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永世皇朝>第一百零二章 实验部队

视线转向遥林城。

在伊良皇帝对泰容贵族发动种族全面战争之后,腾源的压力并没有减少。潇湖连通留下的十万大军截断了泰容王国与北方盟友的联系,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现在他没有精力去管这十万敌军,因为他必须抢在伊良人之前为泰容王国收复失地。

伊良人和泰容王国不是盟友,如果这些土地被伊良人占了去,那这些土地就是伊良人的了。因为这些土地是伊良人从泰容贵族手中抢来的,所以他们有权占领。泰容王国可以因此得到宣战借口,但这人家是不会把土地归还给泰容王国的。

比起被伊良人势力统治,泰容人更愿意接受泰容王国的统治。之前提到过,泰容王国的国王麦尔虽然是个莱汀人,但是泰容王国仍然属于“泰容人势力”,因为该国的主体种族是泰容人,且泰容人仍然可以主导政治走向,因此有着莱汀人国王的泰容王国仍然属于“泰容人势力”。

可能有人会问了,明明身为莱汀人的麦尔才是国王,为什么泰容人能主导泰容王国的政治走向呢?

在某一个位面,曾经有位国王说出“朕即国家”这样的话,开创了一个名为“绝对君主制”的时代,还在某个地区掀起了一股效仿的浪潮。在同一个位面,某个国家把中央集权制发展到了巅峰水平,官员上朝时只能跪着,百姓干脆不能参政。在这种情况下,君主才能绝对主导政治,否则权力必定要分摊下去。官员掌握一部分,人民掌握一部分,二者掌握的比例与国家制度有关。中央集权的程度越低,君主的权力就越小,分摊下去的权力就越多。

新世界的政权,中央集权的程度普遍不高。伊良皇帝是君权神授,有着极高的威望,还能代替伊良人宣战,但别忘了伊良帝国是分封制的。分封制意味着君主放弃部分地方权力,这已经是在放权了。诸侯王掌握部分地方权力,但他们也要把权力下放,有相当一部分权力被下放给官员,而官员又将部分权力下放给了百姓。像上今县之类他们无法直接控制的地方,诸侯王只能使其自治。

伊良皇帝虽然受人尊敬,似乎有着极大的权威,连种族全面战争都只能有他来发起。但事实上伊良皇帝能发动的、百分之百能得到伊良人支持的战争只有种族全面战争。如果不是这样,伊良皇帝也不必打着种族全面战争的旗号对泰容贵族宣战了。

但就算是把君主制和中央集权制发展到巅峰水平,君主仍然不能无视民意胡作非为,尤其是在有强大外敌的时候,那是要出大事的。

自治领地上今县的县丞韦林因为无视民意叛投外族,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又因为苛政和滥杀让上今县人寒了心。上今县人虽然没有造反,但从拜伦斯堡与上今县的战事中就可以看出,上今县除了韦家的死忠,没人愿意为韦林打仗。除上今县城、里弥城以外的领地都是不战而降,使得拜伦斯堡军可以全力进攻这两座城市,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代价取得了胜利,最后韦家人还因为上今县人的意愿而死。

这就是在有外敌的情况下,无视民意胡作非为的下场。

麦尔身为莱汀人,本就容易受到泰容人的排斥。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不可能搞什么中央集权的。为了不让泰容人认为他将泰容人的领地并入拜伦斯王国,他甚至不敢把拜伦斯王国的官员派到泰容王国去,还让原泰容贵族腾源主持国内的军政大事。

主政者是泰容人,这意味着权力还在泰容人手中,麦尔只是个挂名的国王而已——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的。所以毫无疑问,泰容人可以主导泰容王国的政治走向,泰容王国也是纯正的泰容人势力。

为了不被伊良人支配,与伊良势力接壤的城市纷纷主动向泰容王国投降,以至于泰容王国接收了不少宣称外的领地。接收这些领地不是单纯接受投降就完事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例如整理版图户籍啊,整编降兵啊,安抚地方势力啊之类的。泰容王国没有内阁,也没有完善的官员体系,腾源必须亲自批阅各种各样的文件,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格瑞和云心来到拜伦斯城的消息,是在新历137年1月30日送到腾源手里的。格瑞还给腾源写了一封亲笔信,简要的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打算。他没有把他接下来的计划全部告诉腾源,只是告诉腾源说,他会把所有的资源转送给麦尔,全力支持麦尔的工作。

新历137年3月25日,腾源又收到了麦尔的亲笔信。麦尔表示他最迟在今年5月底就会对边境线上的十万潇湖军动手,到时候厄古斯王国也会出兵,希望腾源能做好出战准备。

拜伦斯王国的一万新兵在今年4月份就能训练完毕。撒林已经提前做好了整编准备,他从原有的十个团中抽取了半数的军官和老兵,让他们提前组建十个半额编制的团。等新兵训练完毕,直接将新兵塞进成建制的二十个团里,然后磨合一小段时间就可以了。

届时拜伦斯王国的出战兵力将达到两万人,如果是边境作战的话,拉莫吉斯可以出兵三万,这是战兵的数量。也就是说,麦尔这边仅在北线就能集结五万战兵。腾源这边只要再出五万战兵,联军就能在兵力上和潇湖军达成均势。

麦尔和腾源并不清楚潇湖军的具体兵力,只能推算出潇湖军的总人数接近十五万。潇湖连通撤军之前,只带了足够返程的粮草,剩下的粮草都被送到北线去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二章 实验部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