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很快的,在晋阳,皇帝在随驾的大臣,侍卫,以及当地的官学里边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主要针对的就是弟子冒犯老师,奴婢忽视主子,下属多轻视上级的情况,一旦发现,如果理由不充足站不住脚,一概严惩不贷.
而与此同时,皇帝又对西域那边驻守的兵将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整,高昌旧部与镇兵以及迁徙流放的犯人都居住在西州,较为混杂,皇帝任命凉州都督郭孝恪为西州刺史.
虽然调整很小,凉州都督到西州刺史,都是在西域那片打转,但相比凉州,西州可就更靠西边了,而且凉州一直都是汉人统治居多,西州却是名义上归汉人统治居多,真正被完全的占领只是近两年的事情罢了.
所以相比凉州的稳定,西州情况就要复杂的多,特别皇帝还把死刑犯,流放的犯人全都扔到了西州来,社会治安更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之前褚遂良“自古圣王治理天下,都是先华夏而后四方边族。陛下派军队攻取了高昌,西域几十国,当地一片萧条,多年恢复不了;又每年需要征调数万府兵驻扎戍边,远离乡土,破产以置备行装。而且又将犯人流放到此地,这些人都是些无赖之徒,正好大肆骚扰边境,岂能有益于排兵布阵。这些人又多次逃亡,徒劳追捕。再加上一路上所经过的地区,千里大沙漠,冬季风吹如刀割,夏季风吹如火烧,行人来来往往,遇见这种情况往往难逃一死。假使西突厥那边进犯,张掖、酒泉有烽火报警,陛下难道还指望用西域的一个兵一斗粮吗,最终还是要征发陇右各州兵马粮草再赴前方。然而漠北地带,乃是我大唐的心腹;西域,不过是他人的手足;为什么要荒废根本来占有无用的土地呢?“
褚遂良是一个坚决反战的,也是坚决持别国的土地都不如大唐的好,要之无益的这么一个人.
这人很守旧,在他看来大唐已经是占有了天下最精华的地方,无论是瘴气丛生的岭南还是白雪皑皑的西南高原,还是戈壁黄沙的西域那都是人间绝地,是被上天遗弃了的地方,汉人应该对这些地方弃之如敝履,怎么可以对这些地方有觊觎之心,甚至占据下来.
文臣,还是守旧的文臣,完完全全的短视之言,李世民现在眼界可比褚遂良这样的大臣开多了,别看褚遂良一直跟着皇帝知道很多秘辛,但还有很多秘辛是他不知道的.
皇帝却是知道的,武元庆有些惊世骇俗的言论李承乾,李泰他们都知道,他们会跟他们父皇母后说,但这些谈话却对不会有褚遂良参与旁听的份.
所以,李世民虽然有所怀疑,但更多地相信,那就是在大唐之外还有更大更广阔的天地,那些地方一点不比大唐差,甚至更加的富饶.
所以,李世民对褚遂良的话完全是嗤之以鼻的,因为如果你连周边的地方都占不住稳定不下来的话,那以后如何去占据去统治更多更广阔的国土疆域.
大唐虽大,但只要被大唐占据的,那就没有哪一寸土地是无用的.
所以,对于社会治安变差的,有些不稳的西州,李世民派去了郭孝恪治理.
这人别看名声不显的样子,但实际上这人也是大唐初年的名将.
大唐初年的名将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导致最最顶级的名将都是一大把,稍微弱一些的都被掩盖住了光芒.
郭孝恪就是这么一个稍微弱了一点点就失去了知名度的名将.
郭孝恪早年是跟李绩一个战壕里的兄弟,早年率众归附瓦岗,与徐世勣也就是李绩同守黎阳,后随其降唐,封宋州刺史、阳翟郡公,可以说郭孝恪就是李绩的死党,就如同程咬金和李绩的关系一样.
这瓦岗确实是出了太多的人才的,而且瓦岗这些老兄弟们关系都处的很融洽的.
武德二年,夏王窦建德攻破黎阳,俘获淮安王李神通、李世勣之父徐盖等人。李世勣被迫投降窦建德,但仍忠于唐朝,与郭孝恪商量脱身之计。郭孝恪道:“我们应先取得他们的信任,再图脱身之计。”李绩赞同.
武德三年,窦建德妻兄曹旦在河南大肆掠夺骚扰,引起众多归附者不满。相州起义首领李文相与李世勣结为兄弟,欲杀死曹旦,投降唐朝。不料事机不成,李世勣便和郭孝恪率数十骑回归大唐.
后来,李世民东征洛阳时,采纳郭孝恪“固守虎牢,军临汜水,随机应变”的建议,取得虎牢之战的胜利,并且生擒窦建德,因此郭孝恪迁任上柱国,后历任贝赵江泾四州刺史,又入朝任太府少卿,左骁卫将军。
这是一个很牛掰很牛掰的人物,李世民派他去西州可见对西州的重视程度.
其实也很正常,西州安稳了那西域才能安稳,毕竟西州是大唐在西域最主要的重镇,而且水泥路正在从玉门关往西州修建,只是中间有沙漠,修建水泥路工程很艰巨.
但只要一修通,问住了西州那整个偌大的西域就不会出问题,哪怕出了问题,有西州像跟钉子一样钉在西域,想重新平叛稳定下来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就在郭孝恪刚刚被任命为西州刺史没多久,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就按耐不住对西域的觊觎之心,悍然出兵侵扰西域,并且派兵进犯伊州.
郭孝恪率二千轻骑兵从乌骨拦击,将他们打得大败。乙毗咄陆又派处月、处密二个部族围困天山,孝格将其击退,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遏索山,收降处密兵众而后凯旋。
郭孝恪刚刚履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