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最终,决定未来中国归属地是他们的实力!”
阿礼国的回答让文翰陷入沉默之中,在香港以及广州他曾经目睹了,那些中国人对所谓的明朝皇帝的信仰与支持!但是现在阿礼国的回答,却非常清楚的告诉他一个事实,实力决定一切。
沉默良久之后,文翰托着下巴说道:
“你在上海曾经直接接触过他们的,我们的情报显示武昌方面目前臣服与江宁,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就是服从江宁叛乱军的命令。”
“这个……嗯,至少在表面上应该如此,毕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就在前一段时间,那位大都督还接受了江宁的册封,但是对于他们我们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没有同太平军均有过直接接触。”
对阿礼国的回答有些很不满意,文翰眼中闪着一丝不满。
“好吧,既然如此我想听一听密迪乐先生的意见。”
阿礼国给站在一旁的印度侍者打了一个手势,侍者出去了,不一会儿把密迪乐带了进来。
密迪乐是上海领事馆一等秘书兼通事,三十六岁,高眉骨宽额头金发灰眸,脸上胡须刮得净尽,他穿着一件雪白的衬衫,喉结处打着一只黑缎蝴蝶结,看上去十分精干。他十七岁就到广州怡和洋行工作,在中国工作了整整二十年,不仅说着一口流利的粤语,他的官话同样也讲得非常流利。四年前他受雇于上海领事馆,负责收集反政府组织和帮会的消息和情报。此人职位虽低,却能为英国政府提供着极为专业的建议,对于他文翰勋爵同样也非常赏识他,有心让他接替阿礼国出任上海领事,但必须等阿礼国任期届满。
“密迪乐先生”
文翰见密迪乐走进来,起身与他握手:
“我拜读过你撰写的中国形势分析报告,你的报告非常独到,我已经把报告上交到了伦敦,作为伦敦决策中国问题的指导。请坐,密迪乐先生。”
“谢谢你的夸奖,公使阁下”
密迪道:
“现在的中国形式就像你说的一样,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你是中国通,我想听听你对叛军的评估,毕竟谁都没有你更了解他们,。”
“谢谢您的夸奖,”
公使的夸奖让密迪乐颇以为然的点点头,他曾经以商人的身份进入江宁以及武昌,双方都有这一定的了解。
“公使阁下,现在中国的形势,我们将不得不面临着几个问题:满洲大皇帝的政府能否存在下去?存在多久?大皇帝的政府是以满洲贵族为核心的政府,是一个腐败的政府,不得人心的政府。二百多年来,汉族和其它民族的反满斗争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叛乱军攻克京城之后甚至还屠杀了差不多50万满洲人,这几乎是中国内地满洲人口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他们对满洲人的痛恨,太平军是最大的反政府武装,即便是武昌的义军同样臣服于他们,这种臣服是表面上的,现在中国各地到处都有不同规模的叛乱。这些叛军对满洲皇帝心怀切齿大恨……因此我认为,叛军在短期内颠覆满洲政权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大皇帝在南中国的统治将一去不复返。”
密迪乐把“一去不复返”说得极重。
“如果大英帝国此时介入中国的内战,帮助大皇帝的政府,只会无限期延长战争,对我国的商业毫无裨益。我国介入中国内战能否阻止叛军的胜利?如果得不出肯定的回答,最佳策略就是保持中立,袖手旁观。”
密迪乐非常相信自己的分析,这也是他的报告中的一个核心——维持中立,那英国在未来有回旋的余地。
阿礼国斜睨着这位于公使面前侃侃而谈的下属,他不同意密迪乐的意见:
“公使阁下,我以为密迪乐先生高估了叛军。不错,叛军正在对大皇帝的政府实施重大打击,他们几乎占领了京城,严重动摇了满洲大皇帝的。但此时正是我国介入中国的好时机,如果我们趁机介入其中,我国就可以趁机向大皇帝提出更多条件,开放长江沿岸以及沿海的各大城镇,我国不仅会获得更多商业利益,还可借机要求在京建立公使馆。如果叛军势力过于强大,我们可以考虑由远东舰队与法国在华战舰共同承担协防上海的任务。”
“现在显然没有这种可能了,我们必须要准备同俄国人的战争!法国人同样也是如此,相比于我们法国人只有三条船。”
何伯上校直截了当的拒绝道,相比与同中国的战争,他更希望和俄国海军作战,从而给他带来更多的荣誉。
“当然如果得到伦敦的命令,我的舰队虽然现在只剩下八条军舰,但中国的造船技术和军械技术比我国落后两百年以上,所谓的中国海军军舰都是不堪一击的玩具,想必叛军的水师也不会强到哪里。我们不必求助于法国,我的战舰足以完成这一任务。”
这是一种自信,一种实力强大、纵横大洋百年无人能敌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自信。
“上校先生,您太过自信了!你并没有看到叛军的军舰,或许他们的军舰都是用商船改造的,但是,相信我他们绝不是旧式的中国海军,我们的情报显示他们的舰队是接受英国退役海军军官的训练,是一只现代化的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