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奉銮说穿了就是国家管理****业的头儿,名声也坏得紧。在后世明武宗时期,正德皇帝召见一个叫徐霖的人,想让他去教房司做官。徐霖放声大哭,说:“以世家清白,教坊者倡优之司,臣死不敢拜。”好歹是个读书人,去干这活,自然是宁死不从的。
正德皇帝见他态度坚决,没有办法,只得另外封了他一个官职。
由此可见,做这个奉銮不但不是什么好事,反很有可能坏掉名声,成为世人口中的笑柄。
“怎么不妥当了?”罗郎中淡淡道:“徐元玉,士林败类,他的门生能是什么好东西,自然是好色贪杯之徒。让他去教坊司,岂不是得偿所愿?”
蔡员外郎摇头叹息:“罗郎中,徐元玉固然是个小人,可这个高文是陕西今科乡试解元,好歹也是名教中人,咱们这么做,别人又如何看你我,陕西士子怕是不服。”
罗郎中眉毛一扬:“不服又如何?”不过,经蔡员外郎这么一提醒,他也觉得有些过了。
蔡员外郎道:“要不这样,可让高文在礼部挂个虚职,分管教坊司。”
罗郎中摸着下颌的胡须想了想,点了点头:“然也,就这么办。这天凉下去了呀,热了一个夏天,爽利,爽利!”
蔡员外郎看了看外面湿漉漉的皇城,笑道:“是舒服了许多,今年夏秋真是暑热难耐。”
********************************************************
北京,皇城,内阁值房。
下了几天雨,已是深秋,天气突然冷了下来。
内阁中的几个阁老今日难得的聚齐,正在值房中议事。
不大的房间里顿时热闹起来,不但首辅陈遁、吏部尚书王直、就许久没有露面的新大学士高谷也到了。
高阁老乃是永乐年的进士,和刚去世的国子监祭酒李祯一样也是五朝元老。他年事已高,这次被群臣推举入阁实在有些勉为其难,新君登基,太上皇正在回京路上,朝廷人心惶惶,需要这种有威望的老臣镇之以静。
除了这三人外,内阁另外八个阁老也都到了,分别是彭时、商辂、俞纲、江渊、王一宁、萧镃、王文、苗衷。
这其中在士林中名气最大的是商辂,在历史上,他是明朝第二个三元及第的人。第一个是建文时的黄观,也就是说商阁在乡试、会试和殿试都是头名。如今,他官居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
明朝的内阁其实不算是一个职权机关,当初设置这个衙门的时候,主要是用来给皇帝参谋决策,是个标准的秘书机构。所以,内阁人员数额不定,最少的时候是弘治年,只有刘健、谢迁和李东阳三人。一般来说的,所以,内阁一般都有六人,每人分掌一部。
最多的时候因为就是现在,数量达到惊人的十一人。人一多,事就多,所谓桨多打烂船,办事的效率低下。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正统到景泰,朝局动荡。景泰帝既要安抚太上皇时的老臣,又有安插自己的人手。
如此一来,内阁就膨胀到现在这般规模。
今日内阁的人都到齐了,显然有不得了的事情需要商议。
正因为年纪实在太大,高谷却经受不住这秋寒,内阁早早地为他准备了火炉,烧得旺旺地。
值房面积不大,被火炉一烤,立即热得厉害。
陈首辅和王次辅心有静气,一脸平静地坐在那里,其他八个阁老也是自重身份,苦苦地忍受着,倒将进来侍侯的书办们热得满头汗水。
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干涩的嗓子,内阁首辅陈遁咳嗽一声,道:“太上皇帝车驾已至野狐岭,今日请大家过来,就是想商议一下接驾还京,以及太上还朝之后如何安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