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一池霜>第444章 埂上人

大棚里相当热。

许霜降沿着盆栽种植架走了两排,很快脸就热红了。

“阿姨,你去忙你的吧。”顾一惟转头对陪同的老大妈说道。

“哎,好,那顾总,我就去收拾收拾那边的空花盆。”

老大妈走后,顾一惟介绍道:“这几个人都是附近村里请来的,这里农村条件好,很难请到人,只能请一些年纪大的人过来,他们主要来浇水翻盆,出货的时候搬抬一下,做一些杂活。小范经常会过来。”他侧头问道,“就是今天穿黑衬衫的那个,记得吗?”

“噢。”许霜降点头,这小范早上和顾二勤用方言交谈,想来和顾家兄弟来自一个地方。

“他以前倒是和你算得上半个同行,师范毕业,在一个小学里教自然课,后来不做老师了,出来打工,在我们公司里目前负责大棚里的日常管理事务。”

顾一惟停住脚步,虚虚地拢了拢一株火鹤的叶子,侧头笑道:“喜欢吗?可以拿一盆放办公室。”

“不用,办公室里有绿萝。”

“要拿,有什么中意的品种,待会儿都各拿一盆。”顾一惟吩咐道,“这是工作需要,我希望你能针对每个品种整理一份技术档案。你过来看。”

他引导着许霜降走到棚架立柱边,拿下了一本记录本,翻了一下后交给许霜降:“这是平时的养护记录,你看。”

许霜降一看,表格很简单,只有日期、温度、品种、浇灌时间和值班人员几项,有些字体一笔一划非常朴拙,大概是出自这些老阿姨老大爷。

“阿姨们都这岁数了,只能写几个数字和自己的名字。”顾一惟略带无奈,“有时候小范不在,就把项目填好,他们做完事就打个勾。这种情况一时很难改变,但我希望我们在技术管理方面能逐渐做得更规范。”

“你来了之后,我会交代小范和你一起起草各品种的养护规范,他管大棚有一年多了,经验一定比你丰富,这些阿姨大爷,每天来大棚里做事,对他们料理过的品种,实际经验肯定也比你多,但你不一样,论起知识面,你绝对要更开阔。以后你也经常过来看看,早点熟悉起来。小范起草底稿,你呢,弄些技术资料给他添补添补,我们再弄份英文版的,以后有备无患。”顾一唯说着就笑起来。

“好。”

顾一惟不禁朝许霜降瞧一眼,见她满脸通红,鬓角都泌出了一层细汗,遂引着她走到大棚门口。

午后两三点的阳光炽烈,外头热得一丝风也没有,许霜降跨出大棚,却舒爽得不自禁透了一口气,闷滞的胸口方能畅快呼吸。

“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湿度温度都要比露天高。”顾一惟看着她道。

“没事。”

“我再带你到四周看看。”顾一惟领着许霜降沿着棚外的水泥路走了一小段,侧头说道,“以后和小范过来,最好自备一顶帽子,这里打伞不方便做事,像那些人一样戴顶帽子遮阳,挡点辐射。”

许霜降瞧向前方,在路另一侧,隔些距离也有一座连栋大棚,棚外角落里有两个五六十岁的老头正拖了一辆板车,在卸一筐一筐的玻璃瓶。他们一个头上戴着一顶黑色鸭舌帽,一个头上则是一顶草帽。

她不禁联想到顾一惟以前戴的那顶老式黄草帽,心中感慨,陈池说的没错,顾一惟确实是苦过来的。

“好的。”她点头,随口问道,“那边也是我们公司的?还做组培?”

“不是。”顾一惟显得很惊讶,“你怎么知道他家用组培育苗?”

许霜降朝玻璃瓶堆一抬下巴:“那么多瓶子,不是组培吗?”

顾一惟仔细地盯了她一眼,笑起来:“我要对人了。高材生就是高材生,不是学园艺的,也能瞧出东西来。我弟弟学管理的,一开始对我说,哥,那家是不是做水果罐头的?”

许霜降再朝那堆玻璃瓶瞅过去,忍不住也笑起来:“要是他家种桔子树,你弟弟说的还真有可能呢。我小时候吃过的桔子罐头瓶也长这样。”

因这小插曲的好笑,许霜降的语气和眉眼都亲和起来,顾一惟瞅瞅她,继续笑道:“那种水果罐头,我也吃过,超市现在还有卖。”他回到正题,“你会做组培吗?”

“以前读书时接触过,但只是皮毛。”许霜降老实道。

“有概念就行,”顾一惟道,“我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准备建一个组培室。”

“无菌条件要求比较高。”许霜降提醒道。

顾一惟不知怎地又笑起来:“我们肯定达不到实验室那种要求,能够实用就行。回去我们抽个时间再好好说说。”

“嗯。”

两人说着说着,就走到了一片开阔的地,没搭大棚,稀稀拉拉种了一些树,大部分树干还很细。

“看出有哪些树没?”顾一惟考道。

许霜降瞄过去:“香樟、无患子、栾树、腊梅、女贞、泡桐,”她眯起眼,“白玉兰,广玉兰……还有些认不出。”

顾一惟盯着许霜降,极满意:“够了。”他一步跳过引水渠,到了田埂上,招手道,“过来看看。”

许霜降为难地瞧着这条不甚宽的小沟,但见沟中水波不动,也许有一段时间没有放进活水,水没有充分流动起来,水面上漂浮着一滩浮萍,她想象着自己一脚跨过去,没有着陆到对面田埂,而是悲催地掉落到沟中,然后**地披挂上满头满脸的浮萍,就有些不寒而栗。

顾一惟见许霜降表情尴尬,


状态提示:第444章 埂上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