捎带着做上一些小生意,各取所需,或买卖、或置换,赚钱也不算多,一来求个热闹人多,二来寻些结伙上路的朋友。

故城县外,一支约莫有着二三十人的商队正在向着故城的方向缓缓前进。

“少郎君,听说这故城县可不太平,我觉得还是绕道德州吧!”

队伍中一名中年男人向身旁的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说道,男人个字不高,周身精瘦,肤色黝黑,倒是像极了常年在海边生活的渔民,加上其满嘴的江陵口音,很容易便能猜到这支商队从何而来。

而其身旁少年则是中等身材,虽算不上胖,但也是红光满面,体态颇丰,身着一身淡青色缺胯袍,料子却是极为讲究,单看一眼便知道那是来自苏杭地区的锦绣,典型富贵人家的子弟。

少年闻言却是淡然一笑,道:“那又如何?我兄弟可是卢龙的大官,小小盗匪流寇敢拿我怎样?”

中年男人闻言后显得有些焦急,忙道:“少郎君所言极是,可您都说了,您那兄弟是卢龙的大官,这里是魏博、成德、横海交界处,卢龙的胳膊再长也伸不到这里啊!您随口一说,但这些盗匪还得相信才行啊!”

少年人见中年男人这副模样,当即笑道:“哈哈哈,杨叔莫急,方才我与你说笑呢,咱们一路走到这里,眼下天色将晚,若此时再绕道德州的话恐怕我们只能在城外过夜了,还不如先到故城再从长计议!”

说罢之后,少年回身望了一眼身后,道:“况且咱们这还有些好手,真要碰到一两个强盗也不惧他,另外这里毕竟是河北,说有盗匪这话我信,但要说盗匪真的如杨叔说的那般猖狂,呵呵,我却是不信了!”

毕竟少年人,正是倔强时。

劝说无果,中年男人闻言之后也便不再说话,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伴着少年继续前行。

商队共有五辆牛车,根据车辙所压出的轨迹来看,显然这些东西具是不轻。

少年人不时回头打望着车队,脸上露出的表情显得既兴奋,又期待。

这些货物中有三车是运自苏杭之地的绸缎、绢帛,河朔之地虽见惯了关外藩族皮裘骏马,但对于这些东西却是稀罕之物,价格自然也便比其他地方卖得更高一些,有时甚至高达三五倍之多。

既是巨利,便少不了这些送来运往的行商,也亏得这些行商,才让河朔之地的达官贵胄们有了一身光鲜时髦的行头。

而另外两车,一车是江陵盛产的柑橘,一车是......

少年人想到这里,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个称霸于江陵府的小恶霸,那个没少被某人骗了银钱的小恶霸。

说起某人,少年竟是不自觉地笑出声来,那个一贯秉承着“背黑锅你来,送死你去的”家伙,时隔半年,不知他又变成了什么样呢?

“哈哈哈,兄弟们,我刘弘来啦!”

少年不禁大笑一声,惹得身旁众人一脸懵逼地侧目而视。

半柱香的功夫,商队已是能望到故城县的城门了,相较于江陵府来说,故城这个地方称其“弹丸之地”也算是有些夸大其词,刘弘本不愿在这个小地方落脚,并非惧怕盗匪,而是怕失了自己的身份。

毕竟自己曾经也算是官宦子弟,当初跟着某人在江陵府为非作歹时,便是一县县令见了自己也得退避几分,如今虽没了官家的身份,但毕竟自己曾经也是江陵府只手遮天的人物,屈尊来了故城自然有种虎落平阳的感慨。

故城城门并不大,城墙也不高,年久失修的夯土层早已被风化得残缺不全,也正因如此,那些盗匪们才能在这城内来去自如。

城门两侧更没有江陵府那般戒备森严,只有两名老兵,拖着半截快入土的病躯靠着城墙眯着眼睛晒太阳,任由或人或狗、或商或匪来去进出。

待一行人进得城内,却又是一番风景,这里没有江陵府的市坊,有的只是毫无规矩章法的民房商宅,置于路边的贩夫走卒,或横在路中,或斜占着过道,将原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七章 贝州故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