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1899大时代>第十一章 战争之前(4)

第十一章战争之前(4)

一个国家,民族或者说是势力处于上升时期的时候,总是会涌现出一大批的豪杰之士的。?rane?n? .?r?a?n??en`就像是现在的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几十年来中,像是大山岩,伊藤博文,奥保巩,梅泽道治,乃木希典,儿玉源太郎等一大批........好吧,其实这都是从幕府末年走过来的。

就像是现在北洋诸将一样,这些人里面有贪财的,有好色的,也有既贪财又好色的,但是这些人的意气并没有被消磨光,他们还没有像是他们的后被那样完全的变成只知道争权夺利的狂徒。

日本公使日置益就是这样一个既贪财又好色的,但是还是将国家和民族放在心中的典型日本官僚。日置益长得不怎么好看,跟他一比,袁世凯大概都能算的上是清秀了。

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日置益却是日本难得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人物。当然,驻外武官和外交官之类的多半会是也开阔一些。因为他们的消息来源会多一些,也会亲眼见到不同国家的情况,

他早就知道北洋这样疯狂扩军是支撑不了太久的,就算是有日本的廉价军火,但是北洋的大部分枪支弹药都是从英国,德国,法国进口的,其中英国占了大头。这些军火和军事物资可是不能吃也不能喝的,如果不是想亡命一波的话,这些投入是会年年缩水的。

对于中国北方的两个最强大势力的军备竞赛,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迟早会爆发出一次大的血腥战争。一直拖到了秋收之后才开战,那已经是初会很多人的意料了。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么?”日置益“哼哼”了几声,走进了袁世凯的官邸。

“袁公。”日置益是一个典型的日本人,表面功夫一向是做的很好的。

但是说要正经事的时候,他就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对于我国的建议,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袁世凯看了看对面的猪头几眼,心中老实不大痛快,刚刚送走英国的公使朱尔典,现在又跑来了一个日本人。对于日本人推销的的“旨在加强中日合作”的“套餐”,他是敬谢不敏。但是现在这么一个关键的时候,他也不想得罪日本人。

所以,到了最后,日置益也没得到什么准信。袁世凯那是油盐不进,只想吃好处,一点的付出都不想给。关于矿山,铁路的事情更是谈都没得谈。

虽然彼此处于不同的立场,但是对于这样的对手,日置益还是很佩服的。对于这样的敌人,他还是很想打倒的。对于中国人的内战,他是乐于见到的。中国人的内战,这种事情让这个猪头忍不住地想要大笑。

这真是上天保佑,最好让中国人讲鲜血都流干,这样,在远东才会出现一个由日本领导一切的情况出现。只是,他似乎忘记了,日本也是在幕末的血腥战争之后,才有了日本的高速发展,才有了日本现在的蓬勃兴盛。

跟这场战争关系最大的三个国家,就是英国,俄国和日本,现在英国和日本都已经下场了,就声额过了。而俄国人........从来都是咬住了肥肉就绝不放松的主。

在彼得堡的沙皇已经在今年定下了向着远东发展的战略目标,他的亲戚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此也很是支持。为了完成黄俄罗斯的梦想,俄国人是在将所有的资源都倾斜到了西伯利亚大铁路之上。

只要等这条铁路完成,那么来自欧洲的军队和物资就能源源不断地涌入远东,将那片土地都吃到肚子里面去。去年的战争中,东三省的军队不是不想入关参战,实在是已经往前走不动了。

而在欧洲的上百万大军也是只能在那边干瞪眼,对远东的情况是一点劲都使不上。所以,就算得到了中国人的内战一触即发的情报,俄国人也只是在那里“哼哼”几声,然后将军队都囤积在鸭绿江一边,警惕地看着河对面的日本军队。

不像是彼得堡中的大人物那样对黄种人的战斗力不屑一顾,这些远东的俄罗斯人对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是很警惕的。那些日本人支持的山马队之类的游击武装一直都让他们很是头痛。

东三省这个时候还是处于半蛮荒的状态,到处都是老林子,想要围剿都找不到人。好在他们现在也找到了在中国的代理人,尼古拉*宋,或者说是叫做宋彪的中国人,一个深深的喜欢俄国的中国人。在俄国人的支持下,宋彪已经建立起了一只数千人的武装,有效地维持了俄国人在东三省的统治。

“我们好像也是支持宋彪的吧?”林梦楚已经决定了今晚就出发,开赴前线,所以抓紧了时间进行最后的温存。她趴在少年的胸膛上,好奇地问道:“他真的是那么喜欢俄国人吗?”

“喜欢算不上,”陈诚这样回答:“不过他好像认为,日本人才是中国最大的敌人,即便是借助俄国人的力量,也要将日本人的势力驱逐出去的样子。”

“真是图样图森破啊,”少女感慨道:“东三省现在是俄国人一家独大,他还想着要帮俄国人驱逐日本人的势力,他这真是........算了,不说这个了。”

她转变话题道:“听说宋彪从那个世界过来的时候,还带来了几十枚核弹?”

“是啊,居然有人带着这样的大杀器穿越,这可真是可怕的紧。”

“然而,你现在没有一点紧张的样子,那肯定就是已经处理好了吧?”

“要说处理好,也不能完全那么说,”陈诚回答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战争之前(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