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督军>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难劝(上)

火车出发之后,赵冠侯也点了自己的兵马,离开津门,向京城方向前进。丰禄此时尚不知晓自己的私藏,已经为赵冠侯所得,还以为自己这手瞒天过海玩到了化境。虽然知道他们在西沽搬了军械,可是具体数量并不清楚,也不愿去过问,于他而言,西沽武库损失多少,根本与自己无关,将来都推到飞虎团头上,自己不会吃亏。反倒是赵冠侯在山东的关系,可以帮自己安置家小,对这支部队不能怠慢,粮台补给,备办的很充足。

程功亭虽然未把自己的家眷送走,但是赵冠侯的人情,他也是认的。那位副将任升,带了马队步队各一营,沿途护送赵冠侯的人马,直将大队护送到杨村,两下这才分别。

自杨村向北,此时已经是飞虎团的世界,山野乡间,到处是一片红浪翻滚。即使赵冠侯手握两千大军,行军时也须得提高警惕,免受攻击。好在拳民尚无攻击官军的胆色,一路上有惊无险,大队人马抵近丰台时,又遇到了韩荣派出的武卫中军接应,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这支武卫中军,当初在武卫军初成时,便想要建立,只是一直没能组建起来。其最大困难,就是兵源,武卫中军全部士兵将弁,均为女真人,不用外人,这支军队也可以看做是大金意图重振国威的战略之一,控制兵权。

自洪杨之乱以来,金国朝廷深苦于本族兵马不堪战阵,一心想要打造一支铁血强兵,重现祖宗光彩。只是时过境迁,如今的女真,已非当年可比,各旗子弟,都以披甲上阵为苦,充当仪仗虚应故事尚可,真若是两军临敌,则人无斗志兵无战心。

武卫中军迟迟招募不齐人手,部队组建不起来,还是年后强行抽调各旗适龄子弟充入军中,把门面装点起来,至于战力,就很可疑,整个部队名存实亡。武卫军名为五军,实为四军,差不多是整个武卫体系的共识。

好在韩荣身为中堂,官威尚在,这支马队手中高持大令,拳民不敢阻拦,两军会合之后,过了芦沟桥,便到了京城外城。京城既为首善之地,外城虽不能与内城相比,但也是极繁华的所在。可是如今放眼望去,断壁残垣,似乎刚刚遭过一场火灾。

看着房屋附近怒目横眉的飞虎团,不问可知,这些废墟都是天火神通的丰厚战果,那位带队的中军,也是个二品官身,与赵冠侯不相上下,年纪略大一些。对赵冠侯道:“中堂有话,您到了京城之后,就先去府上等中堂,至于兵,先扎到外城。请了旨意,再择驻地。”

简森夫人则由一队士兵护卫着,前往东交民巷,十格格也一并随着过去。其他人马,在外城扎下营盘,霍虬押着巨款回山东,赵冠侯身边能用者,就是袁氏兄弟。他嘱咐两人道:“保持警惕,按最高状态戒备。一旦有拳民或是后军要进咱的营,就给我往死里打。总之,咱不能吃亏,出了天大的事,也不要紧。”

随着这名中军,一路来到东安门的韩宅。韩荣性好奢华,私宅修的也阔气,来到门上,那名中军一说,几名门子就知道这是要紧的客,忙到里面通禀,又给赵冠侯倒了一碗茶来。

韩荣素有哮喘旧疾,前者病发,请假病休,可是如今团民所闹的越来越严重,他也只能销假出来理事。按说这个时候,他该在军机直庐,不知怎的还在家里。

门子进去的快,出来的也不慢,回一声“中堂在西花厅见您。”领着赵冠侯,一路到了韩府西花厅的书房,就退了出去。

走进房中,只见房里不止韩荣一个人,另有两个同僚在此,其中一个是步军统领崇礼。因着在捉拿康梁余党时格外卖力,且有护驾之功,已经晋了刑部尚书。另外一人则是自己的便宜岳父庆王。

只一进屋,就听到韩荣在那里急促的喘息,如同拉风箱一般的喘声和痰声,异常清晰。先给韩荣行礼,又给庆王行了两跪六叩的礼,庆王哼了一声,并没让他起身,而是说了一句“抬起头来。”

赵冠侯抬头以后,庆王上下打量着他,仿佛之前未曾见过,让赵冠侯总觉得,这位王爷对自己的态度不大对头。过了半晌之后,庆王才哼了一声“你小子听着,仲华问过你的话之后,你到我的府上一趟,我有话问你。对了,叫上老十,这个事要紧着办,不能耽搁。”

韩荣这时候,总算是把一口气喘上来,连喝了两口茶水,朝两人尴尬的一笑“我这个身子骨,让两位见笑了。我看啊,不定哪一天,我也步了六爷的后尘,不知道到时候,是不是也能得个文忠。”

“仲华,你说的什么话。你这就是老病,不能心急。病不是一天得的,就不能一天好,慢慢调养,总有将养好的时候。主要是现在的局势危急,否则你养上两三个月,什么病都好了。”

“谢王爷关心,可是就像您说的,我现在倒是想养上两三个月,可是谁给我这个工夫啊。赵冠侯,听说你到津门好几天了,怎么就待在那不走,不急着进京啊?难道不知道,我这里是急事?”

“回中堂的话,卑职不敢耽搁公事,可是一来团民把铁路都拆除了,道路难通,行动艰难。二来,右军家眷未曾上车,士卒心内不安,军心不稳,难堪大任。眼下正是要儿郎效死之时,不让他们的心安定了,怕是有负中堂所托。”

庆王哼了一声“倒是生了张好嘴!仲华,你们和他聊,我先回避回避,反正等他到我家里,我也有话问他。”说完之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言难劝(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