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梦幻初唐>第五百五十六章 政治手段

大唐的武力是举世无双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自己不乱,旁的什么敌人都不可能对大唐构成什么威胁.

大唐不但军力强大,政治上的斗争手段也不是别人可以比得了的.

九月的时候大唐就给有些膨胀的薛延陀人好好上了一课.

自从东突厥被灭后,广袤的草原就成了大唐的放牧场,牲畜,羊毛供应基地.

占领的草原已经足够大了,供给也能满足大唐的需要,所以大唐的军力在草原上布置的并不多,然后大唐占领地内的草原人武力基本是被剥夺了.

家里的刀,弓箭等兵器都有记录,不能多出朝廷公文里规定的数量,并且每个部落的规模,草场都进行划分,大的部落全被打散成小部落,然后分开安置.

并且如果部落人口增加的超出一定限额,还需继续分割打散.

这样就最大限度的保证这些草原人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威胁到大唐.当然不只是这样制衡措施.

恩威并重中原王朝别说统治者,但凡读点书的都懂这个道理.

大唐君臣不但懂,而且是这么做的,虽然把草原定义成原材料的养殖供应基地,但大唐却没有过分剥削草原上的牧民.

大唐是把牧民当成真正自己的子民来对待,而不是可以随意掠夺的奴役对象.

牧民享受到的权利和大唐百姓是一样的,赋税什么全是如此,当然权利一样,该尽的义务也是一样,比如要遵守大唐的府兵制,符合条件的必须接受征召,以及轮换驻守地方.

管辖他们的军府,按照距离远近,有朔州,云中,夏州等等以前的边关重镇军府所属,进了军府后都是被打散,不会让他们出现按照部落,族群拉帮结派的可能.

这样的做法一来给这些人传输一种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因为我们牧民的身份就被区别对待的心里暗示,让他们对大唐能够产生真正的归属感.二来也能进一步降低草原牧民的战斗力.

毕竟被征调的府兵都是身体强健,或者起码是最厉害那部分人里的,他们被征调,离开家乡一走起码就是好几个月,甚至一年.

然后再次轮换,他们回去,又会有别的人被抽调走.

假设说一个部落青壮年是一千人,因为府兵轮换征调,每次抽调两百人的话,那这个部落真正意义的青壮年就只有八百,时常少两百人,战斗力必然也就少了很大一截的.

整个算下来,就是相当于草原上的战斗力被去掉了两成.

不但增加了草原牧民的归属感,还增加了大唐军队的人数,实力,外加顺便削弱了草原上牧民的实力,一举三得的事情就一个府兵征调的命令就达成了.

但草原上实力不强也不是光有好处,坏处也不少,那就是另一个草原国家薛延陀总是不停觊觎着邻居的土地,牛羊以及女人.

被大唐占领的草原上,因为养殖的牛羊马,以及产出的羊毛等都销往大唐腹地,牧民这几年生活水平是节节攀升,可是他们的武力却不强盛.

而薛延陀相反,自从大唐和东突厥开战的时候,薛延陀趁火打劫,抢夺大唐的胜利果实,被大唐狠狠教训了一顿,把吃到嘴里的都吐出来以后,薛延陀就对大唐是怀恨在心.

以前草原上是东突厥最强大,薛延陀是小弟,等东突厥被灭后,薛延陀就由小弟变成了可以掌控自己命运的国家,而且有被大唐皇帝册封,所以还是名正言顺的,可以吸引其他部族来投的国家.

然后大唐又没有要在草原上发展部署武力的打算,辖下的牧民武力也被大大限制,这就造成了薛延陀一家独大,成了草原事实上的老大.

兼并,笼络了一帮草原上的回纥、仆骨、奚族等其他部族后,薛延陀势力更大了,但势力的增大却没有相配的经济财力.

可以说薛延陀的强大是畸形的,军事上在草原已经没有敌手,可经济上却还是很原始的,自给自足都做不到,大唐又强大的不行,想像以前那样抢掠都不可能.

于是记吃不记打的薛延陀又动起了歪心思,他们盯上了大唐占领区的原突厥还有其他一些部族的牧民.

在他们想来,大唐没有往草原上部署重兵,就说明大唐不是很重视这里,只不过是需要草原上的牛羊马匹还有羊毛罢了.

那我们占领了以后也可以给大唐提供这些东西嘛,只要大唐还像之前一样出钱就好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袭击了两个位于自家边境另一边的突厥部落并且占住那里不走了.

大唐没想着跟他们的打的,只是派人去申斥了薛延陀可汗,并且要求他们退还侵占的土地以及人口财物.

后来薛延陀只是把抢夺的两个部落的牧民给放了,土地财物都没退还,那么一点东西大唐也没怎么看的上,重新安置了两个部落的牧民,这事儿也就放过了.

没想到,大唐的大度,却被薛延陀人认为自己所想的没错,大唐却是对草原不重视.

有此想法,薛延陀人更坚定了侵占大唐所属草原的决心.

短短一年间,被薛延陀人侵占了十来个部落和草场,大唐君臣火大了,再大度也不是这么大度的,关键特么真是烦透了,今天这被侵占了,明天那里又出问题了.

尼玛的老子们光看奏报都看不过来了,派去申斥的官员都轮换一圈了快.

于是火大的李世民和众位宰辅重臣开了个小朝会商讨了半个时辰后就拿出了办法.

还是不准备动武打仗,办法是从


状态提示:第五百五十六章 政治手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