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国崛起1857>第五百七十节 大危机和北伐

朱敬伦对这次经济危机极为重视,因为在他的记忆中,有人将这次经济危机称作一生只能遇到一次的大萧条,在经济学家的论述中,历史上总共经历过四次这样的大萧条,分别是1837年、1873年、1929年和2008年,1929年的大萧条朱敬伦没有亲自经历过,但是08年的萧条他可是深有感触。

所以朱敬伦立马指示广府银行,悄悄抛售各种债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和铁路债券,从市场上筹集硬通货。还让他们以新修铁路为名义,在伦敦和纽约市场上融集5000万两的资金。

美国内战之后,国内经济迎来了一场爆发式增长,尤其是铁路业更是疯狂扩张,各种铁路债券在纽约市场上极受欢迎。加上这几年大明经济各项指标非常良好,广府银行在美国代发的3000万美元债券,经由美国纽约的债券大承销商杰伊库克银行和费城最大的债券承销商德雷克塞尔银行承销之后,很快就销售一空。这点钱对疯狂的美国金融市场完全不算什么,杰伊库克一家银行,就正在为美国北方太平铁路运作承销1亿美元的债券呢。

而在伦敦发行的1000万英镑的债券,也在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和巴林家族银行承销下,很快就销售一空。英国在这个时代,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他们的产业中出现了大量的剩余资本,许多工业家、新贵族已经开始转向投资发展,跟一百年前的荷兰人相似,英国也产生了一大批依靠投资红利为生的食利阶层。拥有如此富余的资本,连美国的铁路债券,都主要是英国人消化的情况下,大明发行的铁路债券完全不是问题。

看到发行如此顺利,倒是让朱敬伦始料未及。他低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经济危机之前的市场,往往有一种非理性的繁荣,此时的信贷扩张完全超乎了实际。

所幸朱敬伦在让广府银行发行第二笔债券,同时抛出了广州通往广西、福健到上海的铁路线为大旗,再次成功发行了5000万两债券,一前一后在英美市场上融资1亿两硬通货,加上广府银行自己收紧的银根,朱敬伦个人存在银行中的现银,总计加起来超过2亿两,此时他的心里才算踏实下来。

没想到没迎来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一场巨大的事件倒是先从中国内部爆发出来。

李秀成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度过了长江,开始北伐了。

太平天国这次北伐,跟上次林凤祥的北伐不同,这次是准备充足,有备而来。

首先在经济上,他们经过这五年来的稳固经营,已经储备了足够的粮草物资。

在军事上,太平军装备了多达30万只线膛步枪,以及3万门各种口径的大炮。

自重要的是,他们装备了两艘铁甲舰。

两年前他们向大明订购了两艘铁甲舰,去年年底才交付给他们。

这两艘铁甲舰,是埃尔克森的最新设计,完全放弃了桅杆的设计,采用两座三胀往复蒸汽机和8座锅炉动力驱动,即便其中一座蒸汽机熄火,也能保持动力,总马力达到了5000马力,跟大明海军几年前的广东号铁甲舰动力相同,而广东号可是6000吨级的铁甲舰,但交付太平军的两艘铁甲舰吨位才只有5000吨,显然这两艘船相对动力更强,速度更快。

为了说服太平天国接受这种小型铁甲舰,大明的工程师可是费了一番唇舌,告诉他们,太平天国的海防主要在长江上,如果吨位过大,就无法从海上一路驶往天京,因此才让他们接受了这种吨位的军舰。

可真正的原因,主要还是大明海军想要为自己的下一代二等战舰进行技术储备,大明海军已经决定,五年之内完成所有军舰的铁甲化,一方面给旧式的木质战舰装上铁甲,另一方面则打算新建一批全铁质的铁甲舰。

虽说抱有另外的目的,但是这两艘铁甲舰的性能毋庸置疑,速度上可以达到12节以上的航速不说,最高航速更是能达到14节的水平,跟英国最先进的英弗莱息白号不相上下,在火力上更是大大满足了太平军的要求。

在前后和中部,一共安装了三座炮台,总计安装6座仿制克虏伯180口径的重炮,两侧舷炮更是多达40门,也都是70到105口径的克虏伯线膛炮,火力全开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木制军舰能够抵挡。

结果也确实是这样,去年刚刚接收这两艘战舰,在大明海军中实习过的太平军水师官兵就以这两艘铁甲舰为主力,配合调集了一百多艘大小军舰,向刺一般扎在天京面前的清廷浦口水营发起了攻击。

两艘铁甲舰在前,承担了大部分的火力打击,甚至冒着地方的岸防炮的轰击,硬生生将过去一直无法击败的清军长江水师强势消灭在港口中。之后太平军沿着长江一线,横扫了清军大大小小上百座水寨,彻底掌控了长江的制江权。

这时候他们才开始安心的发动北伐的攻势。

汪海洋部统帅十几个王爷的二十万杂牌兵马,从太仓渡江,先扫平了崇明县清军大营,接着度过长江,在通州和海门两地同时登陆,在舰炮的掩护下,成功完成登陆任务,接着建筑了水营,开辟了渡江阵地。

另一方向,杨辅清也率领十几个王爷,带领十万大军,从芜湖和铜陵两地渡江,杀入无为州地界,向鲍超部坐镇的三合镇进发。

太平军大举行动的消息,震惊了外界,但却没有让朱敬伦意外,因为他早就知道了太平军的动向,他很清楚太平军迟早是要北伐的。朱敬伦此时关


状态提示:第五百七十节 大危机和北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