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主宰江山>第六百一十章 国家之间没朋友

法国使馆发生的一幕自然迅速的传入了沃特森的耳朵,宋福和的爆发让沃特森能够确定,他之前‘听’到的那个消息没有半点错误。

法国人确实放弃了广南国。

而他们为什么突然改变了自己坚持了多年的政策?原因也不问也知。

那是用脚后跟都能想到的事儿。

但这却无疑给沃特森增添了很多的麻烦。

现在他与中国人的谈判是即爽快又繁琐。

在中国人愿意吐口的方面,会谈会进行的非常顺利,比如说孟加拉邦的问题。

沃特森能够感觉得出对面中方代表的真诚,这个人是中国皇帝的表哥,他的姑祖母是中国皇帝的亲生祖母。这样一个身份高贵的人的情绪反应显然代表着中国真正的态度。

但是中国人虽然不会趁火打劫‘印度’,可他们却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目标对向了南洋。

中国人很坦诚,黄松面对着沃特森不加遮掩的露出了自己贪婪了嘴脸,他们要把整个东印度群岛和马六甲一口吞下。

虽然这场战争并不一定要现在就立刻打响,但是中国也需要英国做出相应的回应,比如一个绝不干涉的承诺。就像中国对孟加拉邦那样干净利索的放手。

这当然很不符合大不列颠王国的利益。

南洋地区最符合大不列颠王国利益的态势就是中国和西班牙、荷兰,现在这种引而不发的准战备阶段。

两年的时间里,各有一支西班牙和荷兰分舰队抵到了马尼拉和巴达维亚。南洋略显紧张的局势很大程度上牵制了西班牙与荷兰的精力。

每个国家的战舰都是有限的,西班牙与荷兰在南洋部署的战舰增多了,其他地方的战舰就减少了。

就伦敦的角度来考量,现在这种局势最棒。牵制了西班牙和荷兰,抑制了中国。不管是从就近,还是打长远考量,这都是一个美妙的平衡。

任何打乱南洋局势的变动都是对大不列颠王国利益的损害。

虽然伦敦从来没有给沃特森增添这方面的负担,但他如果能保证远东的南洋局势在战争期间可以维持平稳,他身上的光环无疑会变得更加璀璨。

可惜中国人明显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个协议让他非常为难。

“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沃特森先生对荷兰就那么有信心,认为尼德兰人会是大不列颠王国最值得信任的伙伴?”保证荷兰在远东的利益是英荷交好的一大前提不假,但英国真的要时时刻刻都保护吗?

黄松可不信。

沃特森作为全权特使,他有着处理这一切事物的权利。他也曾经以为自己会顺顺利利的完成这个任务,可现在他焦虑的仿佛一个要生孩子的妇女,希望上帝能够降临,来让他跟伦敦瞬间完成一个来回的消息传递。

沃特森怕了。是的,他怕了。他怕担负这个责任。

全权特使,说起来很风光。但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也要为自己签署的协议全权负责。放弃了南洋问题上对中国的束缚,那几乎就等于放弃了荷兰这个大不列颠王国的传统盟友。

这压力太大了。

今天他脱口了大不列颠王国对于南洋问题于中国的支持,可能转眼一段时间后,他就在伦敦坐上了火山口上,被汹涌的‘民意’吞的连个渣滓都不剩下。

但是他能够把消息传回英国,等待着伦敦的决断吗?

相对比下,苦恼中的沃特森那个震惊了槟榔屿、新加坡、广州、宁波、上海和南京等多座中国重要港口城市,震惊了半个中国的夫人,那日子就过的快活多了。

虽然中国没有舞会,也没有沙龙,但是这个陌生的国度里有着一处处数不清的迥异于西方世界的美丽风情。就算是这里的山水,都透着一股完全不一样的味道。

在拿到了飞剪艏帆船的全套设计图纸之后,沃特森夫人就对谈判不再有半点关心了,整日的跟一群在华的欧洲贵妇游览南京城,还急盼着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开放的那一日。

对于这个建筑史上的奇迹,早在英国的时候她就充满了想往。

来到中国,沃特森最大的愿望除了去看一看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和陪都皇宫紫禁城外,就是见到大报恩寺的大琉璃塔。而至于一些欧洲学者口中最值得憧憬的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她却没有半点兴趣。

女人啊,吸引人她们目光的所在,除了财富就是美丽。

沃特森夫人万分期盼着,自己的丈夫能够在大琉璃塔开放的那一日,带着她登顶最高层,饱揽整个南京的美丽。

……

“立正。”

几乎整个主体部落都跑到了中国境内的哈萨克大玉兹人,在巴尔喀什湖的南面牧场上,一边放着牧,另一边集中精锐接受着相对严格的热兵器军事训练。

复汉军一次性为他们提供了两万把马刀,一万杆火枪,五十门大小臼炮,以及两千件胸甲和两千杆手铳。后者被大玉兹的阿比里斯汗集中起来组成了一支精锐的亲卫队,不仅人人配有胸甲,还每个人都配着两杆手铳。

而在准噶尔最后的肆虐中元气大伤的大玉兹部,要上万人学会熟练地使用燧发火枪,排出整列的兵线,列出整齐的墙式骑阵,那就都需要中国派出的教官们来专门训练了。

“啪!”的一声响,黑亮的皮靴在阳光下散弹发光,三列站的齐整的士兵双腿并立,目不转眼的望着前面的军士长。

“枪上肩!”军士


状态提示:第六百一十章 国家之间没朋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