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在安东所做的一切,李煜主动交待远比父皇与母后追问起对自己更为有利。> 着重夸奖了王府长史李元素、司马薛俊等一众燕王府文官的出谋划策,筹措粮响治理地方有方;薛讷、李尚旦等将领能征善战,骁勇无匹。
“孩儿正是在这些文臣们将的辅佐下才平定高句丽叛军,震慑新罗,否则以儿臣幼小的身躯万万不敢进安东。”
李煜眼巴巴的肯请道:“大父,平定安东,李元素、薛讷等一众文武功不可没。眼看新春将近,因安东刚定,新罗还虎视眈眈,他们为了稳定局势都没有回家过年,还请大父按功给予为国有功之臣封赏。”
“哈哈哈,四郞放心,此等有功于国的良臣,吾早以令中书省依你先前送来的报捷文书按功勋大小议定封赏,年后就遣使往安东宣旨,赏赐有功将士。”
李煜心中大喜,父皇此举就是认可了跟随他征战安东的一众王府文武之臣及招募的军士。
“不知大父对孩儿上的‘论治安东表’有何看法?”李煜依旧偎依在武后怀里,期待的看着父皇问道。
李治沉思,就四郞在表中所说,从中原人多地少的地区移无地少地之民往安东实边以固安东之策。> 四郞的安东开拓团招募四十余州的灾民前往安东,李治是基于受灾两年以来,当时百姓难以存活,朝廷救灾不及,故默认了四郞之举,满朝文武虽有微词却也没太多干涉。
李治对李煜的‘论治安东表’犹豫中无奈的摇摇头。
李煜有些失望,不过也在意料之中。
武后见怀中的四郞心情低落,笑道:“安东原华夏之地,虽为高句丽所占三百多年,但当地尚有众多华民,四郞只需好生教化当地百姓,未尝不可使他们心向大唐,从而巩固安东。”
“四郞治理百姓当施以仁义,你在安东不知听了哪个臣子的建议,将当地参与做乱的大量精壮和俘虏贬为奴工,没日没夜的役使。此不是长久之策,反成隐患。”李治告诫道。
“孩儿知晓。”
李煜心情有些低落的回应道,但又不甘心的继续问:“大父,你不同意移民实边只因他们是在籍百姓,关系到朝廷赋税征收和土地开垦。若孩儿只移受灾州县的灾民与天下中为奴为婢奴仆可否准允?”
见父皇想其中利害,李煜再接再厉道:“灾民无法向朝廷缴纳赋税,反而容易成为流民最终影响地方安定。将他们移往安东不仅解决灾民生存问题,还可用他们开垦安东土地,几年后得良田无数增加朝廷赋税。而奴仆我大唐始终没记入户籍,归官民富户之家所有,不为朝廷缴纳一钱一米。一些豪门贵戚更是养数千奴仆成为地方一霸,长此以往,反而不利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避免豪门权贵蓄养奴仆逐渐形成地方割据之势,不诺将他们养的大半奴仆由官府赎身,迁往安东编为民,为朝廷谋百年利。”
李煜一番话让李治与武后心中一怔,细想之下,四郞此举对朝廷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平白增加数十万户缴纳赋税的百姓。
唐代还保有奴隶制残余,奴隶并没有被算在户口之列。家庭贫困活不下去者卖儿女为奴或自卖为奴者不在少数,再加上犯官家属被没为奴,权贵、豪门、富户之家蓄养的奴仆,形成了不在户籍上的大量隐性户口。
再加上隋末战乱,为避战乱,后来逃避赋税躲入山中居住的百姓。
也就是说大唐实际人口远比在籍人口要多的多,保有估计也在数百万之众。
这一点在武后称帝后,契丹作乱,唐军屡战屡败导致兵力不足时,武后下令招募天下官民家中的奴仆骁勇者由官府赎身编为军,前后多达数十万就可看得出。
最后李治算是点头同意了四郞之策,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百姓移往安东则要李煜自行安排。
若是灾民,李煜招募,自愿去者,他仍像之前默许。躲入山中的流民,李煜即可招募也可令地方官吏捉拿强制移往安东。
奴仆中除了官奴李治可令各地官府将一部分官奴交与李煜的安东开拓团移往安东编为民。
天下中大多奴仆为权贵富户之家所有,不论是官府赎身还是李煜为他们赎身,都难以承担得起赎身的费用。
李治只能表示四郞自己想办法。
“大父,不如你颁布一项旨意,规定凡大唐境内为奴的华民自愿向安东开拓团申请前往安东开垦者,可由朝廷免其奴籍,对其主家可以安东土地予以补偿。”
“这……”李治明显心动,以安东的大量空闲土地换取豪门富户家奴仆为民,这个主意还是挺不错的,实际上朝廷什么都没损失。
“大父,全国的罪犯除了十恶不赦之罪外,其他人也交给我处置吧?”
见父皇以经被自己心中真正打算的移民计划说动了,李煜再次抛出早以想好的计划。将全国所有的罪犯全部收拢起来,组成军队,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成为殖民开拓的先遣队,为李煜的殖民计划扫清当地的地著。
大唐承平之下犯罪者本身就不是什么心地善良之辈,好勇斗狠,大多犯下命案被官府通缉抓捕。他们当中大部分属于典型的人—渣-败-类,失去法律束-缚简直就能胆大包天、无恶不作。同时他们也是一个民族对外殖民开拓最好的先锋。
君不见大航海时代欧洲各国初期对外殖民的主力都是国内的各种罪犯。俄罗斯能向东吞并整个西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