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萧知南走后的第三天,六月初四,多日未曾现身的萧元婴回到了谢园,虽然她未曾说什么,但徐北游还是察觉到些许不一样的端倪,往日见到他难免要横眉立目的小丫头反常地沉默起来,仿佛又变回初见时那个少言寡语的萧元婴。> 徐北游没有打扰她,心中有些说不清的感觉。印象中的萧元婴谈不上沉默寡语,顶多是对待外人有些冷淡,但在她认可的自己人面前,却是个不知愁滋味的小丫头,只是今天看来,萧元婴似乎与无忧无虑和没心没肺扯不上边,毕竟是生活在天底下最高门第中的天家贵胄,又有哪个是不谙世事的?
沉默了许久,萧元婴终于开口了,说的内容即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徐北游,我也要回帝都了,姐姐自己回去,我不放心。”
徐北游看了眼满脸写满坚毅的萧元婴,轻声问道:“事态很严重吗?”
“严重?”萧元婴低声道:“也许对其他人而言,这就是一次婚事而已,无所谓严重与否,可姐姐不一样,这么多年来她心心念念所为的就是这一件事,岂会逆来顺受?父皇又是不容他人忤逆的,怎会罢休?母后性子懦弱,定不敢太过回护姐姐,兄长远在齐州,无旨意不可回京,真要让父皇和姐姐对上,怕是要生出大事来。”
徐北游诧异地看着她,似乎有点不相信这些话是她说出来的。
萧元婴白了徐北游一眼,轻哼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就只会用拳头说话?其实这么说也没错,有姐姐在身边,我的确不太喜欢动脑子,可不代表我没脑子。”
徐北游叹了口气,真不知道这么大的孩子怎么能把事情看得这么透彻,想来那位皇帝陛下养女儿的本事的确非同寻常,亲女儿已经是不凡,这个养女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徐北游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方印章,递给萧元婴,道:“你不用担心我,倒是你们姐俩让我很是放心不下,昨天我想了很久,这东西给公主殿下不合适,还是你来用更好一些,就算是还公主殿下的救命恩情,我们两清了。”
萧元婴半信半疑地接过印章,当她看到印章下篆刻的灵宝二字时,不由得大为震惊,“这……是父皇的私章,我在他的书房里见过,你从哪里得来的?!”
徐北游半是自嘲半是苦涩道:“为了这方印章,我师父几乎搭上半条性命,若不是它,也不会引来秋叶提前下山,更不会有碧游岛一战。不要问它是如何得来的,你只需知道皇帝陛下欠了我师父一个人情,这方印章就是凭证,若是到了事不可为时,你就拿出此章交给陛下,相信陛下会信守承诺。”
萧元婴沉默良久,然后郑重地点点头,珍而重之地将印章收好,沉声道:“走了。”
徐北游挥了挥手,状似云淡风轻道:“去吧,一路保重。”
萧元婴走了,只剩下徐北游,再有两天,他就要前往东湖别院赴约。
徐北游不懂占验之术,没有掐指一算窥天机的本事,也没有秋风未动蝉先觉的能耐,所以如何都猜不出这次赴约的凶吉祸福,萧知南希望他能从这一片乱象之中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可他对这条路却是没有丝毫头绪。
徐北游房是比卧房还要私密的地方,所以这还是他第一次来这儿,也许是一个临时居处的缘故,这儿没有太多藏书,萧知南走时也没留下什么重要物件,只有两把椅子,一张书案,案上放着笔洗、笔架以及几只已经洗净的羊毫长锋,另外还有一叠红格子的信笺纸和一叠雪白的宣纸,被一方白玉镇纸压着。
不见砚台和墨块,应该是被萧知南带走了。
徐北游对纸笔不感兴趣,只是拿起那块白玉镇纸细细打量,上面绘着晦暗的云纹,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刻着一个小小的“谢”字。
谢家的谢园,谢家的谢。
徐北游望着这个“谢”字,忽然对这方镇纸没了兴趣,随手放回原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在空无一人的书房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静默良久,徐北游有些感慨道:“走了。”
他走出书房,重新来到湖边,望着湖水负手而立。
张无病悄无声息地出现到徐北游身边,轻声道:“感情上的事情,我不懂,我想公孙仲谋和韩瑄也不会懂,正如公主所言,你得在乱象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徐北游笑呵呵道:“张病虎,这话其实也是对你说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去面对唐圣月很没底气?”
此时张无病的头发已经长到及肩之长,可以梳成发髻,再换上一身窄袖的武官常服,其姿容气度的确不凡,与做和尚时相比更是天上地下。对于徐北游的话,他并不否认,坦然道:“想一个女人,想了将近五十年,我自己都分不清是真心还是执念,兴许两者兼而有之,我在佛门时曾经为此专门问询于主持大师,他说这是心魔,其实无论心魔也好,执念也罢,亦或者真的是那腔少年情愫未灭,我这个古稀之人都该做个了断了。”
徐北游忽然问道:“其实我一直很奇怪,你的心态似乎与先生很不一样,明明年纪相差不多,可即便不看外表,你给我的感觉也不像个古稀老人。”
张无病平淡道:“人的心态会老,无非两种原因。一种是因为经历了大起大落,就像你师父公孙仲谋那样,国破家亡,心若死灰,自然心态上垂垂老矣。另外一种则是因为身体上的衰老,正如年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