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涵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同意了。
刘询下了一道全面颂扬曾祖父武帝的诏书,要求丞相、御史、列侯、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博士(官名)讨论武帝的尊号和庙乐。
既然经过霍光同意,群臣怎么会不赞成?都奉旨。
就在这时,长信少府夏侯胜上了奏折,说什么:“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不宜为立庙乐。”
此时的丞相是蔡义,也是霍光的人,一向唯霍光马首是瞻。霍光同意这件事,他自然要把这件事办成,哪能让一个小小的长信少府坏了事?马上召集群臣开会,商量声讨夏侯胜,又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当上丞相,是霍光借昭帝之手下的诏,他得回报霍光的人情,于是身先士率,上奏折反驳夏侯胜,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
用竹简写一万多字,还是很费工夫的,内侍把一筐竹简抬进来,按标好的顺序一摞摞摆在御案上。
刘询笑指那些竹简,对程墨道:“他倒用心。”
这个“他”指的是谁,不言自明。
自武帝增设内廷后,丞相已形同虚设,权力集中在大将军手中。但能当到丞相这么高的官,也足以傲视群雄了,为人臣子者,走到这一步,已是登峰造极,人生巅峰,无更进一步的可能。所以,虽然丞相没有实权,只是霍光的应声虫,打破头想坐上这位子的人还是大把。
蔡义这个时候争取表现,表面上看,是带头支持皇帝,实际上是支持霍光。
为武帝立庙这件事,是刘询提出来的,但霍光没点头,刘询不敢下诏。说到底,还是霍光在操办。
程墨笑道:“大将军把这份奏折送到陛下这里,想来是为丞相立项了。”
他几个月后就要退隐,这是要保住马仔了。
刘询道:“难为他费这么多功夫。”
好半天,他才把这份奏折看完,蔡义水了一万多字,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夏侯胜非议诏书,毁先帝,罪当诛。”
刘询看完,示意程墨也看一看。
程墨真心不愿意看这些华而无物的东西,但皇帝有命,只好拿起来一目十行看了,道:“他字写得不错。”
废话,能做到丞相的人,字能差得了吗?字可是当官者的门面,未见人,先见字,有时候,上司极有可能因为你的字,而对你这个人产生良好的印象,你的发迹也就可期了。
蔡义是举荐上来的,字要是差了,能从地方一级级被举荐到京城,最后坐上丞相这个位子吗?
刘询把这份奏折留中。
过了一天,御史大夫田广明和大半朝臣再次上书声讨夏侯胜,要求把夏候胜处死。
这个时候,夏侯胜正躲在府里嗦嗦发抖呢,虽然程墨提前打预防针,但事到临头,他还是怕得不行。这种被人围攻的滋味,他从没感受过,表示压力很大啊。
黄霸在旁边安慰他,再次表示有难同当之意。
到这时候,夏侯胜已经不相信他了,说好的有难同当,真正上奏折的只有他一人,黄霸早干什么去了?
其实黄霸有苦说不出,程墨没打算把他拉下水,他不敢乱来,要不然,到时候夏侯胜有人捞,他成了替死鬼,咋办?
他劝了半天,夏侯胜一声不吭,这在以往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他横下心,道:“我这就去找永昌侯,讨他一句话。”
只要他点头,我马上上奏折。
夏侯生焉焉问:“真的?”
有人分担些火力也好啊。这可是丞相亲自上奏折要求皇帝把他宰了啊,他何德何能,得享这份殊荣?
到此地步,黄霸也不好说他其实很害怕了,要不然朋友就没得做了。
程墨听他再次自告奋勇,说明天就上奏折,声援夏侯胜,不由微微一笑,道:“你既要跟他一起坐牢,我有的是法子。”
不是为了坐牢啊,黄霸抓狂了,他有病啊,好好的官不当,争着要坐牢?
“你回去,静候佳音就是。”程墨端汤送客。
这个时代,送客不是端茶,而是端汤。
人家碗都端起来了,黄霸只好起身告辞,在街上走了半天,猛然想起,没有讨程墨一句承诺,到时候可一定要捞他啊。
第二天,又有更多朝臣上书,要求严惩夏侯胜,罪名都定了,就是:“非议诏书,毁先帝。”
朝臣们很有信心夏侯胜小命不保,丞相亲自带头要弄死的人,谁能保得住?
有朝臣笑话夏侯胜想出风头想疯了,居然跳出来反对这件事;也有朝臣觉得他不识时务。他天天在醉仙楼买醉的事,更被抖了出来。更有人道:“不过是个酒鬼,丞相上奏折弹劾他,是他的福气。”
就在朝臣们都觉得夏侯胜完了的时候,又有人揭发,丞相长史黄霸早就知道夏侯胜反对为武帝立庙,却知情不报,没有举报揭发,应该连黄霸一起严惩。
群臣哗然,黄霸在地方为官风评极好,那是以前,现在他是丞相府的长史,理应和丞相同一阵线,怎么还包庇夏侯胜呢?这不是吃里扒外吗?
群情再次汹涌,要求连同黄霸一起处死。
黄霸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和夏侯胜相对苦笑,道:“这位永昌侯,果然厉害。”
如果他上奏折声援夏侯胜,一定起不到这么好的效果,程墨做事,果然出人意表啊。
群臣气愤愤,差点没把夏侯胜和黄霸撕了时,幕后推手程墨正和腹黑皇帝刘询对坐喝茶,两人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