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帝国争霸系统>第三百九十五章僵持的战局

23日早上吃完早餐,大家又聚在会议室,张伟准备听取关于美洲军事情况的汇报。

经过一晚的休息,张伟的起色明显好了很多,不再像昨天一脸的倦容。

今天汇报以冯国华为主。

张伟说道:”现在对美国援助到什么程度了?“

宋世杰说道:”陛下,截止到目前已经援助美国人的物资价值已经达到1.5亿夏元了,主要集中在食品和能源,军火以及从帝国派来的众多运输船,目的是协助美国人加大移民速度。“

冯国华说道:”陛下,军事援助方面已经援助了30万支帝国淘汰下来的毛瑟1988委员会式步枪、重机枪、部分子弹和6个营的75榴弹炮,以及炮弹,其它重型武器都没有给美国人,他们也是很着急,天天发电报催促,我这边一直拖着。“

张伟说道:”不错,还是以保证其移民为先,至于武器,特别是重武器,还是暂缓,不能自己给自己培养出一个强大的敌人。现在说一下中美洲的进展情况。“

冯国华说道:”陛下,美军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拿到帝国的援助物资,下半年进军的速度很快,现在已经进入巴拿马地区,这里以前就是美国的势力范围,遇到的抵抗更少,到3月初就能完全占领巴拿马地区,3月中旬就可以进军哥伦比亚国了。“

张伟说道:”很不错,不给他们一点压力,他们就拖拉;以驻洛杉矶禁卫第2师和西南战区主力改编的两个军改编完毕了吗?“

”回陛下,这两个军已经改编完毕,已经集结待命,随时都可以出发。“冯国华回答道。

张伟高兴的说道:”好,现在把这两个军调到中美洲,同时,把所有的雇佣兵和守备军等都调到中美洲,成立南美洲战区,随时进入南美洲;南美战区还是实行军政分离,郑强管行政、民生和建设,陈一峰任总参谋长,东南战区的曹嘉川也调往南美洲,暂时作为陈总参谋长的副手;下辖2个军,另加10个旅的雇佣军、3个骑兵师和2个军的守备军,以及现在圭亚那的国防军;今年目标是占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宋总理一会给驻美国大使李经法发电报,让其与美国谈,以后与美国以亚马逊河为界,亚马逊河以北为帝国领土;齐国的军政由鲁国分担,齐国的领导班子暂时不撤,等南美洲占领北部之后,再把领导班子迁移到南美洲;以后巴拿马以及以北2400万平方公里的地盘为帝国的本土地盘。“

”是,陛下!“大家都回答。

对于如此调动陈一峰非常高兴,到那里之后有战争,容易出战功;郑强有些无奈,这么频繁的调动,不利于他出政绩,这么多精英级的行政管理人员,就他暂时还没有固定下来,连蒋宝山都担任了越国的政务院总理了,当初让他去齐国,基础就很差,现在去南美洲,基础条件更差。

冯国华和宋世杰对这样的调动非常高兴,管理的地盘又多了,担子更重了,不过这样方便他们统一规划、布局。

感觉郑强不大高兴,张伟安慰道:”南美洲与北美情况不同,帝国会支持你们从中华帝国移民,以拟补人口的不足,迅速填充占领的地盘,也方便你们工作。“

”谢谢陛下支持!我会以大局为重的。“郑强忙回答道。有了移民补充,南美洲的工作相对来说就好干多了。

“现在说一下南美洲的战局如何?美国能按时完成移民工作吗?”张伟问道。

冯国华说道:“陛下,开始的时候巴西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就像当初帝国对战美国一样,巴西被打的一溃千里;后来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等地被占,巴西政府都已经撤到巴西高原去了,利用地形优势暂时稳住了;逃往阿根廷的巴西军人也被集中起来遣返巴西继续作战,清醒过来的巴西人爆发了极大的反抗热情,目前两国战争陷入僵局;而且我感觉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对巴西和阿根廷的援助力度非常大,现在在阿根廷和巴西高原,两国分别组建了庞大的部队与美国对峙,要是没有庞大的外来援助,只是武器弹药和资金问题就无法解决的。”

宋世杰回答说:”陛下,按照目前的速度,很难在1910年前移民完毕,主要是因为运输船太少,按照李经法大使的估计,至少要到1911年夏天才能移民完毕。“

”移民慢点就慢点吧,到时候咱们先接收地盘,把剩余的美国人全部赶到港口待着;对于战局,僵持是最好的结局了,不能让他们打的太顺利了,慢慢打,才能消耗更多的人口和财富。“张伟说道。

冯国华说道:”陛下,僵局对美国人有利,他们的后方能迅速恢复经济,然后支援前线作战,而巴西和阿根廷等美国缓过劲来之后,根本不是美国的对手;这种僵局死人不多,美国不进攻,在消化已经占领的地盘,巴西和阿根廷不敢反攻,时间拖的越久,对巴西和阿根廷越不利。“

陈一峰反驳道:”欧洲诸国都已经知道帝国支持美国人,现在就看欧洲诸国对巴西和阿根廷的支援力度如何了,如果支援一些重武器,弹药和粮食不缺的情况下,则巴西和阿根廷肯定会反攻的,现在之所以没有反攻,是因为他们的官兵全部是新兵,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所以僵持对谁有利暂时不能下结论;巴西和阿根廷也明白了美国人的意图,在灭国的威胁下,人民爆发出的力量是恐怖的,只要有了充分的动员时间和训练时间,在武器差距不大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五章僵持的战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