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梦幻初唐>第五百二十三章 口腹之欲

“姐夫姐夫,你让人打制这么多锅干吗呀?“小兕子跟在武元庆屁股后边蹦蹦跳跳的追问.

“做好吃的呀.“武元庆摸着小丫头的双丫鬓回答.

“可是为什么这些过长得奇奇怪怪的啊,你看这个锅底都是屏的,还有还有,那个锅中间是凸的,比两边都要高呢.“小丫头惊奇的指着挂了一排的各式各样的锅说道.

武元庆一边指挥人垒着火,一边耐心的解释道:“那个平的呢是准备烙一种你没吃过的饼叫鸡蛋灌饼,那种中间高的呢弄得也是你没吃过的饼叫烙饼,还有那个,,,,,,那个锅呢是和垒的那样的火炉搭配的,因为用它做出来的干面饼要放到炉壁上烤的.“

“怎么全是饼子啊?“小兕子又好奇的问.

“额.因为姐夫做的是早饭嘛,所以做饼子比较快.“

武元庆心血来潮找铁匠打制了这么多种多样的锅,起因还是前一段时间的秋收.

秋收完了,新粮很快就下来了,武元庆就特别想吃胡辣汤配着饼子这样的早点.

因为他没穿越前在中原这片工作住过很长时间的,每天的早饭最常吃的要么是小米粥,要么是玉米糊糊,要么就是胡辣汤,里边滋味最浓最下饭的无疑又数是胡辣汤的.

喝胡辣汤一般配的就是饼子,油条或者油炸馒头.

他心想新粮下来,这用新粮,就是新麦子,或者粟米等磨出的面粉是最为香甜最好的,做出的饼子自然也是最好吃不过的.

而洛阳这里又是中原的腹地,胡辣汤就起源于这里,自然味道也是最正宗的.

他就特别想吃胡辣汤配新粮做的饼子.有人时候就是这样一个念头起来了就怎么也压不下去,自从心中有了喝胡辣汤吃饼子的想法后他就想的不行不行的.

他现在的身份又和后世不一样,想要什么万全不需要考虑的,想要那就去让人找就好了.

然而派人找了好多天,带回来的结果让他满满的失望.

首先一点就是这胡辣汤,洛阳这里的人就根本没听说话这个名字,找那些卖小吃的,开酒楼饭馆的都不知道,那普通人家基本上更是不可能了,因为虽然找到了香料岛再不用像以前那样价比黄金了,但为了不至于把香料卖成地摊货,垄断香料资源的皇家和武家是有限额的再往市场投放香料.

自然普通人家也就不可能用得起贵重的香料了.

武元庆他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做胡辣汤必然要用到的胡椒,是在唐朝的时候才传入中原的.所以唐以前肯定是没有胡辣汤的,而就算这胡椒在唐朝传入了中原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出现胡辣汤,因为不管什么香料,初始时候所用的地方都是在烤制的肉上边,就像大家后世看到烤羊肉串就想到孜然一样.

唐朝达官贵人还有皇族,举行宴会的时候最豪奢的一道菜就是一道烤肉,叫浑羊殁忽.

《太平广记》是这么说的:“取鹅,燖去毛,及去五脏,酿以肉及糯米饭,五味调和。先取羊一口,亦燖剥,去肠胃。置鹅于羊中,缝合炙之。羊肉若熟,便堪去却羊。取鹅浑食之。”

烤的是羊,吃的却是放置在羊肚子里的鹅.这道烤肉就是纯用香料提味的.

武元庆在自己家里没吃过这道菜,觉得太繁琐了,他一般都习惯想什么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的时候一刻都不相等.

不过在宫里举行的宴会上他却是常能吃到的,别人都说好吃,他却觉不出好吃在哪,因为入口全是香料味,就跟吃烧烤抹多了孜然一样.

或许也就这时候人们土比的没见过那么多香料,不能豪奢到顿顿饭都放很多香料才会觉得好吃的就像人间美味一样吧.

话题又扯远了,说回来正题,原时空因为胡椒在大唐才传入中原,所以据考证胡辣汤的出现要晚于大唐,应该是在北宋年间才出现的.

因为这是民间小吃,不是从宫廷传出的,所以到了北宋时候香料才比较多起来,普通百姓也才能偶尔吃的上.

而且一开始也不是作为日常小吃吃的,而是作为药膳,也就是食补来吃的.宋朝年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部医药著作流传甚广,它认为在食物里加入辛温香燥药物有益行气.

于是就有医者开出了以醒酒、消食的酸辣汤为主,搭配肉粥将二者混合制作,又加入了生姜、胡椒、八角、肉桂等调料,最后做出了辛香行气,舒肝醒脾的胡辣汤.

当然这个是长时间的融合才形成的,中间是有一个兼容的过程在的.

所以,就算现在大唐发现了香料岛,香料不再是只有贵族大富之家才能吃得起的东西,但就算人人家里都用短短几年时间里也不可能有胡辣汤的出现.

胡辣汤找不到也就算了,结果武元庆发现洛阳这边就连饼子的种类也没多少.

嗯,说起来小麦应该是中原地区种植最广的农作物了,但这里的面食却不是最多的.

远不如河东,关中之地面食种类丰富,像后世河东和关中的面食那是天天换着花样来吃,都能吃不知道多少天不重样的,中原地区却没有.

后世北方人嘲笑南方人天天吃米饭,顿顿吃米饭,这不是没原因的.

武元庆就在南方生活过很久,他每天的饭基本可以定在早中晚三餐都是米饭上,这要在北方早晚基本都是喝粥,或者喝玉米糊,绝不可能天天早晚吃的都是干饭.

在南方却天天是这样,要么就是喝粥喝的很多时候是大米粥,比如前天晚上剩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三章 口腹之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