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梦幻初唐>第五百九十五章 为什么不固守城池

“大总管,你说隋朝的时候三次征讨高句丽,特别是第二次征讨的时候,已经打下高句丽那么多城池了,为什么后边退走的时候要全让出去呢,要是固守的话,下一次再打高句丽的时候不是能省不少事情吗?“

千帆竞发的大唐水师航行在碧波汪洋上,武元庆弄了把椅子在甲板上吹海风,巡视了一遍舰船岗位的刘仁轨也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旁边,坐下没一会,刘仁轨就呆不住了,没话找话的问.

“是啊,你说他们是不是傻,每次都要从辽水往过打.“

武元庆这么说让刘仁轨很无语,心想是我问你不是你问我好吧.

“那片一直以来都是咱华夏的地方,最早的国家也是华夏人建立的.汉四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基本就把现在的多半个百济,新罗都包括在内了,至于高句丽那片更是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只是啊总有些时候力有不逮,让这些宵小占了咱们的便宜,把土地给侵占了去,所以,等力量够了的时候子孙后代一定要把属于我们的东西夺回来.“武元庆还在呓语一般的说.

“大总管,你说的这些属下都知道,咱们这次出兵就不是要拿回咱们的东西嘛,只是属下问的是为什么前隋的时候打下了那些坚城后,为什么后来放弃了呢?“刘仁轨再次把话题拉回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上.

“因为隋炀帝傻呗.“武元庆随口撇嘴说道.

“大总管,你正经点好吧.“刘仁轨觉得跟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大总管很是无力,可偏偏这位还是当初推荐自己到水师任职的大恩人,心中鄙视一下都觉得不敬.

这个问题武元庆以前也很搞不懂来着,因为不光是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就原时空李世民出兵攻打高句丽也是如此,就比如李世民第一次攻打高句丽,已经把盖牟城,卑沙城,建安城,辽东城,白岩城等高句丽的一线重城都打下来了,就因为围攻安市城久攻不下,到了九月份的时候李世民竟然就下令班师回朝了.

这就搞笑了,班师回朝什么意思,就是所有兵马全部返回朝中,竟然没有驻守任何一座被打下来的城池的,虽然战果确实很不错,斩首好几万,还迁回来七八万的高句丽人口,但死伤不少的军卒打下来的城池竟然就那么拱手还回去了.

完了第二次攻打高句丽的时候要么重新一座座的攻打城池,这特么不是脑子坏掉了是怎么.

武元庆以前一直都很搞不懂为什么的,怎么就不想着坚守打下的城池呢,就算全守不住也该守住一二的吧,那也算是在敌人内部插了根钉子吧.

而且看看退兵的原因,说是辽东天气已寒,军粮将尽,士马难以久留.擦,天冷是天冷,但人又不是死人,打下那么多城池你住城池里啊,生火取暖怎么就不能久留了,辽东人能留,大唐人就不能留吗,开玩笑呢啊,还有军粮已尽,打下那么多城池难道就没有存粮的吗,城池没有,高句丽百姓家里总有吧,他们可以养活高句丽大军,就不能从他们手里弄出点粮食养活一下大唐军队吗?

搞不懂,武元庆是真的非常搞不懂,在他看来占领了城池,那就该一直占着,什么粮食,什么冷暖的根本不是问题.

因为大唐每次攻打高句丽军队本就不多的,才十万人左右而已,留在辽东十几座被打下的城池里坚守到来年天气转暖重新进攻完全不是问题.

但原时空,不管是隋朝还是大唐的几次攻打高句丽几乎都是以打下来不少地盘,天一冷就退走还回去而告终.

武元庆不知骂过隋炀帝,李世民多少次傻缺的.但近来才知道为什么两位其实都非常精明的皇帝会干出这么傻缺的事情来.

记得有人说过东北方冀辽之间,其雨季在旧历七月间,而旧历八、九月至二、三月又为寒冻之时期。……必在冻期已过,雨季未临之短时间获得全胜而后可。否则,雨潦泥泞水雪寒冻皆于军队士马之进攻,餱粮之运输已甚感困难,苟遇一坚持久守之劲敌,必致无功或覆败之祸“.

说李世民正是因此才屯兵坚城,久攻不下而又不愿冒险出击,以至在九月寒冻之期降临时,才不得不无功撤兵。

有这个理由吗,或许有,但也只是对于进攻上,但进攻上不只是大唐,高句丽也会受到影响的,所以这个并不是决定的因素.

最主要的一点武元庆也是刚知道不久,那就是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个国家人的生活特点.

他们也学中原人一样修建城池的,但修建城池后平日却是不住的.就拿高句丽的国都来说,他们在平壤修建的国都,仿照大唐也叫长安城.

当然这周边国家就没有不跟中原国家学的,不光是城池叫长安城,就皇宫的宫殿什么都跟着大唐皇帝的太极宫里一些宫殿的名字取名的.

不过这个不重要,说回正题,高句丽人修建的长安城自然不会像大唐的长安城那么大,东西有六里,沿着山谷弯曲,南临浿水。

这城呢,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不过虽然修建了城池,人们却不喜欢住在城里,就连高句丽王都是在城旁边修建的住宅宫室.

国王都不住城里,更别说普通的高句丽人了,他们也是在城外依山傍水修建的房屋,反正都是穷的一比,修的房子破不说,还又矮又窄,横着睡都伸不开腿的.

这一点后世看棒子拍的那些电视剧或者电影,特别是乡下的那些综艺节目就常看到,可不是瞎说的.

然后国王,


状态提示:第五百九十五章 为什么不固守城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