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但政治场上从来都是利益为尊。现在战争才刚刚开始,双方还没有正面较量过,其他种族基本都处于观望状态,准备在双方快要分出胜负时再下注。有些人本来是准备和泰容人一起对付伊利比人的,但在泰容人派来了使者之后,他们反倒把泰容人当成了敌人——永山王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新历135年11月开始,永山国就派出使者,想与撒勒斯共和国和谈。这是因为伊利比同盟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压制永山国和它的盟友们。而泰容人却在这种时候派使者来劝永山王,让他对伊利比人发动攻势。永山王又不是傻子,哪能不知道泰容人是要拿他来吸引伊利比人的火力?
永山王经常算计别人,是那种“我算计你可以,你算计我就是无耻”的类型。所以泰容人的做法让永山王十分不满,他表面上答应泰容人自己会在明年发动攻势,可在送走了使者之后,他立刻派使者去了撒勒斯共和国,要与伊利比同盟和谈。
一旦永山国和撒勒斯共和国停战,那么伊良人与伊利比人最大的冲突点就消失了。这样一来,泰容人就只能单独对抗伊利比同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尽快和伊利比人打决战。如果赢了,他们就会获得其他种族的支持,如果输了,他们也能给自己找个理由,彻底放弃潇湖家,让泰容王国独立。
现在永山国和撒勒斯共和国还没有停战,没人知道他们何时会停战。在他们停战之后,也没人知道泰容贵族会什么时候与伊利比同盟决战。政治场上的事一向是瞬息万变,没人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麦尔与内阁大臣们更倾向于先扩军,因为这样做才是最稳妥的。万一在两年内出现了拜伦斯王国不得不参战的状况,两万正规军肯定比一万正规军更牢靠。他们商讨了一小会儿,和言锐知见他们似乎想要扩军,赶紧劝道。
“陛下,遥林城一役,您以五万军队正面击败十五万敌军,又顺势击破敌军大营,斩俘无数。据在下所知,遥林城会战的关键是陛下与十一万潇湖军主力的决战,当时陛下手中只有三万人。在下不通军事,但也听说过‘兵不在多而在精’、‘帅坚则军固’的道理。就算是王国在两年内必须参战,以陛下的才能,一万正规军足以对敌。只要再获得一次遥林城会战那样的大捷,敌军一定会闻风丧胆,不敢再与我军交手!”
和言锐知的话让麦尔面露愧色,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锐知先生谬赞了。遥林城会战能得胜,并非是我的功劳。撒林大人与炎鹤大人兵屯左右,牵制住了潇湖军大量的骑兵,让我们挺过了敌军的骑兵冲锋;中军将士浴血奋战,死战不退,是他们的勇气和杀意让敌军胆寒,我军才能得胜;最重要的是,当时我手里有四千人的火枪部队,以及充足的弹药,还占据着有利地形,可以持续对敌军进行火力输出,大大打击了敌军的士气。这三个条件缺了任意一样,我军必败。想要再获得一次遥林城会战那样的大捷,谈何容易。”
其实麦尔能够赢得遥林城会战的原因还有两个,其一是潇湖军因为消耗过大,不敢和联军耗时间;其二是潇湖军因为联军兵少,有了轻敌之意。这两样条件缺了任意一样,潇湖军根本就不会和联军认真打这场会战。如果潇湖军据守不出,联军就只能看着潇湖军的大营干瞪眼,硬着头皮和他们拼消耗,到时候谁胜谁败可就不一定了。
麦尔的话让和言锐知产生了动摇,就在他心生退意,想要推迟王国银行和王国商会的建设计划时,撒林开腔了。
“陛下,锐知先生说的有道理。”
大家闻言一愣,立刻将目光聚集在了撒林身上。撒林淡然一笑,继续说道。
“正如陛下所说,想再取得一次遥林城会战那样的大捷非常困难。但是陛下的名号已经传开,陛下若是再次御驾亲征,一定会让敌军生出警惕之心。就算陛下只有一万军队,敌军也不见得敢轻举妄动。况且王国北邻布金共和国,西接厄古斯王国,随时可以得到盟友的支援,国内还有五万城防军,防守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万一遇到不得不出兵的情况呢?”麦尔问道。
“到时候我们可以抽调城防军参战,还可以像对上今县用兵时那样,临时组建几个团。虽然战斗力肯定不及正规军,但敌军并不知道这一点,还是会对陛下有所忌惮,不敢冒然行动。”
“呃……撒林大人的意思是……虚张声势?”
“没错,就是虚张声势。”撒林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兵不厌诈,到了我们必须出兵的时候,形势肯定已经很危急了。到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与敌军决战,而是为盟军赢得修生养息的时间,好让我们尽快攒够反击的力量,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反击。”
撒林是几位内阁大臣中政治眼光最好的一个,他的话分量很重。众人认真的思考了一番之后,决定相信撒林的判断,将扩军所需的一万人移交给和言锐知。这样一来,拜伦斯王国的扩军计划就不得不提前开始,以便尽快将王国银行和王国商会建立起来。
为了保险起见,对城防部队的整编也在1月底开始进行。各城镇级聚落开始削减驻防部队,给拜伦斯王国预留出一支随时可以调动的机动部队。里弥城是唯一一个例外,韦续在得知麦尔整编城防部队的事之后,还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