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龙战长空>第六五六章 空中突击

一边思考、一边驾驶战机返航,激战归来的龙云很快返回了斯塔夫罗波尔。

然而此时此刻,就在他身后的南方天空,浩瀚的黑海之上,一场大规模的空中突击行动却正在紧锣密鼓的秘密进行中。

在这个风高无云、视线良好的上午,就在一大片波涛汹涌的暗蓝色海面之上,水天线外逐渐传来一阵连绵不绝的嗡嗡轰鸣;随着桨叶的“笃笃”声愈加明显,一架架直升机的身影逐渐变得依稀可辨,它们正排成紧凑的密集编队一路向北飞行。

这支悄然出现在黑海上空、规模庞大的直升机编队,所有战机都保持着不到一百米的飞行高度,远远看去几乎就是一群贴着起伏水面向前飞掠的蝗虫;在这一片向前疾飞的直升机编队里,打头的十多架a批u叶飞舞,彼此之间步调一致的闷头赶路。

和出现在黑海上空的北约战术空军不一样,这些即将发动一场空中突击作战的直升机是隶属于一支著名的北约快速反应部队:101r-a。

作为机动突击的先锋,第101师的出击,其实是美国中央司令部计划已久的一次行动。

自从几天之前,规模空前的“台风行动”全面展开,在土耳其前进基地待命的第101空中突击师就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却始终没有得到出击的命令。

作为一支高度依赖直升机机降突击、编成中缺乏重武器和后勤支援的轻装作战部队。空中突击师并不适合与苏联重装部队正面对峙。而主要是执行敌后打击或者侧翼袭扰等战术任务。这样一支高机动性、低防御力的部队。作战时需要综合考虑目标地域的防空情况、以及前进路径的安全性,而在敌我形势犬牙交错的高加索,这两个必要条件在开战几天来都一直没有得到满足,原本预定的攻击开始日期也只能一拖再拖。

但是就在昨天,经历了连续多日的空中激战、却始终无法夺取黑海东南侧的完全制空权,地面部队的攻势一时间又陷于停滞,失去了耐心的美国中央司令部终于下令,不必等待天气转好、或者空域肃清。第101空中突击师立即做好一切出击准备,待第二天天明,即发动对格鲁吉亚内陆目标的“蛙跳”突袭!

出击的命令,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反映出北约对高加索战局的一种焦灼。

自从“台风行动”发起后,经过几天的大规模地面进攻,北约在高加索东西两线的进展全都乏善可陈,距离预定的作战进度表也越来越远。

首先,东线的情况自不必说,近卫军的铜墙铁壁比一干将军们设想的还要坚硬。进攻埃里温的作战行动一直是连连碰壁;而在原本寄予厚望的西线,新组建的美军第六陆战师、还有配合行动的土耳其军队。面对严阵以待的苏联第九集团军和大量边防部队,几天下来虽然攻进了黑海港口城市巴统、通过巷战把守军赶到了小城以北,却一直都没有突破俄国人的二线纵深防御。

进展既然如此迟缓,所谓“截断黑海滨海交通线、切断苏联内陆与外高加索地区联系”的目标,短时间内似乎也无法完成。

严峻的现实,让原本踌躇满志的美国人逐渐认清了现实,驻防亚美尼亚的苏联第七近卫集团军固然令人畏惧,原本认为容易突破的第九集团军也并非好捏的软柿子!

既然正面进攻一时还没有指望,战况尚未明朗时又决不能轻易动用战役预备队,战前在南方战区集结了数十万大军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如今却有些束手束脚、甚至感觉有一点无兵可用;而且从南方战区的地形地貌分析,高加索战线对机械化大兵团来说又过于狭窄,就算堆上再多的兵力,也不见得会对胶着的战局有实质性的帮助。

面对这种局面,经过一番审慎思索,中央司令部的指挥官们终于作出了决定。

对于高加索东线的进攻,原本计划用于“蛙跳”作战的第82空降师,由于天气原因而不适合出击,再者面对实力仍然强悍的苏联前线航空兵,出动运输机强行伞降也的确太危险;于是就在今天上午,第101空中突击师一部的精锐兵力终于踏上征途,大片的直升机群一路依照导航信息,向远方的黑海海岸线飞去。

受命出击的空中突击精锐,起初的飞行航线,是指向黑海西侧的沿海城市苏呼米。

选择在大晴天顺风出击,几乎就是紧贴风浪起伏的海面向前飞掠,第101空中突击师第159航空战斗旅的大批直升机保持密集编队态势,a一前一后,把三架e响的搭载机舱里,来自第101师第2作战旅502团的美国大兵们荷枪实弹,抱着装备和武器挤在狭窄的折叠座椅上、或者干脆就坐在舱门边,与旅属特种作战营的家伙们一起混编出征。

阳光照耀的天空下,这一大片机型混编的直升机,正在向上百千米外的机降突击目标奋勇前进;从直升机驾驶舱里向前观望,能见度良好的天空中,暂时还见不到任何一架俄国人的拦截战机。

没有发现直升机的“天敌”,对突击编队来说就是个好消息。

在北约战术空军的掩护下低空突袭,不得不说第101师的大兵们运气还算不错;虽然这时候前方一百千米左右的天空中,第八联队的f-15c们正接二连三的被“高加索死神”变成一团团火球和残骸,但是这些横死沙场的“鹰”们还是发挥了一定作用,他们竟然靠这种方式拖住了“死神”的脚步,也吸引了俄国人的全部注意力,为低空前进的直升机队


状态提示:第六五六章 空中突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